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理解文中鲁迅针对当时现实所提出的主要观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28 06:5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8:41
对于《灯下漫笔》,我也不太清楚。很抱歉!您还是自己总结吧~~
对于《灯下漫笔》我有几点看法,
1.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但是究竟新民主主义对中国有多大的影
响,我报以保守的态度。除了几个真正在倡导民主而失望地失败的理想者外,又有几个是真
的对民主感兴趣呢?我想无非是几种类型:感兴趣而好奇者如*中的阿Q,认为是契机而利
用者如各大政客,然后就是反对而害怕且逃避者,反对而恐惧且杀戮者。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五四所倡导的德先生和赛先生至今还未能到来。赛先生的问题无法
解决,理由用《银河英雄传说》的一句话就可以揭示:100个人的意愿可以以51个人来代表,
51个人的意愿可以用26个人来代表,最后下来26个人甚至更少的人就可以代替100个人,这就
是民主。 而德先生的问题呢?不必说文化落后的地区就是连镇中的学子们都未必解决,想起
以前王栩老师说我们是“科盲”,因为我们没有一点科学的态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的确我
们能很快接受最科学的知识,但是仅仅是接受,却没有学会创造,发展,甚至反对的科学方
法。为什么?我想最简单的理由就是懒,习惯了。没有人愿意认认真真地去违背这个习惯,
鲁迅先生称之为奴性。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在学习中想到过究竟书上的东西对不对,然后用逻辑的方法来证明一
下哪怕是没有结果。这是一件小事,而在小事中,“我们却极容易变成奴隶”,就是说我们
其实时时刻刻都是要与自己的奴性反抗,一旦松懈就变成奴隶了,哪怕你是鲁迅。
说起文章的第一段还反映了一个问题,鲁迅先生在提出“容易变成奴隶”的时候是从自
己而不是从他人开始下手的。这就是鲁迅先生所以为鲁迅的原因。也许有人的思想比他更有
战斗力更有批判力,但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人们往往手软了,但是鲁迅先生不是这样的,他在
谴责自己的时候往往比骂别人更加不留情面更加鲜血淋漓。这点从《一件小事》中就能看出
来。
2.关于时代的问题,鲁迅先生提到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
了奴隶的时代。的确如是。鲁迅先生提出了这么一个命题有当时的背景。当时面对越来越乱
的时局,许多学者们鼓吹复古,想回到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牢固的条条框框编制成的所谓的
稳定的过去里。在那样的时代中找回生存的自信和条件。所以鲁迅先生就指出了所谓的历史
所谓的“汉族发达时代”无非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
代。这是有针对性的。
先生的用意并非仅仅是指出本相,而是告诉人们过去的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和怀念甚至
膜拜的东西,现在当面对惨淡的现实。
文章在这里有这么一段话:自然,也不满于现在的,但是,无须反顾,因为前面还有道
路在。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时代,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这段话中其实有着鲁迅先生最难以接受和处理的矛盾在里面。第一,鲁迅先生本人心中
对所谓的第三个时代是不抱有什么希望的。正如《过客》中写到:只是走,究竟从哪里来到
哪里去,全然不知道。鲁迅先生自己也说:其实根本不相信有什么光明存在,自己无非是想
和黑暗捣捣乱而已。无望和绝望没有让他消极,反而更加精神抖搜地战斗下去。但是为什么
鲁迅先生还要给青年人一个“第三个时代”呢?当时黑暗社会许多有志青年在一次次努力和
挣扎后慢慢失去信心,(这点我们最能了解因为年轻人有冲劲但是往往最容易在失败后消沉
)这是在为青年提供一个动力,希望能韧的战斗下去。所以先生才加上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鲁迅先生非常热爱青年,在青年人的斗争过于狂热的时候加以冷水在斗争暗淡的时候加
以鼓励。但是谁有能知道他心中的矛盾呢?先生自己也说过:自己的文章太黑暗太无望,是
有毒的文章,他其实不希望年轻人看他的东西,而是在没有路的地方多走走,多探探,走出
一条路来。
对于第三个时代,我想仅仅把它作为一个完善我们社会的动力而不是标准和要求,没有一个
