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是干什么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8 21:2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26
什么是医学统计学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你知道什么是医学统计学吗?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医学统计学的介绍。欢迎阅读。
医学统计学简介: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及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体以及与人的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
主要特点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及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体以及与人的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
生物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普遍存在着变异。所谓变异(个体差异),系指相同条件下同类个体之间某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系偶然因素起作用的结果。例如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的健康人,他们的身长、体重、血压、脉搏、体温、红细胞、白细胞等数值都会有所不同。又如在同样条件下,用同一种药物来治疗某病,有的病人被治愈,有的疗效不显著,有的可能无效甚至死亡。引起客观现象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一类原因是普遍的、共同起作用的主要因素,另一类原因则是偶然的、随机起作用的次要因素。这两类原因总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以某种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的任务就在于,要从看起来是错综复杂的偶然性中揭露出潜在的必然性,即事物的客观规律性。这种客观规律性是在大量现象中发现的,比如临床要观察某种疗法对某病的疗效时,如果观察的病人很少,便不易正确判断该疗法对某病是否有效;但当观察病人的数量足够多时,就可以得出该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或无效的结论。所以,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医学统计学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后才逐渐形成为一门学科。解放前,我国学者即致力于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医学中去,但人力有限、范围较窄。解放后,随着医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本学科得到迅速普及与提高。通过大量实践,在不少方面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丰富了医学统计学的内容。而电子计算机的作用,更促进了多变量分析等统计方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内容包括
①统计研究设计。
我们制订调查计划或实验设计时,除专业问题外,还必须从医学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使调查或实验结果能够科学地回答所研究的'问题。一个好的设计可以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更多的较可靠的资料。
②总体指标的估计
医学研究中实际观测或调查的部分个体称为样本,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人们除用均数、率等统计指标对调查或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来估计总体中相应的统计指标,即参数估计。
③假设检验。
就是依据资料性质和所需解决的问题,先建立适当的假设,然后采用适当的检验方法,根据样本是否支持所作的假设,来决定对假设的接受或拒绝。
④联系、分类、鉴别与鉴测等研究。
在疾病的防治工作中,经常要探讨各种现象数量间的联系,寻找与某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要进行多种检查结果的综合评定、探讨疾病的分型分类:计量诊断,选择治疗方案;要对某些疾病进行预测预报、流行病学监督,对药品制造、临床化验工作等作质量控制,以及医学人口学研究等。医学统计学,特别是其中的多变量分析,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作为医学工作者,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统计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在阅读医学书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统计学方面的名词概念,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正确理解文章的涵义;第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做登记工作,要填写各种报表,只有懂得了原始登记与统计结果的密切关系,并掌握了收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才能自觉地、认真地把登记工作做好,积累有科学价值的资料;第三,参加科研工作时,从开始设计到数据整理分析与统计结果的表达,每一步骤都需要统计学知识;第四,在制订计划、检查工作、总结经验时,都离不开统计数字,尤其在撰写科研论文时,有了统计学知识,才能使数据与观点密切结合,作出正确的结论。
学习统计学,首先必须明确:我们掌握的关键不是数学原理,而是怎样合理地、恰当地把数理统计的方法应用到医学科研工作中去,并结合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习与练习。作业中要遵守数学上的规则与习惯,如小数点及各个位数应上下对齐,一个多位数的数值不能分写成两行,等号不能写在一行的末了而应写在第二行的开头等等。再次,各种统计符号必须写正确,汉字、阿拉伯字与外文字母必须写清楚,不能写成模棱两可,只有在学习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工作中才能少出差错。
统计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因此,无论日常工作或科学研究中,必须养成严肃认真的作风和反复核对的习惯,同一切弄虚作假的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尽最大努力获得正确数据,使分析结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医学统计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医学统计学作为保证医药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已写入有关文件的要求中,作为高层次的医学专业人员,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可以较好地把统计原理和方法的思维逻辑应用于科研和管理中,尤其在本学科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更为明显。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学会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学会计量、计数资料的分析,非参数统计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及医学研究设计。其目的使大家具备新的推理思维,结合专业问题合理设计试验,科学获取资料,提高科研素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27
敏感度是在确诊病症的情况下不误诊(假阴性)的机遇有多大(小),说白了特异性是该指标值在确诊某病症时,不错诊(阳性)的机遇有多大(小)。独立一个指标值,假如提升其确诊的敏感度,必定减少其确诊的特异性,也就是说降低误诊必定提升错诊,相反也是。
某个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就是本来有病的人,用这个指标来鉴别,也诊断为有病的人的概率。特异度就是本来没病的人,用这个指标来鉴别,也诊断为没病的人的概率。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及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医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体以及与人的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
医学统计学的特点
在医学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也是这样,如某一指标发生缺失,采用相应的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了填补,比较填补前和填补后的统计结果的差异,并讨论分析这一变化,这便可称为敏感性分析。
如在临床试验中,往往会定义和形成多个统计分析数据集(如PPS、FAS和SS),当然每个数据集有着特定功能和应用规则,但是多个数据集结果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称为敏感性分析。同样,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统计分析思考中是否需要加入中心效应项,也是敏感性分析的范畴。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敏感性、百度百科-特异性、百度百科-医学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