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真叫热,看看古人怎么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5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6 22:3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国各地的天气开启了“暴热”模式,各地都热得跟火焰山似的。面对这种天气,现代人有空调、冰箱等现代化的防暑降温装备。可是在古代,古人们有什么炎炎夏日的避暑绝招呢?
图策1320.jpg
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亦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其蚤(早)献羔祭韭”的诗句。说的是周人于腊月采冰,正月往冰窖里存冰,二月用冰镇的羊羔肉和菲菜上供祭神。因为古人祭神、祭祖仪式十分频繁,祭献的供品一定要清洁新鲜,否则就是不敬。祭献之后,还要把祭肉分给亲贵们食用,名曰“散胙”,使他们都能分享福佑。王者还常常将冰颁赐给群臣,用来防暑降温、制作冷饮及食品保鲜。
春秋末期,在诸侯的宴席上就出现了冰镇米酒。《楚辞•招魂》称:“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王逸注曰:言盛夏则为覆蹙干酿,捉去其糟,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酒寒清凉,又长味好饮。也就是说,夏天将酿制好的米酒滤去酒糟,然后进行冰镇,饮之则清凉味甘,身心皆爽,可以驱暑避热。《楚辞•大招》:“清馨冻饮。”也就清澄醇酽的美酒经过冰镇后,非常宜于夏季饮用。楚国地处南方,所用之冰不知出自何处,但盛夏时能够饮用冰镇米酒,的确属于难得的享受。
到了唐代,市场上开始出现卖冰的商人。《唐摭言》载:“蒯人为商,卖冰于市。”大诗人杜甫的《陪诸公子丈八沟》中,则有“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的诗句,称自己在长安丈八沟喝到了贵公子调制的“冰水”,吃了歌妓亲手做的莲藕。只是当时藏冰不易,价格昂贵,“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云仙杂记》)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硝石,又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大量吸热,能够使水降温结冰,此后人们也可以在夏天*了。
宋代冷饮更为发展,人们把果汁、牛奶、药菊、冰块等混合调制成冰冻的饮品,名叫“冰酪”,大约与今天的刨冰相近。南宋诗人杨万里对此大加赞赏: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仅从字面上看,北宋汴京的“沙糖冰雪冷元子”、南宋临安的“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也都属于此类。这时的冷饮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享用者也由官宦贵族扩展到了庶民百姓。
元代商人在冰中加蜜糖和珍珠粉,提高了冷饮的质量。元世祖忽必烈更用牛奶和冰水制成冰雪状食品,《马可•波罗游记》称之为“冰奶”,实际上就是今天“冰淇淋”的雏形。
明清时期,不仅宫中在盛夏时节大量用冰,而且民间用冰也已相当普遍。我们从清代诗人王渔洋的诗句“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中,可以了解当时北京的卖冰者以铜盏相碰作响,招徕顾客。人们含冰核,吃刨冰,想来应该十分惬意。清代的冷饮花样更为繁多,其中以“冰镇酸梅汤”最负盛名。这种上好的夏日饮品,经清宫御膳房改进后又传入民间,具有除热送凉、祛痰止咳和生津止渴等功效。北京的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摊上插一根牙戟,表示前一天夜里刚刚熬煮,再挂上一幅写着“冰镇热水酸梅汤”的牌子。摊主手里拿着一对小青铜碗,不时敲击发出“铮铮”的声响。路人闻声已有望梅解渴的清凉之感,待到饮下一碗,暑气顿时全消。“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郝懿行《都门竹枝词》描绘的正是这样一幅市井消夏图!