时代是完善的,也没有一个时代会说自己的不完善,它们总是在指出自己比以前优越的地方
来证明自己先进的地方和让民众支持的地方,也许是真的也许仅仅是在蒙骗或者威胁。
国家的产生我认为是源于权利的让度,每个人让出自己的一部分权利形成公共权利来保
护每个人剩下的私*利就形成了国家,这样的让度对于个人来说是积极利益还是消极利益
本身很难判断。*的形成我认为是对公共权利的代理,而人类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不可能合
适地把握代理的权限,所以国家,*,个人就形成了永久的矛盾。
这个矛盾大家接受了,也许就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如果不满意也许就是
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了罢。
3.关于鲁迅先生文章中针对性的东西。初看鲁迅先生的文章往往看不懂,是因为他的文章中
针对那个时代的事情和人的东西比较多,而我们不了解就很难懂。这里是否要介绍过去的背
景,我想仅仅是为了理解文章或者考试的话,先了解一下比较好。但是如果是为了真的理解
他的思想,我认为还是先不了解的好。鲁迅先生的文章,特别是杂文并不仅仅好在骂人骂的
痛快,狠,如果仅仅这样王朔也成鲁迅了。他的文章更在于他骂特定的人和事的时候也反映
出了整个社会上的流行病,甚至是整个民族了诟病,还预言和推测了后世所发生的事情,甚
至惨剧。对于这个只有真的在看鲁迅先生文章的人才能感受到,“冷不丁的,突然在想,这
不是在写我吗?”
其实*的惨剧和鲁迅先生自己死后的下场他都预料到了,不知大家有没有看出来。
4.鲁迅先生的爱国心问题。
鲁迅先生的一生的奋斗都是爱国的表现,但是爱国不等于爱*。当*没有处理好自
己代理公共权利的时候,也就是*没有为民众(其权利来源者)服务的时候,先生是用“
哀其不幸”用自己对民众的支持对*行为的揭露来表达自己爱国的。爱国也不等于支持民
众的一切行为,当天下的百姓都在寻求如何坐稳奴隶的时候,先生是用“怒其不争”是用揭
露阿Q门们灵魂中的奴性来表达自己的爱国。
现在很多人一看到爱国的旗子就吓的发抖,何为爱国?怜悯国家和民族的疾病而且能勇
敢地拿起手术刀的人才真的能叫爱国。很多人仅仅是哀国而已,更多的人是做了爱国奴隶。
5。究竟如何摆脱沦为奴隶的命运。
这是个多少代人都在思考和奋斗的东西。尼采认为是创造超人,索伦认为是回归自然。这
样那样的想法。在近代,中国有几中不同的思想。一是梁启超为代表的新民说,是要百姓成
为公民,成为能自己自立行使权利义务的公民。最后这个想法没有行的通,*不同意老百
姓不接受。二是鲁迅和周作人为代表的立人说,这在《灯下漫谈》有提到:“但实际上,中
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他认为立人要民众自己把自己当人,摆脱对奴隶生
活的依赖摆脱对当时*的妄想,而努力自己为人。三是希望历史人物的出现跟这历史人物
的作用和历史的变化使得原来的碗里多装几个红薯。这就是文中提到的:“百姓希望来一个
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依旧,或者创新,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
们可上奴隶的轨道。”
时下更多的孩子是走的这样一条路。包括我自己。
究竟怎样立人,我也不知道。也许法制化是一条道路,如果真的能做到公民能积极享有权
利履行义务,能利用法律与公权与侵害相对抗,这也是好的。不过在法大越学习越感到在这
个时代里,法制化还行不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8:41
说的有点详细。。LZ答题的话,写上最后一段就行。
《灯下漫笔》是《春末闲谈》的姊妹篇,出自杂文集《坟》。既曰漫笔,就说明文章结构自由灵活,先从具体的事件产生感想,引入本题,然后抓住论题,联想广泛,引用丰富,层层剥笋,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开头记叙袁世凯复辟期间钞票贬值的旧事,是引发议论的契机。中国古代一贯以现银为货币,无论是白银黄金,还是银元铜钱,都那么沉重累赘,不便携带。*初年由国家银行发行钞票,交换价值不变,携带与使用却大为便利,从此,人们都爱用钞票而少用银元,但由于*上风云突变,又出现钞票贬值,银元和现银吃香的风潮,使作者不得不以六折或七折的低价将中交票兑换成现银。这本来是一大损失,但作者却沾沾自喜,“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因为腰中又有了银钱可以度日。
鲁迅用叙议结合的笔法,生动描写了这场风波,细致表现了自己忽忧忽喜的心情,然后笔锋一转,引发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精辟议论,犹如横云断岭,使文章迭起奇峰,别开生面。
