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你想到了什么成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1 20:1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29
可能想到的成语有:力可拔山,撼地摇天,力敌千钧,气冲霄汉,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力能扛鼎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30
《水浒传》原著,第六回回目是《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这是说,鲁智深倒拔的是“垂杨柳”,亦即我们一般理解的柳树。
电视剧《水浒传》画面,他拔的也确是柳树。
可原著正文中,情况变了——
正在那里喧哄,只听门外老鸦哇哇的叫。
……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每日直聒到晚。”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树上一个老鸦巢。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这里,又成了“绿杨树”。
被鲁智深拔掉的到底是柳树还是杨树?
要搞明白这事,先得搞明白柳树和杨树的命名。
民间传说,柳树本来就叫柳树,后来被隋炀帝杨广赐姓“杨”,成了“杨柳”。
隋炀帝为何给柳树赐姓?
据说,他下江南时,龙舟在水上前进,需要人畜拉纤。
时逢盛暑,途径的汴渠上太热,有人出主意,在两岸栽上垂柳,一是让牵舟人有树阴,二是让牵舟羊有叶吃。
南巡大事因此顺利,隋炀帝一高兴,“御笔写赐垂柳姓杨,曰杨柳也”。
不过,这只是民间传说。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杨、柳的称呼一直是不分家的。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看,在“诗经”年代,垂柳已有“杨柳”之称。
《尔雅》:杨,蒲柳;《广韵》:杨,赤茎柳;《诗经毛传》:杨柳,蒲柳也。
从这些典籍看,“杨”是“柳”之一种。
也就是说,古代所称的“杨”是柳树中的一种,是窄叶如丝的,而非现在阔叶哗啦响的那种杨树。
所以,鲁智深倒拔的,虽然书中说是“绿杨树”,但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柳树,亦即回目中的“垂杨柳”。
与之类似的,还有两个例子。
一是成语“百步穿杨”。
《战国策·西周》记载:楚国养由基,善射,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射的明明是柳叶,诞生的成语却叫“百步穿杨”,可见杨、柳不分家。
二是泉城济南,《老残游记》中说这里“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这垂杨,指的也是垂柳,是济南的市树,趵突泉边上满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30
你问的可能是歇后语,完整的上下句是: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 好大的力气。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 蛮劲十足。
歇后语在各个地区的说法不尽相同,请适当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