藏冰
早在先秦时代,时人便利用天然冰来制冷,给食物保鲜、做冷饮。
自周朝开始直至近代,这种方法几乎一脉相传,冰窖也就成了历代宫中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说:《周礼》有冰人,掌斩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于此。《邺城旧事》有冰井台。《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宋朝会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务,隶皇城司也。
到了清代,冰窖又可分为3种,即官窖、府窖和民窖。官窖即官方建立和管理的冰窖,特供宫廷和官府用冰。朝廷特设满、汉冰窖监督各1人,掌管藏冰、颁冰等一系列事务。当时北京城共建有4处官窖,总计达18座之多: 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景山西门外窖六,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外窖三,藏冰三万六千七百块,以供各坛庙祭祀及内廷之用。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四万块;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六万块,以供公廨……之用。(《大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条)城外海淀亦设冰窖2座,主要供应圆明园、颐和园夏日用冰。此外,遵化东陵、易州西陵和热河行宫等处,也都设有官办冰窖。
官窖藏冰主要用于宫内各处的消暑降温、防止新鲜食物变质和冷藏各类祭祀大典的祭品,并供应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和皇族贵胄。
府窖即专门为王府建立的冰窖。但并非所有的王府都有资格建窖储冰,而是只有少数几位曾为朝廷立过汗马功劳的“铁帽子王”,经皇帝特许后才能建立府窖。所以,尽管当时北京的王公府第很多,但府窖却只有6处。官窖、府窖均由内务府和工部共同管理,经费全部由国库承担。
民窖则是由商民设立,专门用于商业经营的冰窖,官窖藏冰不敷用时也从民窖采买。到了晚清时期,由于夏季卖冰获利颇丰,每百斤冰价可达5两银子,有的商人又开始对府窖进行“承包”经营。再后来,由于国库入不敷出,官窖也都纷纷转为“公私合营”或干脆改为民办了。
这些冰窖又有砖窖、土窖之分,所藏冰块因水源不同,冰质也有高下之别。砖窖就是用条石和城砖砌成的冰窖,保温性能较好,冰质也比较纯净,主要用于坛庙祭祀及宫廷生活,土窖则是仅挖土坑、筑土墙,上面搭盖芦席棚顶的简单冰窖,保温、保洁效果均不及砖窖,所藏之冰主要用于各官府衙门。
各冰窖储藏的冰块,都是冬季从河、湖中开采的天然冰。每年立冬以后,要先期“涮河”,即捞去水草杂物,开上游闸门放水冲刷,再关下游闸门蓄水。冬至后半个月便开始在紫禁城筒子河、北海及中南海、御河等处采冰,开采前还要由工部派*祭祀河神。工部都水司有采冰差役定员120名,人手不足时还要加雇短工,由官家提供皮袄、皮裤、专用的草靰鞡鞋和长统皮手套。每次都选取明净坚厚的冰块,切割成一尺五寸见方,每块重量约80千克。采过冰的水面再次封冻后,还可以继续开采,一个冬季可以重复采冰“三茬”到“四茬”。采得之冰,先由短工运至冰窖,再由技术熟练的差役由里向外、由下到上,一直码放到窖顶。然后便封闭窖门,直到次年夏天取用。夏季供冰时间也有明确规定,即从旧历五月初一开始,至七月三十截止。
古代的藏冰条件当然没有现代人好,方法也比较简单。每年大寒季节,古人就开始凿冰储藏,因为这时的冰块最坚硬,不易融化。管理藏冰事务的官吏监督奴隶、农民到水质好的地方凿采,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
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深入地下。用新鲜稻草跟芦席铺垫,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待来年享用。由于这样储存,每年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古人常常将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三倍。河南新郑、河北易县、陕西咸阳等地,都曾发现战国时期的冰井。据《水经注》记录,建安十五年,曹操在河南邺城大兴土木,修建了铜雀、金虎和冰井三台的事情。要说藏冰的规模,那得数清代,《大清会典》说当时紫禁城内有5口窖,藏冰25000块;景山西门有6口窖,藏冰54000块;德胜门外3口窖,藏冰26700块。有学者根据这些记载推算,5000块藏冰窖的容积,相当于现在一幢五层四单元住宅楼的体积。
冰镇
智慧的古人还拥有一样神奇的法宝:冰鉴!