在阶级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奴隶和劳动者向来是会说话的工具,或者是专为战争与服劳役的动物,丝毫没有实现过人的价值。“将人不当人”,本来是奴隶主、封建地主和资本家对待奴隶、农民和工人的行为准则,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岁月,甚至还产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这就说明人的价值更低于牛马,不如猪狗了。换言之,如果人的价值等于牛马,就成了应该心悦诚服,讴歌恭颂的太平盛世了。
剖析历史,鲁迅得出“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的明确结论,又进而指出,更有的时候,等而下之,不如牛马猪狗,轻若草芥,贱似沙虫,专供屠戮蹂躏,奸污虐杀,想做驯服的奴隶都不可得。
他从自己的观察研究出发,把中国历史的各种时代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从而高度概括、准确鲜明地揭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规律,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就是天下大乱,军阀混战,兼并鲸吞,弱肉强食的时代,往往出现杀人如麻,流血盈野的惨象。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就是儒家标榜的太平盛世,由于新的统治者制定了奴隶规则,重视生产,奖励农桑,同时规定了服役和纳粮的数目及办法。老百姓虽然当牛做马,毕竟还有口饭吃。
于是,便“万姓胪欢”,天下太平,暂时做稳了奴隶。但尖锐的阶级矛盾潜伏在内部,随着土地兼并的激烈和劳役赋税的苛重,奴隶规则又被破坏,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民铤而走险,于是,兵荒马乱,流血争斗的乱世又出现了。“一治一乱”,反复循环,历史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局面。那些领头“作乱人物”,即农民起义的领袖,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并不能实现他们替天行道,解民倒悬,甚至建立平等天国的理想,而只会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也就是鲁迅说的“给‘主子’清道辟路”,为日后的“圣天子”的统治驱除顽敌,扫清障碍。
缺乏反抗性的人们希望有主子拿他们做百姓,甚至当牛马,只要能让他们“自己寻草吃”,这就是企盼出现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但在五胡乱华、天下分崩离析和农民大起义的时代,广大劳动者确实是想做奴隶而不可能得到。因为采取流寇主义流动作战的农民起义军没有建立自己巩固的政权和根据地,而割据四方的诸侯藩镇更是横征暴掠,“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这时,老百姓迫切盼望“真命天子”的出现,也就是希望另外的主子出来执行或新颁奴隶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因此,所谓的太平盛世便是本族或外族的新主子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让奴隶或百姓能够喘息苏生,勉强维持生存的时代。
1925年的中国究竟处于哪一时代,鲁迅并不点明。因为他希望结束以上两种时代,创造前所未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第三种时代。当时的中国各个阶级,各种社会力量都在探索自己的道路,“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说明他们都不满现状,向往恢复古代的太平盛世,而一遇军阀混战,富翁入租界,妇女进教堂,托庇于洋人的保护之下,则分明甘做洋主子的顺民和奴隶了。神往于古已有之的太平盛世,说明当时又处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许多人又在寻求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了。鲁迅认为*者也是不满于现状的,但无须反顾,不能再回到古代去重复走老路,要探索前面的新路,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这就是他观察中国的社会和历史得出的结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3 18:42
同学,我是石老师,对于你的这种行为我也不好说什么,但希望你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思考与练习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