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1:0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3:19
1. 歇斯底里研究(1893-1895) 2. 《弗洛伊德较短论著(1893-1906)》前言 3. 夏尔柯(1893)
4. 论歇斯底里现象的精神机制:一次讲座(1893) 5. 防御性神经病(1894) 6. 迷狂性心理症和恐惧症:它们的心理机制和病理成因(1895) 7. 论在“焦虑性神经症”描述之下将一综合症状区别于神经衰弱症之基础(1895) 8. 对我有关焦虑性神经症的论文的批评之答复(1895) 9. 神经症的遗传和病因(1896) 10. 对《防御性神经病》的几点深入说明(1896) 11. 歇斯底里的病因(1896) 12. 《Sig.弗洛伊德博士科学论著(1877-1897)》之摘要 13. 歇斯底里病因中的性(1898) 14. 遗忘的心理机制(1898) 15. 屏蔽记忆(1899) 16. 梦的解析(1900) 17. 论梦(1901) 18. 日常生活的心里病理学(1901) 19. 一个歇斯底里症病例分析的片段(1901【1905】) 20. 性学三论(1905)21.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步骤(1904) 22. 论精神治疗(1905) 23. 性在神经症病因中部分作用之我见(1906) 24. 精神(或心理)诊疗(1905) 25. 舞台上的精神病角色(1942【1905或1906】) 26. 笑话及其与无意识之关系(1905) 27. 詹森的《格拉底瓦》中的谵妄和戏剧(1907) 28. 精神分析和法律诉讼程序中之事实认定(1906) 29. 迷狂性心理症和宗教实践(1907) 30. 儿童的性启蒙(给M.福斯特博士的公开信)(1907) 31. 创造型作家和白日梦(1908) 32. 歇斯底里幻想及其与双性性的关系(1908) 33. 性格和**(1908) 34. “文明化”的性道德和现代神经病患(1908) 35. 论儿童性理论(1908) 36. 对歇斯底里性攻击的几点一般性评论(1909) 37. 家庭罗曼斯(1909) 38. 对一个五岁大的孩子的恐惧症的分析(小汉斯的病例)(1909) 39. 有关一个神经性迷狂心理症病例的笔记(“鼠人”)(1909) 40. 有关精神分析的五封信(1910) 41. 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时的一个记忆(1910) 42. 对精神分析疗法的深入审视(1910) 43. 原始文字的两歧意义(1910) 44. 男性对象选择的特殊类型(爱情心理学第一部)(1910) 45. 爱情领域中普遍的贬抑趋势(爱情心理学第二部)(1912) 46. 禁忌和童贞(爱情心理学第三部)(1918) 47. 从精神分的视角看视觉的心理扰乱(1910) 48. “野”精神分析(1910) 49. 有关一个偏执狂病例的自传性说明的精神分析札记(“施莱博尔”)(1911) 50. 通过精神分析把握梦的解析(1911) 51. 移情的动力学(1912) 52. 向医师推荐精神分析(1912) 53. 论治疗的开端(对精神分治疗技术的进一步推荐I)(1913) 54. 回忆、重复和穿刺工作(对精神分治疗技术的进一步推荐II)(1914) 55. 对移情-爱情的观察(对精神分治疗技术的进一步推荐III)(1915) 56. 民间传说中的梦(弗洛伊德和奥本海默合著)(1957【1911】) 57. 论精神分析(1913【1911】) 58. 有关心理运作两个原则的定理(1911) 59. 神经症开始发作的类型(1912) 60. 有关*的讨论(1912) 61. 有关精神分析中无意识的一个笔记(1912) 62. 论证明性的梦(1913) 63. 童话故事素材在梦中的出现(1913) 64. 三个匣子的主题(1913) 65. 孩子们说的两个谎言(1913) 66. 神经性迷狂心理症的倾向(对神经症选择问题的探讨)(1913) 67. 为菲斯特《精神分析方法》所撰的导言(1913) 68. 为博尔科《各民族粪尿祭仪》所写的前言(1913) 69. 图腾与禁忌(1913[1912-1913]) 70. 精神分析对其科学旨趣的要求(1913) 71. 来自分析实践的观察和实例(1913) 72. 精神分析治疗中的“似曾相识”的记忆幻觉(1914) 73. 米开朗基罗的摩(1914) 74. 对少儿精神分析的几点反思(1914) 75. 精神分析运动史(1914) 76. 论自恋:一个导(1914) 77. 本能及其兴衰(1915) 78. 压抑(1915) 79. 无意识(1915) 80. 对梦的解析的一个形而上学性质的补充(1917[191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3:20
、意识:是以自我为核心的或说是处于自我控制之下,包括思维,情感,感觉,直觉这四种心理功能和内倾,外倾这两种在内的个性化过程,也就是成为一个不同于他人的独立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和发展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充分地认识自己和实现自己,或使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意识的核心是自我,自我的形成是先从身体需要和环境之间的冲突开始的;
2、 个体潜意识:是“不处于自我控制之下的”精神世界的活动。荣格认为潜意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实体,而是由许多因人,因时而异的内容组成,其中有些内容是个体和文化的经验产物,这就构成了个体潜意识的内容,而另一些则是全人类所普遍具有的,因而成为集体潜意识的内容;
3、 集体潜意识:是指我们人类原始祖先潜藏记忆的储存库,它由世代遗传下来的,但又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行为的各种本能和原型组成。荣格认为有一个为全人类所共有,集体的基本的潜意识,其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荣格把本能视为受潜意识决定的生理内驱力,是来自遗传的普遍一致的和反复发生的潜意识过程。而把原型视为受潜意识决定的心理内驱力。原型本身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它主要在人的梦,幻想,幻觉,或神经症中含蓄表现出来,荣格曾设想无以数计的原型,但他最重视的原型有:阴影,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伟大母亲,智慧老人,自性等。
