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09 02:2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24
【原句】
丞相陈宜中方遣请和,不可,白太皇太后止之。未几,和议亦沮。
【译文】
丞相陈宜中正派人(向元军)请和,(张世杰)不同意,报告太皇太后阻止(议和)。没有多久,和议也终止了。
【注释】
1、这句话出自《宋史·卷四百五十一·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张世杰传》,原文作:“丞相陈宜中方遣人请和,不可,白太皇太后止之。未几,和议亦沮。”你的引文漏掉一个“人”字。
2、陈宜中(1234?-1283):字与权,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宰相。初为太学生员,与同学黄镛、林则祖等6人联名上书攻击丁大全。遭其打压被取消太学生资格。谪为建昌军,时称“六君子”。景定三年(1263)廷试第二,任绍兴府推官校书郎。《宋史》载其依附权臣贾似道,迁为监察御史,受贾似道授意参劾程元凤。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丁家洲兵败,贾被革职,太皇太后谢道清任命陈宜中为右丞相全面主持临安危局。主政期间,南宋有过英勇抵抗。但组织“焦山之战”失败,又在“溧阳之战”、“常州之战”中丧失主力,南宋灭亡(参见张秀平、毛元佑、黄朴民《影响中国的100次战争》“伯颜取临安之战”)。之后,陈宜中等人到温州组织南宋*小朝庭,与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赵与择一道在福州建立宋末行朝。宋末(1276)行朝撤往广东,在井澳十字门一带与元军大战,损失过半。战后,陈宜中去占城借兵,张世杰、陆秀夫则带领宋末行朝前往崖山。宋军在崖山海战覆灭。
3、方:正。
4、张世杰(?-1279):南宋民族英雄。涿州范阳(今属河北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宋末三杰。早年随吕文德征战四方,历任诸军都统制、知高邮军等职。不久后因形势危急,张世杰升任保康军承宣使,带兵抵抗元军入侵,期间互有胜负。随后又先后担任制置副使、保康军节度使、检校少保等重要职务。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近临安。张世杰奉益王、卫王南逃组织小朝廷抵抗元军南下。后任签书枢密院事。成为小朝廷中的核心人物。南下途中,元军多次派人招降,张世杰坚决拒绝。景炎三年(1278)正月,元军攻打雷州,数次皆未获胜。张世杰因功升任少傅、枢密副使。同年四月,宋端宗驾崩,张世杰主持立卫王为帝。并将朝廷转移到崖山。不久后,陆秀夫背卫王赵昺投海自杀。南宋灭亡。张世杰也在同年死于平章山下。
5、不可:不同意。
6、白:报告;禀告。一般指下对上。
7、未几:不久。《诗经·齐风·甫田》:“未几见兮,突而弁兮。”朱熹集传:“未几,未多时也。”《后汉书·马廖传》:“前下制度未几,后稍不行。虽或吏不奉法,良由慢起京师。”《晋书·魏咏之传》:“咏之初在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二》:“熙宁中,予预太史,尝按发其欺,免官者六人。未几,其弊复如故。”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不准》:“有名进士某者,选得知县,到任未几,有报窃案刃伤事主者,刑席拟批,总嫌不当。”
8、沮:阻止,阻遏;终止。《商君书·靳令》:“其次,为赏劝罚沮。”《孟子·梁惠王下》:“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荀子·强国》:“是以为善者劝,为不善者沮,上下一心,三军同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9:24
翻译如下
丞相陈宜中方遣请和,不可,白太皇太后止之。未几,和议亦沮
现代文是:
丞相陈宜中派人求和,没被允许。太皇太后制止了求和。没过多长时间,和议也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