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2:4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1:48
有的学生故作老成是因为他们害怕被人看出他们的肤浅不成熟,为了让人们觉得他们很有层次或是很有水准,他们总是把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个无比的深渊,而他们就是被命运捉弄的人。
实际上,他们拥有青春,他们的未来拥有无限的可能性,深深爱着他们的家人还在,他们不用担心物质生活,不用担心生活的琐碎,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处在一个多么幸福的环境里!
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因为少年人还没有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愁,当他们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无助和希望的渺茫还有现实的残酷,他们是不会真正的每天在,自怨自哀的,因为他们在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心情去表达出自己的悲伤,那个时候,他们体会到的才是真正的愁。
现在的学生,都渴望被关注,他们错误的认为,只有当你有足够的愁还有足够的理由被关注,所以他们总是想做的深沉一点,在他们的世界里,把自己所受到的委屈都变成令人悲叹的苦难,才能够真正的得到他人的关注,才是真正踏入了*的世界!
故作老成,不过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成熟。故作老成,不过是因为他们想要快点长大。但是他们不知道,在长大后的那个未来世界里,有多少残酷的东西在等着他们,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想法。
在该有的年纪,不要故作成熟,不然当你真正成熟的那一天,你才会真正的去怀念,那些天真的日子里就好好的享受你的天真,不要用装出来的成熟毁了你的生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1:49
每个人都会经历那段时光不是吗,只不过可能一些长辈回想他们小时候可没有这么矫情,觉得看不惯现在的年轻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不同的背景产生不同的文化。长辈那个时代生活比较艰辛,所以可能没工夫去创造艺术,可是现在是一个物质材料极大丰富的时代,当财富解决了饥饿感和贫穷感,那么人们就得开始直面自己了,所以才能产生了艺术。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也都是这样,觉得自己很孤独,每天都四十五度角仰望蓝天让眼泪流回眼底,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是那种感受,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慢慢长大,遇到更有力量的人和事,读到更有意思的书,回头看,才知道自己以前是多么幼稚。所以,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循序渐进,不要着急,慢慢都会懂事的。
如果你是老师的话,那你的发挥你为人师表的作用,带领学生发现美好的事情。有一个电影叫《死亡诗社》,里面就有一位非常敬职敬责的老师,他在封闭森严的高校,带领学生找到诗与远方,找到属于他们每人的梦想,这样的老师才不辱教书育人的使命。
如果你认为别人是故作老成,那么可能你才是真正的老成,你站在高处俯视别人觉得别人境界都太低,这样对于你来说真的好吗。我比较欣赏罗振宇的一点就是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有一天我不能接受年轻人的观点,那么别理我,是我老糊涂了”,年轻人说的想法是有错的,但是光凭他有这种想法,我觉得他就永远不会老去。
所以觉得别人故作老成,要不你就给他们指引一条阳光大道,要不就静静等待他们长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1:49
纠正一下!是“故作老成”而不是“故作老陈”,原谅一个强迫症吧…
首先,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我的感受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真的特别好笑,不是我笑点低啊。
真的是这样,我有时间看一下我妹妹的空间啊,就是以我妹妹的视角看她的空间,她的朋友圈里的孩子们就特别喜欢发那种“春花秋月何时了”的那种矫情的句子,然后配几张非主流的*(*必然是45度角仰望天空,眼神忧伤,美颜度开到最大值,再比个剪刀手),再加上几张表情包映衬,有些句子能读通,还挺好听,这时候你用度娘搜一下就能搜到原版。
有时候那句子根本就读不通,这当然就是他们自己的大作,尴尬的我,果然是年轻啊。
其实吧,他们发这些句子无非就是显得自己高档一点,高端一点,老成大气一点,*格高一点儿,说白了就是想装13(我是不是戳到了某些人的痛处,千万不要来喷我呀,我好怕怕呀~)
很正常嘛,很多孩子都是有一颗文艺青年的心的,只不过自己长得既不文艺,学识也不够深厚,只能仿照着那些伤春悲秋的话来一些唯美文艺的东西慰藉慰藉自己那一颗年轻柔弱的小心灵!
说到这里,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小不厚道,谁还不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谁又比谁高大上,老阿姨妒忌小鲜肉啊。
不过这些孩子中不乏一些有真货的,写的东西确实有点味道,读了之后还挺让人有感触,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
孩子最不喜欢别人说他是孩子,可是真正等到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却多么希望自己能再次变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