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君子不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11 05: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6:11
子曰:“君子不器。”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打开百度去搜这句话的话,一般会给你以下解释:
如果继续往下看的话,会有以下更加详细的解释:
说到这里似乎已经可以把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的表达出来了,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么?如果你再有耐心一些的话,还可以找到这样的话:
读到这里我们发现,似乎之前理解的意思并不准确,因为这两种结论把我们弄糊涂了,到底孔子的主张是怎样的呢?究竟是多才多艺好呢?还是有一个专长然后一以贯之好呢?又或者像朱子所说要“通于艺,游于艺”好呢?还是说,这几种都不对,而是有别的意思?
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我继续在网上搜集关于这句话的资料,于是发现了下面的几句话:
读到这里,我开始关注“器”这个字的含义,要知道,汉语之所以难,很大程度上,与词义的多变是分不开的,同样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所选用的词义有着很大的区别。
那么,“器”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读上面的两句话可以发现,首先,器是与道相对应的。现在有一门学科叫“形而上学”,研究的的就是所谓的“形而上”,也就是高于可见现象的不可见之物。那么很显然,器就是低于可见现象的某种具体的事物。而“君子不器”是否意味着,鼓励我们弃器而寻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主张呢?也就是说,为什么孔子会觉得不器比器要好呢?
根据后一句的解释,器就是形,形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是形状的意思。有了形状就有了程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有了形状就有了大小。
我们不妨来想一想,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气体是没有形状的,没有形状也就不会有大小的概念,比如你不会说好大一片某某气体。但是如果这些气体被凝结成小液滴,就有了形状,也就有了大小。比如一掀开锅盖,会有一片水蒸气升腾而出,而天上的云,身边的雾,其实也都是空气中的水凝结而成,所以我们才会有好大的云,好大的雾这样的感叹。
理解了这一句“有形既有度”那么下一句的“有度必满盈”也就容易理解了,那么就是说有了大小也就有了满盈的状态,云在天空中自然不会有满盈的时候,因为天空足够大,但是并不是每件事物都有天空那么宽广辽阔的,比如杯子,假设一个杯子是500ML的容量,往杯子里倒水不能超过这个容量,否则一旦超过了这个容量就会溢出,又或者一个盒子只能装十个球,那么久不能硬往里塞十一个,否则要么是球被压坏,要么就是盒子被撑破。
而后,在对不器的描述中,将君子由一个整体分成了思、行、量三个方面。我们不妨对这三个方面逐一分析一下来看看。
首先是思,回顾之前讲的,器是形而下的具体事物,而这个具体事物是具象的,非抽象的,不变的,固化的,所以思不器是不是可以说君子的思想是变化的,而非一成不变的,但是这样一说的话,似乎跟我们平时的认识有所相悖。因为我们一般认为君子的思想是正进的,正直的,积极的,向上的,如果说君子的思想是始终在变化的,那岂不是像小人一样?很显然这样是不对的。
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君子之思不器到底有着怎样的意味呢?且看下面这一句对器的解释:
用于此者难用于彼,或许解题的关键就在此处了。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做以下推测,君子的思不是毫无缘由的变化,而是为了解决某些事情。那么恐怕我们之前对思的理解是有误的,这里的思应该不是思想了,而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在此大胆假设,这里讲的很可能是大胆的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以更好的解决问题。
这个时候,君子不器的意思刚好和墨守成规相反,与我们平时受到的教育是相吻合的。
想通了思接下来就是行,按照相同的思路,我们恐怕也不能认为是君子没有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因为一直以来儒家的文化就教育人们守礼,儒家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之言,儒家经典中有一篇《儒行》,讲的就是作为一个儒生应该有的行为。根据之前的思路,这里的行,也要放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去,在解决某种特定问题的时候,需要换一种行为方式,而不能守着旧日的老规矩来做事情。这就好像穿衣服,在正式场合自然是要穿正装的,而回到家则可以换一身舒服的便装,出门做运动换一身运动服显然更加合适,体育课穿皮鞋显然不合时宜吧?体育老师自然也是不允许的。
搞定了思和行,接下来就是量了,什么是量呢?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句被广泛误读的话,叫“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大家经常在电视剧中见到,基本上都是被反派人物拿来当作心狠手辣的借口的,但是这句话其实原本并不是这样的,因为稍微有点文言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来,这两句如果是这样的话,意思根本照不上。其实这两句话运用了对仗的写作手法,按照意思翻译过来是“度量狭小的人不能够被称之为真君子,大丈夫”,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很明白了,这里的“毒”其实本应是“度”,指的是一个人的度量,而不是要人心狠手辣。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一定想到了,这里的“量”,跟“量小非君子”的“量”是一样的意思,指的是一个人的“度量”。
那么,难道这里的“君子之量不器”指的是一个人的度量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进行改变?似乎,不太说得通。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秉承着“君子之思不器”的教导,换一种思路来考虑这个事情。
刚才说到器就是形,有了形状就有了大小,有了大小就必然会有盈满,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想,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君子的度量要像无形之物一样,没有盈满的时候?似乎,是可以说的通的。因为自古以来,儒家都教育我们要谦虚,要虚怀若谷,如果这样解释的话,现在看来似乎还是非常合理的。
那么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别的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就是错的么?我想,也是没有错的。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古人也是非常支持广博见闻的,所以多接触一些事物,多学会一些本事自然也是值得赞扬的。而朱子,也就是朱熹老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通于艺,游于艺”也是非常正确一种看法。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先哲的智慧是如此的广博,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君子不器”就让我们后人解读出如此丰富的含义,在做人做事的多个方面都给予了指引。
可以说,“君子不器”这四个字很简单,但是我们却很难用另一句话很准确的描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