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又怕又喜欢的《催眠师手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8 22: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1:00
晚上讲故事,家人捧着《催眠师手记》,念了《衣柜里的朋友》。
当听到“她在衣柜里,有一头黑色长发,很瘦,穿着白色的长裙,脸色也很白。。。”我就有点害怕。尽管他一再说这个故事一点儿都不吓人,但是大晚上听这些,太容易在黑暗中想象出标准女鬼的形象。虽然不相信有鬼魂存在,我还是坚持求放过。
第二天家人郑重向我推荐,这本书不讲灵异事件,是心理学方面的书,非但不可怕,还很有意思。窗外阳光明媚,可以给人壮胆。我也实在好奇,就捧起这本书来看。没想到拿起来就放不下,甚至晚上已经过了休息时间,还在看,用了两天时间就读完全部故事。
这哪是催眠师手记,分明就是有趣又神秘的心理学探案集。尤其是看到观察分析的桥段,常有中国版福尔摩斯和华生的代入感。
这本书分第一季和第二季两册,讲的都是心理诊所接的案例。每个案例独立成为一个小故事。而心理诊所的两位男主,就是作者和他的搭档,一位是催眠师,另一位是心理分析师。
衣柜里的朋友讲的是一个少年的故事。他说能看到自己衣柜里有个女人,穿一件白色长裙,类似睡袍那种,长发。家人看他经常一个人在房间里自言自语,而他说是在和衣柜里的朋友聊天,那朋友还老劝他“活着很没有意思,上吊自杀吧。。。”
这家人自然吓坏了,找和尚道士什么的作法,家里还贴符,甚至还为此搬过两次家,换了所有的家具,但是少年的身材日渐瘦削,面容苍白,仍然一个人在房间里自言自语,看样子那个衣柜里的女鬼还跟着他。最后这家人就寻到了他们诊所。
于是作者和他的搭档先收集了解这少年的情况,见面时他俩和少年一样也盘腿坐在地上,与少年保持平视,给予他尊重,并敏锐捕捉少年对话里的信息。同时现场观察少年所看的书,迅速判断出他非常聪明而且思维敏捷,因为讨厌学校所以才撒谎骗人换取自己想要的。
要是你以为诊所揭开了谜底告诉少年的父母就算完事,那就小看心理分析师和催眠师了。这一对搭档不但要找到少年骗人的原因,还要找出原因背后的成因,就像是要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最后,对症下药,除掉病根。
面对这位装神弄鬼的天才少年,为了了解他为什么不与家人沟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作者和他的搭档细致观察少年的行为举止,并快速分析和应答他的问题。就像搭档说的“看似轻松的对话,实际耗费了大量的精力”。通过倾听、谈话,甚至考虑是否要使用催眠的方式,终于发现了这少年讨厌学校、对父母不满的根本原因。
原来,他对优异成绩带来的成就感失去了兴趣,讨厌学校把他像过目不忘的机器一样对待,也厌恶自己像个实验动物那样没有游戏、没有朋友,甚至连一些生活常识都不了解。他感叹“他们剪掉了我的翅膀,却又要我飞翔。”所以他装出闹鬼的恶作剧躲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看自己爱看的书。但是,他毕竟是个孩子,对未来迷茫,也看不见自己的方向。
接下来,作者和他的搭档想办法激发少年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经过双方为期一周的努力,少年终于迈出了倾诉的一步,*俩抱头哭了大半夜,爸妈在卧室聊到天亮,而那个孩子也解开心结,终于回来了。
解开了谜团,我自己再看这本书时,哪怕是晚上,也不觉得可怕了。
除了衣柜里的朋友,这本书大概讲了三十多个案例故事。案例里的访客有年轻女人,中年男人,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有运动员,公司职员,律师,僧人,机长,还有佣兵等等,其中也不乏成功人士。这些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都和我们一样,每天工作、生活,不同的是他们的心理出了问题。
他们有些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幸无法释怀,或者童年受到的伤害在内心深处发芽生长,又或者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压力,甚至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让他们做出了一些极端的行为,或常常被噩梦缠绕。用作者的话说,他们抑郁,承受压力,甚至崩溃,多数噩梦足以秒杀所有恐怖片的编剧和导演。
丹麦批评家博兰兑斯说,人心并不是平静的池塘,也不是牧歌式的林间湖泊,它是一片海洋,里面藏有海底植物和可怕的居民。心理分析就是对这片心灵海洋进行的探索,虽然我们不可能从这些心理推理里照搬原样寻求问题的答案,但是那些故事或多或少会给人以思考和启发。正如作者所说,观察这个世界用一只眼睛就够了,另一只则用来多看看自己。我们正可以此书为契机,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内心中的自己好好谈一谈。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既然这本书是探究人内心世界的,会不会有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神秘又难以理解的理论说明呢?
看过这本书的读者,比如我,根本没有这样的担心和顾虑。即便是再读一次,也不会用它来助眠,就像《蓬莱间》里林夏为了进入梦乡拿出奥数题来看一样。
催眠师手记讲的每个故事,都是用访客、搭档和催眠师的对话来叙述的。看每个故事,就好像随着访客进行了一次心理咨询,或者与催眠师一道,接待了一位客人。整个过程既新奇又有趣。刚好最近写字的内容涉及大量的对话,看书观摩,觉得这书的对话写得很精彩,值得借鉴。
首先是语言通俗,切中要害。就用首篇中的对话举例。首篇中,搭档来找作者谈合伙开诊所的事,当时作者还在大学当助教。搭档说:
“我没开过相关诊所,没和任何人合作过。”
“我看人很准”,然后从我的回答中举例说明,再分析双方特点,加以强化。
“我没有催眠资质,而你有。”
“我是想说,你真的打算继续做助教?真的不要试试看吗?也许会有更多的案例供你参考,也许会有你从书本上和理论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也许你会经历一些超乎想象的事情,可能改变你的一生。”
以上短短几句,表达了诚意,分析了双方优势,勾勒了远景,当然也打动了作者。
其次是对话描写只附带简单的动作,很少修饰,但清楚准确,有画面感。还以首篇中搭档的动作描述举例,感受一下:
表情平静而坦然地说,
笑了。
点点头,前倾着身体,把双手的指尖对在一起,看着我。
他听后,先是嘴角扬起一丝笑意,然后咧开嘴,并伸出一只手。
从作者访谈了解到,书里的故事都是作者收集到的一些案例的再加工,而非心理诊所纪实。以催眠师的视角来写作,并创造出心理分析师这位搭档,只是一种写作的手法,是为了让故事讲述起来更有趣。虽然人物是虚构的,但是故事中借由搭档来做的那些事,说的那些话,让搭档这个散漫、专业、真诚、爱钱的心理分析师形象深入人心,许多读者竟成为他的粉丝。
还有就是语言简练,没有冗余。比如,案例里的人物几乎都没有五官的描写,没有身份背景的介绍,只侧重心理刻画,但完全不影响读者对故事的理解。而且,心理案例,访客长什么样子不重要。语言凝练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保护案例中访客的隐私。
《催眠师手记》看完,那些案例和故事都随书合在了一起。忽然发现拥有平和的心态,即使过着粗茶淡饭的普通日子,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