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教学思考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2 07: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14:27
在讲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一课前,我依照往常准备了课件(与教材对应),早上,我在车里听到表盘提示速度快的提示,转神想到要上的课“速度、时间和路程”,学习这一节仅仅是为了学会什么是速度、时间和路程?仅仅是为了记住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式吗?这节课要为后面的教学做什么铺垫呢?
很明显,很多孩子上完这节课学生不知速度是什么?哪个量能表示快慢?不能理解行程问题的等量关系……新问题的出现,使我不能满足于自己的原有备课,于是我对这节课进行重新规划,此次着重突出“速度”的引出、探索和理解,从速度的求解中引出速度、时间、路程的三个关系式,同时要从此课中加强学生绘图、读图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思考,在脑海中我梳理了三个环节:
1.认识速度:创设龟兔赛跑情境:分别给出“行了……米”、“行了……分钟”能确定谁跑的快吗?引发冲突,不能确定快慢可以把两个条件合并在一起,让学生去求“速度”,从而引出速度,明白只有速度可以表示快慢,回看条件,引出“时间”和“路程”两个量,再通过回看速度是怎么计算的,引出求速度的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讨论速度表示的意义、从而规范速度的单位及读写法;
2.完善关系:通过完成例题题目,引出求路程的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再经过转换条件求时间,推出求时间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让学生去举“求时间”、“求路程”、“求速度”的例子。加强对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3.培养画图:通过练习课本练习中行程问题的解决问题,让学生练习读题,在看完题目30秒后,画出线段图,黑板上指导绘画,通过不看问题,只看线段的方法让学生再次读图,说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再说出关系及做题方法。
实际上,我用了两节课完成了以上内容的教学,这节课和以前所上的《速度、时间和路程》感觉很不一样,因为我思考了孩子们的易错点和要培养的能力点,课虽慢,但是我却觉得很充实,课下我又回顾了课本,自己没有把教材放在第一位去讲,甚至没有按照教材去讲,而是把教材例题当做练习题目去完成,改变了教材中例题原本的意图,这点突破和大胆尝试,让我对教材的合理利用引起了很多思考:
1. 教材中的题目能否突出一节课的重难点,如果不能,需要舍弃或替换。
2. 教材中的概念直接出示给学生理解是否有影响,如果有,要对概念的出现进行回避,在学生理解后在出示。
3. 教材中的练习题目背后要让学生达到什么能力,如果需要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一道题目需要下功夫、花时间去操作、研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