原型是一种典型的,始终如一的和一再有效呈现的理解方式;
1) 阴影:是由个体所不愿显露出来的一些心理内容组成,这些内容是个体自认为不可显示出来的,因为它们非常脆弱,不能被社会所接受,有些甚至是*的;
2) 人格面具:是指一个人表现在外部的那种得到社会认可的并且能和一个人应怎样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的观念相一致的人格,人格面具是环境需要与自我需要之间妥协的产物,因而对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意义;
3)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它们是男性和女性心理生活内部所具有的异性特征。阿尼玛是男性潜意识心灵中的女性倾向,而阿尼姆斯则是女性潜意识心灵中的男性倾向;
4) 自性:随着荣格对各种原型的揭示和探索,他终于发现,在人类的精神中还有一个核心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自性”。在荣格看来自性代表着一种整体人格,它是荣格心理学中一个最核心的原型。自性作为精神的一种整合力量,它的特点是能够潜在地把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内容和特性结合在一起,使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补偿和调节心理活动的功能。如果说,集体潜意识是荣格学说的核心思想的话,那么自性理论就是这个核心的核心,也是人的一生所奋力以求的目标。自性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冲突加以协调,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创造力的新事物;
4、个性化:就是通过整合人格的意识和潜意识方面而使人格达到完整和一体化,也就是使自己和别人明确地区分开来。换句话说,我就是一个与他人不同的独特的我,从而使个体精神发展成为一个充分分化了的,平衡和统一的人格;
5、心理能量:能量在有意识的现实生活中总是表现为运动或力量,而在潜意识的潜在生活中则表现为运动或力量,而在潜意识的潜在生活中则表现为一种状态。
1) 心理能量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心灵的一种特定的动力现象。如本能,*,意志,感情,注意,工作力量等。在荣格看来,心理能量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心理活动的能量,,它必然和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观有密切的联系,而价值观活动又是受人的价值观支配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心理能量经常表现在因人因时而异的价值观上,这些价值观是意识的,而有些价值观是潜意识的,但是无论是否有意识的,它都能有效地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能量表现为价值关、观,而人的价值观又经常表现在对时间和金钱的花费上。时间和金钱是有限的,也是可以进行选择和测量的,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使用他的时间和金钱,便部分的表明了他的价值观。如果他的心理能量是受意识支配的,或者一旦受到刺激就很容易激活,那么,通过对他所从事的这些活动的调查和分析,就可以间接的了解他花费在这些事情上的心理能量。但是,如过心理能量被储存在潜意识之中,他要做出这些选择就必然会引起焦虑或产生压抑;
2) 能量的转换。有些心理能量虽然虽然隐藏在潜意识之中,但它们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它有时会通过某种能量转化过程被释放出来。荣格把这种从一种心理内容到另一种心理内容的价值强度的转化称为“力比多运河的开通”,在荣格看来,心理能量是从情结中释放出来,然后进入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的。情结运用能量进行压抑,因而在能量从情结中被释放出来之前。问题一直处于未解决的静止状态;
3) 心理能量的两极对立和熵原则。 荣格的心理能量概念的本质是能量的两极对立和熵原则(又叫均衡原则),所谓熵原则是用热力学中的第二定律来说明物理能量流动的方向,按照这一原则,物理能量的流动是由于两极之间的势差造成的,荣格用这个术语来表示一种静止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不存在任何势差,因此,心理能量的流动。在人的整个心理系统中,能量的分配就是趋向于在各种结构活动之间保持某种平衡,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产生了某种心理需要,他的心理活动系统就会失横,为了保持平衡,心理能量就会由较强的地方流向较弱的地方,这个人就会通过努力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使心理系统保持平衡,荣格认为健康而成熟的人格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存在于完美无缺的平衡状态中;
4) 心理能量的前行与退行。心理能量的前行与退行是荣格用来说明一个人的适应能力的两个重要概念,是荣格用来说明一个人的适应能力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行的能量指向于满足于人的社会环境的需要,它和外部世界的要求是一直的,前行则是把能量积聚起来,即把一切经验和能量都尽可能地吸收到自己身上,专门用于对付外部世界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但是,当一个人的性质不能在满足于环境的需要时,退行就成为一种必要的心理活动,所谓退行是指一个人的能量向后或向下运动,并且激活那些被排除在外的潜意识的内容,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心理内容,心理能量的流动在主观上被体验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