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1 05: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2:49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的意思是无论注入多少东西,它不会满盈,无论取出多少东西,它也不会枯竭,而且也不知这些东西出自哪里,这就叫做潜藏不露的光亮。
庄子及门徒
《庄子.内篇·齐物论》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从空间无限性的观点来看,天下任何具体存在物都不会比秋毫之末更大,如此一来泰山就显得非常渺小了;从时间无限性的观点来看,没有比未成年就死亡的小孩更长寿的,如此一来活了八百岁而以长寿著称的彭祖就如夭折一般了。但这种渺小短暂地存在于宇宙中的感受都是我们把自己与天地宇宙分离开来造成的,实则天地与我共同存在,而万物与我浑然一体。既然已经浑然一体,还用得着语言来说吗?既然已经说是“一”了,还能够说无言吗?作为整体存在的天地宇宙与命名它的“一”已经一分为二了,天地宇宙的存在、“一”的名称以及未分之前的混沌之在合起来就是“三”。如果再把宇宙万物一直分下去,将导致无穷的分割,那么即使再聪明的人也将陷入这种无穷的分割之中而无法追寻到终极的真理,何况凡愚之辈呢!所以从“无”到“有”的本源性道说,就已经达到“三”了,何况从“有”到“有”用语言思维进行无穷的现象分割呢!因此就不应走分别见这条路径,而只不过顺其自然罢了。
大道未尝有界限,至言未尝有是非,只因有了分别见才人为划分出各种界限。请让我说说这些分别:有左就有右,有伦序就有等差,有分别就有言辩,有比较就有争夺,这就是界限的八种表现。形而上的“性与天道”,孔子这样的圣人把它悬置起来而不用语言来谈论它;宇宙时空之内的万物,圣人谈论它却不作价值评判;《春秋》这样的史书是先王经帮济世的历史之记载,圣人对历史事件作价值评判却不跟人辩论。
所以有人有分别心,有人没有分别心;有人喜欢辩论,有人不辩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圣人回到本心直接去领悟真理,而凡愚之辈却喜欢通过言辩来显示自己。所以说:有人喜欢辩论,是因为未窥大道。至大之道无法命名,至高之辩乃沉默无言,最大的仁是不著仁相,最大的廉正是没有锋芒,最大的勇敢是不呈血气之勇。所以用名相彰显出来的的道就不是道,依靠言辩也无法企及终极真理,执著于形式上的仁就无法成就大仁,过分的廉正因违背常情而让人无法信赖,好逞血气之勇就无法成就实现仁德的大勇。“大道、大辩、大仁、大廉和大勇”五者本为*,一旦刻意去表现就著相而变成四方之物,从而也就失去*了!
“知”以其所不知的“道”为“体”,就是知的至高境界了!谁能懂得无言的辩论与沉默的道说呢!如果有人能懂得,就叫做回归了“天然的府库”。此“天府”任其注入而不满溢,任其酌取而不枯竭,但你却不知它溯源何处,这就叫做“收敛含藏的光芒”。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guwen/bookv_3255.aspx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2:49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的意思是无论注入多少东西,它不会满盈,无论取出多少东西,它也不会枯竭,而且也不知这些东西出自哪里,这就叫做潜藏不露的光亮。
庄子及门徒
《庄子.内篇·齐物论》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
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
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从空间无限性的观点来看,天下任何具体存在物都不会比秋毫之末更大,如此一来泰山就显得非常渺小了;从时间无限性的观点来看,没有比未成年就死亡的小孩更长寿的,如此一来活了八百岁而以长寿著称的彭祖就如夭折一般了。但这种渺小短暂地存在于宇宙中的感受都是我们把自己与天地宇宙分离开来造成的,实则天地与我共同存在,而万物与我浑然一体。既然已经浑然一体,还用得着语言来说吗?既然已经说是“一”了,还能够说无言吗?作为整体存在的天地宇宙与命名它的“一”已经一分为二了,天地宇宙的存在、“一”的名称以及未分之前的混沌之在合起来就是“三”。如果再把宇宙万物一直分下去,将导致无穷的分割,那么即使再聪明的人也将陷入这种无穷的分割之中而无法追寻到终极的真理,何况凡愚之辈呢!所以从“无”到“有”的本源性道说,就已经达到“三”了,何况从“有”到“有”用语言思维进行无穷的现象分割呢!因此就不应走分别见这条路径,而只不过顺其自然罢了。
大道未尝有界限,至言未尝有是非,只因有了分别见才人为划分出各种界限。请让我说说这些分别:有左就有右,有伦序就有等差,有分别就有言辩,有比较就有争夺,这就是界限的八种表现。形而上的“性与天道”,孔子这样的圣人把它悬置起来而不用语言来谈论它;宇宙时空之内的万物,圣人谈论它却不作价值评判;《春秋》这样的史书是先王经帮济世的历史之记载,圣人对历史事件作价值评判却不跟人辩论。
所以有人有分别心,有人没有分别心;有人喜欢辩论,有人不辩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圣人回到本心直接去领悟真理,而凡愚之辈却喜欢通过言辩来显示自己。所以说:有人喜欢辩论,是因为未窥大道。至大之道无法命名,至高之辩乃沉默无言,最大的仁是不著仁相,最大的廉正是没有锋芒,最大的勇敢是不呈血气之勇。所以用名相彰显出来的的道就不是道,依靠言辩也无法企及终极真理,执著于形式上的仁就无法成就大仁,过分的廉正因违背常情而让人无法信赖,好逞血气之勇就无法成就实现仁德的大勇。“大道、大辩、大仁、大廉和大勇”五者本为*,一旦刻意去表现就著相而变成四方之物,从而也就失去*了!
“知”以其所不知的“道”为“体”,就是知的至高境界了!谁能懂得无言的辩论与沉默的道说呢!如果有人能懂得,就叫做回归了“天然的府库”。此“天府”任其注入而不满溢,任其酌取而不枯竭,但你却不知它溯源何处,这就叫做“收敛含藏的光芒”。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guwen/bookv_325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