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4 23:51
共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3-01-05 04:13
1、可利用性法则(Availability heuristic)一般又称可获得性启发、可得性法则、易得性法则。
2、指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简单根据他们对事件已有的信息,包括记忆的难易程度或记忆中的多寡,来确定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寻找去其他相关的信息,容易被知觉到或回想起的被认为更容易出现。事件刺激的频率、新异性、生动性、情绪性也会影响到其可获得程度,从而影响到其在个体心目中的主观概率。
3、Kahnemann 和 Tversky 研究了根据想起一个例子的速度来评价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发现这种方法存在严重的回忆偏向和搜索偏向,因为人们在记忆中搜寻相关信息时,并不是所有的相关信息都能被无偏差地搜索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07:31
这几天永澄老师带着我们阅读《快思慢想》的序言,我读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澄清了一些疑惑,思路都更清晰了。对照台版和英文版,我感觉在文字和概念理解上基本打通了,下一步要能用作者的话讲明白序言部分的结构和观点。
看了序言,我觉得以下几点很重要:
下面我将自己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一一阐述。
一、序言中提到的关键概念及其含义(均来自原文翻译)。
1. 直觉的偏见(又叫直觉思维,直觉思考,直觉性判断,直觉性选择)
2. 直觉型统计者
3. 预测角色的相似度
4. 简单捷径(又叫经验法则,启发法)
人们做出判断的一种方式,以下是”简单捷径“的表现形式:
5. 系统性失误
6. 决策
7. 专家直觉
8. 正确的直觉
9. 判断和决策的依据来源
10. 情意捷径(affect heuristic,台版翻译))
11. 快思考
12. 慢思考
13. 系统1和系统2
14. 作者的一些观点
1)关于正确判断的作用:
2)关于人类思考方式的特点
3)关于偏见及其原因
4)关于可得性法则
5)关于直觉
6)关于直觉启发法(直觉思维,捷径判断)
7)关于统计型思维
15. 其它在序言中提到的重要概念,需要在相关章节详细了解。
二、 阅读方法的选择
一)不要纠结于细节和片段描写,先抓文章的主干和框架,摸清文章的逻辑。
不管看什么文章和书籍,作为一个严肃的读者,都要问自己这样4个问题:
我试着回答这四个问题:
二)一个比较高级的阅读方法:属性阅读法
这是听永澄老师在共读活动中提到的一种阅读方法,虽然老师并没有对它做具体介绍,但我通过后面老师的引导,渐渐悟出了这种方法的一些主要做法。
根据我的理解,“属性阅读法”实际上属于纲举目张的一种形式,把文章提纲挈领地看一遍,勾勒出她的整体架构,也就说能回答上面的问题1和2.。
在具体阅读过程中,针对每一段,看完后读者都要能回答:这一段讲的什么?它的属性是什么?并非问它的大意,而是这一段的性质,是讲观点,还是讲事实,举例子,讲故事,介绍背景等。如序言部分,分为四大块:
在共读期间,永澄老师又提到了一个模型“EAT”循环,即*学习法。
我们学知识,有几个阶段,要想从了解,理解到使用、应用、分析和创新,必须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学习者必须亲身实践,在实际操作中去感知去使用知识。语言学习是如此,阅读写作是如此,健身训练也是如此,都离不开长期的刻意训练。
从知识输出者的角度来说,要想让听众或读者接受你的观点,你必须提供例子,通过生活实例的描述来让受众感知感受,有所触动,产生共鸣。所以我们经常会说不仅要讲道理,还要摆事实,举例子,触发听众的直觉,打动他们的心,动之以情。
序言中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心理学和统计学词汇,由此引出了诸多观点,为了让读者明白,作者给了很多相关的例子加以说明,什么是“直觉判断”,什么是“预测角色的相似度”,什么是“可得性法则”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会判断一段文字的“属性”,只有明确了“属性”,才能从整体上看懂文章的构造。
三、我们头脑中的“偏见”无处不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决策
“捷径(*版叫”启发法“)和“偏见”是作者在序言中反复提到的词,我们很多时候都依赖直觉来下判断,没有或者说懒得慢下来费脑筋去进行逻辑推理,因为捷径快,省力,直觉判断发生得如此之快,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就做出了结论,而这个结论往往是错的!
”偏见“对于我们做出判断和决策如此重要,必须好好研究。
1. 什么是”偏见“?
这方面我也有体会:
现在看来,我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对云南人产生了偏见。只观察了两个样本,就对整个群体的特征下了结论。幸亏没造成很大的损失。
2. 一次直觉判断(捷径)造成的”偏见“,从而带来不小损失的例子
我们在遇到一个事情时,因为急于想得到预期的结果而没有或忽视了理性分析,往往凭直觉凭感觉在短时间内就下了判断,这个判断并没有站得住脚的证据支撑,我们有时还会自己想出一些不存在的证据来自圆其说。这也就是现在社会上骗子屡屡得手的原因,骗子固然狡猾,手段隐蔽,但很多时候受害者之所以被骗也是因为头脑发热,没有理性思考就轻易地相信了骗子,还有就是因为想占便宜,天上掉馅饼。
现在回想,当时就是想着早点进入教育培训行业,早点上岗,积累经验,至于这家公司是不是很渣,老板是否靠谱,它里面是否有我要找的学生群体,我能否发挥我的专长,这些都没有仔细考虑。当时就凭直觉判断,既然这里有初中生需要辅导英语,先在这干起来,至少可以锻炼一下,把这个行业内幕了解了解,别的先不要想太多。
结果后来事实证明,这家公司确实不靠谱,领导人三观与我不符,企业文化是唯利是图,我应该早点离开,后面因为考虑沉没成本,履行合同等因素,干了一个月才走。如果当时能理性思考的话,应该就在面试后果断放弃。如果没去那家公司工作,后面的一个多月本可以做别的价值更高的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