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2 14:2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8:37
唐代文吏服饰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佩围裳,玉佩组绶一应俱全。在大袖衫外加着裲裆,也是隋唐时期官吏服饰的一个特点。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佩围裳,玉佩组绶一应俱全。在大袖衫外加着裲裆,也是隋唐时期官吏服饰的一个特点。唐代冠帽有幞头(由起初一块包头布逐渐演变成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脚的完美造型)、进贤官(为历史上重要的冠式,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持重要地位)、平巾帻及武弁(平帻巾与武弁是同一种冠式,是古时一般人裹在头上的布,后成为只能罩住发髻的小冠,即平巾帻)、笼冠及貂蝉(将貂尾插在平帻巾上,平帻巾外罩笼冠)、武士冠(在帻上戴一种雄鸡冠)、通天冠及进德冠(通天冠是级位最高的冠帽,与进贤冠结构相同,不同的是展筒的前壁)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8:37
首服: 首服有3类——进贤冠、武弁(笼冠)和法冠。 武弁是少数近侍文官(中书、门下、殿中、内侍省等流内九品以上*)所戴。 法冠为法官(御史台文官)所戴。 进贤冠则为除上述的少数文官外的大多数文官所戴。从大多数京官到朝集使再到地方诸州县、关津、岳渎的大小流内文官,都戴进贤冠。 历朝存在三种习惯:以冠来命名服饰、以功用来命名服饰和以服制来命名服饰。唐代也不例外。但唐代舆服志等典制,三种模式独立并存,不明晰,存在重复交叉。阎步克先生在《官阶与服等》中就指出了这一问题。 考虑到这一点,联合“以冠命名”和“以功用命名”这两种命名规律,采取“冠式+功用”的命名方式,将文官的朝服分为进贤冠朝服、武弁朝服和法冠朝服。 又结合穿着者身份与冠式的区别,进一步分为4大类:五等爵的进贤冠朝服,普通文官的进贤冠朝服,近侍文官的武弁朝服,以及御史台*的法冠朝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8:38
虽然我国远在殷、周时已有金属胄,但并不普遍,其实物在考古发掘中也很少见到。汉代的将军们常常戴着武弁大冠上阵。咸阳杨家湾出土的军官俑虽身穿鱼鳞甲,但头上只戴武冠,沂南画像石墓墓门横额上表现墓主人与异族作战的场面中,该墓主人头上也只戴着武冠。然而东汉晚期的和林格尔大墓与辽阳北园大墓的壁画中,均有全副甲胄的武士像。此后着甲胄的甲士俑更屡见不鲜。武弁大冠逐渐退出了实战领域。也就在这个时候,本来结扎得很紧的网巾状的弁,遂变成了一个笼状硬壳嵌在帻上,这就是《晋书·舆服志》所称之“笼冠”。 南北朝时,南北双方都用笼冠,在《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及北朝各石窟之礼佛图、供养人像与陶俑中均不乏其例。其下垂的两耳比西晋时长,但顶部略收敛。隋代的笼冠顶平,正视近长方形,仅两侧微向外扩展。至唐代,笼冠的垂耳有长有短。唐末以后,在冠体之下复缀以软巾。到了明代,软巾又变成直下而微侈的硬壁。这种冠式还影响到日本。日本的“武礼冠”即仿宋、明笼冠又稍加变化而成最高级的武冠与笼冠是皇帝的近臣如侍中等人戴的。他们在这类冠上加饰貂、蝉。《汉书·谷永传》:“戴金、貂之饰,执常伯之职者。”颜注:“常伯、侍中。”“金”则指附蝉的金珰。《后汉书·朱穆传》:“假貂、珰之饰,处常伯之任。”李注:“珰以金为之,当冠前,附以金蝉也。”“貂”则指紫貂的尾巴。《艺文类聚》卷六七引应劭《汉官仪》:“侍中左蝉右貂,金取坚刚,百陶不耗。蝉居高食洁,目在腋下。貂内劲悍而外温润。”貂尾不太小,与狗尾相近。《晋书·赵王伦传》:“(赵王伦篡位)同谋者咸超阶越次,不可胜记。至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日: ‘貂不足,狗尾续。’”(号主注:即“狗尾续貂”的出处)汉代簪貂的形象,只能在武氏祠画像石中找到约略近似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