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足,则吾能征之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9 21: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5 08:12
【摘抄】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题解
这段话表明两个问题。一,孔子认为,对夏礼、殷礼的说明,要依赖足够的历史典籍和贤人阐述,这些反映了他对知识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二,孔子对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制度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
孔子博学多识,但是不轻易下断语,对于有关文献典籍和历史事实则更是十分谨慎。夏朝的礼,孔子能说,但须取得证明。然而夏朝灭亡后,子孙封于杞国,积弱不振,多次迁移,其文史记载不足以为证。殷朝的礼,孔子也能说,然而为殷朝后代的宋国,国势也每况愈下,其文献资料也不足以证明。夏、殷之礼,孔子虽然能知能言,却尚须寻求文献,以为征信,由此可见孔子强调言必有据的一面。
注释
1.杞:国名,杞君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的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其后迁移。
征:证明,验证。
2.宋:国名,宋君是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3.文献:文,典籍;献,指贤人。
译文
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明;殷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和知礼人才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懂礼的人才,我就可以验证这两代的礼了。
《华杉讲透论语》摘抄
1.杞国,就是杞人忧天那个杞国。
【感想】
最重要的是感受到“文献”的重要性。
我好奇一万年以后的考古学者,会怎样考察被他们称为“古代”的现在我们的这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