冰鉴,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具体方法是将冰块放在一个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箱子里。功能明确,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冰鉴最先是陶制的,春秋中期以后流行青铜鉴。冰鉴可以看做是一种原始冰柜,使用时,将盛满饮料或食物的器皿放进去,四周围放满冰块,合上盖子,不多时“冷饮”就可制成。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招魂》中的这两句话就是说,夏天饮酒,捞净糟沫后进行冰镇,喝起来清凉味甘,煞是舒服。《楚辞·大招》中也说“清馨冻饮”,清澄醇酽之酒冰镇之后宜于夏季饮用。楚国地处南方,盛夏时饮冰镇酒,自然是莫大的享受。
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早期1号墓出土的“曾侯乙铜冰鉴”,就是其代表物。
图策1321.jpg
我国的冰箱之祖:曾侯乙铜冰鉴
冰鉴的外形其实很有特点,铜制的外壁和内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若将上面的盖子拿开,俯视它的形状如同一个“回”字。这好比今天的暖水壶,有个外壳,还有个内胆。不同的是暖水壶的外壳和内胆之间距离很小,冰鉴的外壳和方壶之间则是个很大的空间,具有冰镇、温酒的双重功能。
*
在炎热的南方地区,常年气温都在零度以上,冬天根本就不下雪不结冰,古人该咋办。
大约在唐朝末期,工匠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了大量硝石。偶尔他们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直至结冰。于是一些能工巧匠便开始利用硝石*。
工匠们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结果罐内的水结成了冰。硝石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颜色如霜。硝石的化学名称叫*钙,它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以致结成冰。硝石溶入水后,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或蒸发结晶法将硝石再提出来重复使用。有了这种技术,就大大促进了古代制冷市场的繁荣。
冷饮
当夏天制造冰块成为可能后,市场中也出现了“冰鲜”,人们打捞的海产品,通过冰的冷冻运输得更远、保存得更久,古人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再后来,人民开始在*时向罐子里放入糖、各种水果等,逐步将冷食产品日益丰富起来。
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南宋时期,夏天街市上就有出售“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饮料。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看完古人的藏冰*术,真的很佩服炎炎夏日古人的避暑绝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6 23:53
先秦时,人们便总结出了一套办法,《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是这样说的:“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显然,这里的“使志勿怒”是其核心:夏天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动辄生气发怒。“内经”这句话,也是后人过夏天的一大行为准则,通俗说来,就是“心静自然凉”。
到了大暑天,人极易激动上火,导致“性躁”。烦躁不安、生气发怒,只会增加暑天的炎热程度,所以古人认为热天要“静下心来”。所谓“心静自然凉”,说白了就是通过调整心态,以“顺四时”,古人称为“精神养生”。
丘处机是元代著名养生家,他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丘处机的“调息净心”也是道家过夏天的秘诀之一,谓之“禅道”,意在“养性”。
禅道是古人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用之对付三伏天是很自然的事情。南宋诗人陆游便深谙其道,到夏天他会静坐修身,正如其《夏日》一诗所云:“新辟虚堂痛扫除,萧然终日屏童奴。”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更推崇“清静”、“养性”。他在《道德经》中称:“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急走可以抵御寒冷,清静能克服暑热,老子甚至认为,心态清静者能成为天下的统治者。
为了适应炎热,古代民间首先提出了“纳凉”概念。“纳凉”,又叫“乘凉”。如何纳凉?不同时代有不同选择,但蔽日遮阳,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降低体表温度是最普遍的方法。如唐代,人们喜欢搭凉棚以避暑。尽管凉棚并不是唐代的发明,早已有之,但长安人在用凉棚避暑上更有创意。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了不少古人的“夏时逸事”,“避暑凉棚”说的就是当时京城人的纳凉现象:“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
所谓“避暑会”即是一种户外纳凉活动,有点像现代的“纳凉晚会”,到宋代依然很流行。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北宋“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从孟元老所记来看,当时开封的户外纳凉活动比唐代还热闹。
但上述“避暑会”等应该是古代“有钱人”的纳凉方式,民间则大多是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俗话所说的“大树底下好乘凉”,正是古人避暑的经验总结。
树荫纳凉先秦时已流行。“郑人逃暑”说的就是郑国人“树底下乘凉”的趣事,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的《太平御览·人事部》引《符子》称:郑人“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但也弄出了晚上“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的笑话。
古代南方人最亲水,如明清时的苏州人,便喜欢水上纳凉。清顾禄《清嘉录》“乘风凉”条称:“纳凉,谓之乘风凉。或泊之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字水窗冰榭,随意流连……”
南宋时,西湖的荷花是最有名的,很多名人都喜欢到西湖纳凉,苏东坡就是其中之一,其多篇诗文里都提到了西湖荷花,《夜泛西湖》诗称:“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到明代,大暑赏荷之风则以苏州为盛,盖过了杭州。苏州人把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当成荷花的生日,这一天坐船赏荷最为壮观。据《清嘉录》“荷花荡”条记载,荷花生日那天,“画船萧鼓,竟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
古时太湖边上还一个“消夏湾”,那里荷花长得最为茂盛,到消夏湾看荷花成为一种纳凉时尚,当时“游人放棹纳凉,花香云影,皓月澄波,往往留梦湾中,越宿而归。”
古人亲水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浸伏”也是一种纳凉风俗:三伏天要到江河里洗冷水浴,祛除暑气热毒,以少生疮疖和热病。东晋炼丹家葛洪的“浸伏”最出名,《四时幽赏录》“入水避暑”条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葛仙翁每大醉,夏炎热,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气故耳。”
除直接下到河里,古人还喜欢打井水洗凉水浴,柳宗元的《夏夜苦热登西楼》一诗就描写了他在永州时“探汤汲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