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8 14: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02:24
电脑病毒的概念其实源起相当早,在第一部商用电脑出现之前好几年时,电脑的先驱者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在他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装置的理论及组识的进行》里,已经勾勒出病毒程式的蓝图。下面我给大家分享电脑病毒的发展,欢迎阅读:
电脑病毒的发展:
电脑病毒的概念其实源起相当早,在第一部商用电脑出现之前好几年时,电脑的先驱者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在他的一篇论文《复杂自动装置的理论及组识的进行》里,已经勾勒出病毒程式的蓝图。
不过在当时,绝大部分的电脑专家都无法想像会有这种能自我繁殖的程式。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写了一本名为《震荡波骑士》Shock Wave Rider的书,该书第一次描写了在资讯社会中,计算机作为正义和*双方斗争的工具的故事,成为当年最佳畅销书之一。
1977年夏天,托马斯捷瑞安Thomas.J.Ryan的科幻小说《P-1的春天》The Adolescence of P-1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中互相传染的病毒,病毒最后控制了 7,000 台计算机,造成了一场灾难。
虚拟科幻小说世界中的东西,在几年后终于逐渐开始成为电脑使用者的噩梦。
而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美国著名的ATT贝尔实验室中,三个年轻人在工作之余,很无聊的玩起一种游戏:彼此撰写出能够吃掉别人程式的程式来互相作战。
这个叫做磁芯大战core war的游戏,进一步将电脑病毒感染性的概念体现出来。
1983年11月3日,一位南加州大学的学生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在UNIX系统下,写了一个会引起系统宕机的程式,但是这个程式并未引起一些教授的注意与认同。
科恩为了证明其理论而将这些程式以论文发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撼。
科恩的程式,让电脑病毒具备破坏性的概念具体成形。
不过,这种具备感染与破坏性的程式被真正称之为病毒,则是在两年后的一本《科学美国人》的月刊中。
一位叫作杜特尼A.K.Dewdney的专栏作家在讨论磁芯大战与苹果二型电脑别怀疑,当时流行的正是苹果二型电脑,在那个时侯,我们熟悉的PC根本还不见踪影时,开始把这种程式称之为病毒。
从此以后我们对于这种具备感染或破坏性的程式,终于有一个病毒的名字可以称呼了。
第一个真正的电脑病毒:
到了1987年,第一个电脑病毒C-BRAIN终于诞生了这似乎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一般而言,业界都公认这是真正具备完整特征的电脑病毒始祖。
这个病毒程式是由一对巴基斯坦兄弟:巴斯特Basit和阿姆捷特Amjad所写的,他们在当地经营一家贩卖个人电脑的商店,由于当地盗拷软体的风气非常盛行,因此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他们的软体被任意盗拷。
只要有人盗拷他们的软体,C-BRAIN就会发作,将盗拷者的硬碟剩余空间给吃掉。
这个病毒在当时并没有太大的杀伤力,但后来一些有心人士以C-BRAIN为蓝图,制作出一些变形的病毒。
而其他新的病毒创作,也纷纷出笼,不仅有个人创作,甚至出现不少创作集团如NuKE,Phalcon/Ski *** ,VDV。
各类扫毒、防毒与防毒软体以及专业公司也纷纷出现。
一时间,各种病毒创作与反病毒程式,不断推陈出新,如同百家争鸣。
DOS时代的著名病毒:
所谓DOS时代的病毒,意思是说这是从DOS时代就有的老古董,诸位读者可别以为您现在已经进入Windows 95/98的年代,就不会感染DOS时期的病毒。
其实由于Windows 95/98充其量不过是一套架构在DOS上的作业系统,因此即使是处在Windows 95/98之下,一不小心还是会惹火上身的!
耶路撒冷Jerusalem
这个古董级病毒其实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别称,叫做黑色星期五。
为什么会有这么有趣的别称?道理很简单:因为只要每逢十三号又是星期五的日子,这个病毒就会发作。
而发作时将会终止所有使用者所执行的程式,症状相当凶狠。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米开朗基罗的名字,对于一些早一点的电脑使用者而言,真可说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著名的原因除了它拥有一代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的名字之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杀伤力惊人:每年到了3月6日米开朗基罗生日这也就是它为什么叫做米开朗基罗的原因时,这个病毒就会以Format硬碟来为这位大师祝寿。
于是乎,你辛苦建立的所有资料都毁于一旦,永无翻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