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作文《我的一则随笔》不少于65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5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0:20
我昨晚看一位日本80后作家加藤嘉一写的一本书——《中国式逻辑》,他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看法甚至比中国年轻人还要深刻,许多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
他提出当代中国缺乏宗教的约束,传统价值观的引导,整个社会存在价值观迷失,公众总是处在一种焦躁,忧虑,不安的情绪之中。他提出了一个例子,只有在中国,婚姻和房子,车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在日本,绝大多数的年轻*学毕业之后都是租房,打拼十几年之后才考虑买房。而中国的年轻人,往往一毕业就要求买房了。这个现象令他难理解。
其实,这只是一种观念。而观念的改变,需要很多努力。
很久之前,我读到过尼采的一句话,他说,当你活到一定的岁数,你应该学会反思,反思你周遭的一切,从小学直到成年所受到的一切教育,反思这个社会的一切约定俗成,看看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比如说,我们是不是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一定要结婚?我们结婚是不是一定要买房子?并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循社会上的那些观念,只不过盲从者是社会中的绝大多数。
本文不探讨个体如何改变观念,法国作家勒邦的《乌合之众》中有答案。本文尝试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浅析如何重塑价值体系。
早年我读到一本书,唐德刚写的《胡适口述》,胡适回忆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胡说道,这场运动的初衷是“整理国故,重塑价值。”,运动发展到后期被无产阶级演变为*运动,极大地背离了当初知识分子的初衷。胡氏后来穷极一生,试图完成他年轻时候的梦想,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他的梦想终究没有实现。
其实在胡氏的哲学里,孔子与朱熹都是他所推崇的,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令他始料未及。旧的价值体系瞬间被摧毁,新的价值体系却很难树立。中华*成立之初,儒家还是具有一定地位。据说蒋介石死后,一共有四部书合葬,《四书五经》就是其中一部。
儒家思想真正的毁灭是在建国之后,*49年建国,以马列主义作为基本的意识形态,马列主义经西欧出品,苏联加工,结合中国本土化,成为显学数十年。至今仍占据重要地位。马列主义无疑具有社会进步性,但是他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罗素《西方哲学史》这样说马列主义,“他只关心宇宙,他的焦点只在乎‘物’,而缺乏人性的设计。”马列主义一项重要哲学基础就是唯物主义,而过多的强调唯物主义,缺乏宗教的良性制约,人们会逐渐变得迷失,甚至逐渐形成拜金主义的思潮。
*时期“批孔”达到顶峰,其实不啻儒家,道家、佛家等一切传统文化都饱受摧残。无数书籍,文物,建筑被毁于一旦,而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五千年传统文化陷入了极大的断层。这令无数仁人志士扼腕叹息。
*在78年之后开始反思这场浩劫,并注重制度设计。*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全新理念,中国经济开始全速发展。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但是精神层面的发展却停滞不前。
*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开始注重吸收儒家“民本”,“天人合一”等传统思想精髓,并开始注重价值观层面的设计。
这种设计的考量是十分有必要的。就如本文开头所述,尤其是在社会物质财富急剧增长的背景下,当代中国缺乏宗教的良心制约,又没有推崇“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引导。整个社会陷入焦虑,迷茫的情景。判定一个人成功与否往往只是以其金钱多寡作为标准。社会的道德陷入了滑坡,比如近日网络话题“老人摔倒要不要扶?”就是一个明证。民众行善举不得不开始考虑风险,从道德角度而言,社会不仅没有进步,而是倒退了。
没有宗教与传统文化的引导,社会的主流思潮渐渐成了“功利主义”与“拜金主义”。国家大规模地推行城镇化建设,*注重政绩工程,就连年轻人也开始变得急功近利。地方*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房地产市场渐成社会的“支柱产业”,房价越来越高,信贷市场虚假繁荣,经济的全速发展,同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当代的中国现状颇有点像上世界美国胡佛*下的社会状况。美国文学里“垮掉的一代”,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诞生。所幸的是,*的十八大三中全会,表达了上层建筑的改革讯号。
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又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百年太久了,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