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山林者,隐心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2 16: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0:22
繁华浮影,惹却三千烦恼丝。世事纷杂,于何处觅心安之一隅?似古人隐逸山林也!虽为隐逸山林,实则隐心也!
隐逸山林,则是隐逸文化最直接的表现,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远古就有,但作为“隐逸文化”则生成于魏晋,并且繁荣发展,影响深远,它对这一时期乃至以后的世俗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何为“隐逸文化” ?隐逸文化,是以简单朴素及内心平和为追求目标,不寻求认同为“隐”,自得其乐为“逸”。它是针对世俗文化而言的。世俗文化又是以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作为追求目标。两者皆无可厚非,只是个人取向不同而已。 但是在历史上也有以“隐”求显并成功取得富贵的人,也有显贵过甚而不得已隐姓埋名的隐者,他们都对隐逸文化有着不同的影响。
说起隐逸山林,世人就不得不想起“五柳先生”——陶渊明。陶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阳柴桑人。自古及今,世人多论及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以追求静谧安逸、真诚无欺骗的古朴社会,追求淡泊高远、身无外求的人生,不肯沉浮应世,而选择辞官归隐,躬耕自励之路,来注解其隐逸。鲁迅先生更是誉其为“中国赫赫有名的大隐”。
然而陶渊明并不是一个真正甘于贫贱寂寞,没有理想,没有人生追求的“隐者”。反而在少年时代,陶渊明就受家庭和儒家思想且较为明显,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职;他又饱读儒学经典,“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所以其实他在早年就有了“佐君大业,大济苍生”的雄心,盼望建功立业,治国安邦。希望同其祖辈一样,在*场上有所作为以光耀门楣,也许正是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中,陶渊明开始像其他的文人一样,有着渴望出仕的情怀。在《饮酒》、《杂诗》等诗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表明了他并非一开始就有出世的想法,而也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
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这期间,陶渊明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斗争中,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诗中,他叹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中蕴籍着诗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诗人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痛苦的徘徊和犹豫,但终究“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终于找到了他最终的路——归隐田园。现实社会的黑暗,将他这个出自书香门第,博学多闻的才子击得粉碎。矛盾之后,痛定之后,他最终选择“芳草田园”的生活了此一生,寻求内心的安宁与隐逸。
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向往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而最终辞官归田。陶渊明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诗中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切,违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宁可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了。在《归园田居》中,诗人歌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短短几句,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因“质性自然”“本爱丘山”,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终辞职归隐,抛离尘杂,返归自然。
隐逸山林者,隐心也。若为隐心,当不计时空,不论何时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