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3 04: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23:59
顶楼厉害啊,我一直没留意过,刚刚查了才确定原本是guàn,读古书自当以此为准。不过现在的字典上“观”字去声只有庙观和姓氏2个义项了,是否还要泥古(我近来喜欢简化,连身无长物都决定改读帐为读常了)呢?
《易·系辞》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音注“官唤反”。 依唐诗中平仄论,观字也是仄声。 杜甫《复愁》:贞观铜牙弩,开元锦兽张。花门小前(一作箭)好,此物弃沙场。 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寒暑既平分,阴阳复贞观。惟神谐妙物,乃圣符幽赞…… 白居易《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御宇恢皇化,传家页至公。华夷臣妾内,尧舜弟兄中。制度移民俗,文章变国风。开成与贞观,实录事多同。 杜牧《过魏文贞公宅》: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参考资料: 网路古典诗词雅集·诗词小讲堂·试析贞观之观字平仄://poetrys/phpbb/viewtopic.php?p=32264
贞观之治
拼音: [ zhēn guān zhī zhì ]
释义 :唐太宗 即位之后,以亡 隋 为鉴戒,偃武修文,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纳谏, 贞观 年间,人口增加,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唐 皮日休 《文中子碑》:“惜乎德与命乖,不及覩吾 唐 受命而殁。苟 唐 得而用之,‘贞观之治’不在於 房 、 杜 、 褚 、 魏 矣。” 明 李开先 《归农》诗之七:“斗粟百钱犹未售, 贞观 之治继遐踪。”
造句
贞观之治的出现离不开李世民那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
唐太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唐三彩出现,也因为唐朝陶瓷业飞跃发展,加上贞观之治后,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奢侈之风兴起,于是厚葬的风气也跟着兴了起来。
要说这贞观之治得来殊为不易,那是李家父子戎马半生才打下的铁桶江山。
盛唐贞观之治,房玄龄孜孜奉国、知无不为,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王珪激浊扬清、嫉恶好善,魏征耻君不及尧、舜,以谏诤为己任。
后人称道的“贞观之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太宗具有“安不忘危、治不忘乱”的忧患意识。
“贞观之治”
“贞观”读: zhēn guān “贞观”两字取自《易经·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这两字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有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的,这规律就是“正”。所以宋朝朱熹解释这句话时说: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也。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清明,人民富裕安康,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他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的这一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仅供参考:
suí
1.中国朝代名。2.姓。
ò
1.古代祭祀用的残肉和残食。2.古同“堕”,垂落。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贞观之治的 “观” 念第四声。以后别读错了!
从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得到的启示。
(1)必须正确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正确使用民力,发挥效力; (2)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当今必须依法治国;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人唯贤,社会才能发展和进步; (4)多听不同意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 要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要有开放的胸怀感想自然很多了,可是不同人在不同角度的看法和心得体会是不一样的。历史的重复性和一盛一衰,都存在一个无形的手。不论如何的社会类型或是组织体系,历史的这一规律几乎是绝对的真理。看过了它们,我们会对当今的社会发展有一个启发的作用。贞观之治是兴盛的时代,是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完美的磨合统一。
(1)说明:唐太宗认为隋炀帝因穷奢极欲、穷兵黩武而亡,他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与民休养,从而出现*清明的“贞观之治”。(6分)(2)思想:以民为本(或“存百姓”思想)(2分)实践:实行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8) (3)主张:温彦博主张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魏征主张“纵之使回故土”;(4分)结果:唐太宗赞同温彦博的意见,并在东突厥地区设立了羁縻府州。(2分)举措:采取“战而后和”策略;册封西北各族首领;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唐蕃联姻(和亲)。(4分) 试题分析:第(1)小问从材料中“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在于贪得无厌,苛政猛于虎和穷兵黩武,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以史为鉴,与民休养生息,从而出现*清明的“贞观之治”。 第(2)小问中的第一问依据材料中“存百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第二问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从休养生息和慎用刑法两个方面分析。第(3)小问中第一问从材料中“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温彦博的主张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从材料中“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可知魏征主张“纵之使回故土”;从材料中“上卒用彦博策”可知,结果是唐太宗赞同温彦博的意见;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采取的措施有采取武力征服策略、册封首领、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和亲通婚。点评:对于中国杰出的*家,高考考查的角度主要集中在:(1)从*家的主要活动,考查其对中华文明发展中的贡献。(2)从历史人物与时代的关系,在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读音(20)贞观之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