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5 05:5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0:59
从秦始皇平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敏锐的发觉,朝代更迭*的原因就是因为地方权利超过了*权力所导致的。所以秦始皇开始废除分封制而改为郡县制。所以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的王朝就特别的在意*集权问题。几乎每个朝代凡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皇帝,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权力。一方面可以杜绝来自地方的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加强*集权有利于去实行各项*。而加强*集权自然就会涉及到削藩。
历朝历代多有削藩的皇帝。但绝大多数皇帝的削藩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而削藩毫无进展甚至还把皇位给丢了的皇帝,朱允炆算是其中的典范了。坦率的讲,朱允炆这个皇帝并非是一个一无是处的皇帝。相反朱允炆还是一个比较出色的皇帝。在他继位后,他加强了朝廷之中文臣的权利,并且进一步压缩宦官的空间。同时又改善了朱元璋时期很多弊政。历史上把朱允炆革新这段时期称为“建文新政”。但朱允炆错就错在太急于求成了。而且他不择手段的削藩导致人人自危。最后给自己酿成了大患。
削藩本来就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所以削藩必须要慎重,绝对不能仓促。而朱允炆就犯下了急于求成的大错。我们从汉朝时期汉武帝的削藩来比较一下。众所周知,汉武帝时期的推恩令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削藩的成功典范了。但有谁知道,汉武帝削藩的成功是经历了三世积累才最终成功的。从汉文帝时期开始,贾谊就实行过削藩。但相对于汉景帝时期晁错的烈火烹油来看,汉文帝时期贾谊的削藩却进行的润物无声。
晁错的削藩之举就是把所有诸侯一棍子打死。而贾谊的削藩却是因人而异。利用诸侯之间的远近关系分而治之。所以贾谊的削藩没有引起什么*,但晁错的削藩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还*得七国造反。汉武帝时期,在历经了汉文帝,汉景帝两朝的积累之后。主父偃的削藩之举实际上就是把贾谊和晁错的削藩之法融合在了一起。再加上汉朝的诸侯王势力经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不断侵蚀,实际上诸侯王的势力已经很弱了。汉武帝的推恩令这才一举成功。彻底的使诸侯王,外戚还有功臣后代臣服于皇权脚下。
而建文帝朱允炆,在他刚刚继位没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匆忙的决定要削弱诸封建王国的权力,并且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动。虽然初期朱允炆的削藩行动进行的十分顺利。在一年之内有五个举足轻重的藩王被废了。但朱允炆无情不留情面的削藩也彻底引起了各地藩王的不满。后来在燕王朱棣感觉到危险之后,索性就开始号召藩王联合抵抗朱允炆的削藩*。正常来看朱棣的造反就是找死。但可惜的是,朱允炆的朝廷虽然兵力,物力都碾压朱棣。但朱允炆阵营没有优秀的统帅。最终导致兵败皇位易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1:00
因为朱允炆太过着急,削藩的力度太猛,将小的藩王都*上了死路,自然导致了大的藩王为了自保拼死反抗,而朱元璋又将开国功臣都已经处死,朱允炆无人可用,最终失败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1:00
一方面是心太急,在自己还没有完全掌握天下的时候就启动,另一方面是背后的智囊团太草包。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1:01
因为建文帝过于着急,引起藩王的反抗,再加上自身并没有什么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