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30 09: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0 20:52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1、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有很多说法的啊
男子
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或美称,相当与现在的先生.
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语气比重于称`子`.
父(读第三声)--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父(读第四声)--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
甫--古代男子的美称.
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
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
须眉--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有此称.
女子
妾--古代女子表谦卑的自称.
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长辈女性.
青衣--古代俾女的代称.
裙衩--古时为妇女的代称.
拙荆--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
粉黛--古代美女代称.
蛾眉--亦作`娥眉`,古代美女的代称.
巾帼--古称妇女为巾帼.
姥--古称老妇人为姥.
妪--古对妇人,一般指年岁大者,亦有指少女者.
媪--古对妇人或老妇人的称乎.
娘--古代指母亲.少女或泛指妇女
总角:童年。
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垂髻:童年。
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髻”指童年。
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及笄:女子15岁。
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
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寇”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破瓜:女子16岁。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礼记·曲礼上》说:“二十曰弱冠。”西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30岁。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40岁。
《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增多,遇事能辨是非,不再疑惑。
后称40岁为“不惑之年”。 强仕:40岁。
《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谓男子40岁,智慧、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天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后称50岁为“天命之年”。 艾:50岁。
《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发苍白如艾也。
意谓头发苍白如艾的年龄。 花甲:60岁。
由天干、地支互相组合排列的60个名号而得名。循环一次为60岁,称作一个“花甲”。
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
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60岁。
《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古稀:70岁。
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诗经·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
八十曰耋。”后因以*十岁为“耄耋之年”。
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
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
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
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
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
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
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
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
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
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
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另外还有: 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
《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孩提——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
《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 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周晬,指婴儿周岁。
垂髫、髫年、总角——泛指幼童时期。古儿童尚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晋。
《五伦佳语》出处:《解人颐》[清]钱德苍 父慈而爱,子孝而箴。
兄爱而友,弟敬而恭。夫和而义,妻柔而顺。
姑慈而从,妇听而婉。 视朝廷重,则爵禄轻。
视父母重,则妻子轻。视兄弟重,则财产轻。
轻其所重,重其所轻,是不知类。 内不溺于妻子者,事亲必孝;外不欺于朋友者,事君必忠。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兄弟虽生有先后,其初只是一身,薄兄弟,即是薄父母。
根本既薄,福德焉茂? 尝观孝悌之风,盛于贫贱之族,而衰于富贵之家。盖贫贱之族,骨肉相爱之情真也;富贵之家,势利争夺之私胜也。
五伦之要只在“敬”,仁义之全惟在“诚”。 处家庭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联朋友道义之交,务恳切,不务容雅。
《孝顺歌》出处:《解人颐》[清]钱德苍 亲恩 欲把亲恩数一回,天高海阔总难猜。吾能数尽青丝发,只有亲恩数不来。
听得娃儿哭一声,翻身就把手来擎。想他岁半周年内,一觉何曾睡得成? 万事心焦只叫天,终朝终日未开颜。
不知这是如何说,望见娇儿就喜欢。 都是爷娘养下来,何曾只痛小婴孩。
只因儿大难姑息,不好将来捧在怀。 寸寸丝丝总是恩,谁能描得半毫真。
蓼蓼纵是能描尽,也只依稀*分。 孝道 慢把钱财谷米论,此身亦是爷娘身。
如何毫发能私得,你是双亲什么人? 难道形容似去年,今年亲已鬓毛斑。却愁前面无多路,及早承欢向膝前。
父母孩儿总一般,一团精血递相传。如何这样儿孙重,只有爷娘不值钱。
岂不深知父母恩,世间宁有铁心人?只因看得妻孥重,没得功夫到老亲。 继母 后娶多嫌前妇拙,这般缘故我难猜。
不知一个穷家富,多是前妻做下来。 前母孤儿最可怜,非般折磨彼何堪?不知戴孝披麻事,他与贤郎是一般。
媳妇 谁家媳妇大如天,不受公婆半句言。你不敬婆谁敬你?不宜做与后人看。
兄弟 分得些儿就是恩,不须还与弟兄争。但凡争少争多者,就是人间不孝人。
情意偏生向外头,春风四海五湖周。不知为甚伤心事,只与同胞作寇仇。
孤儿 惟有孤儿最可怜,没人挂在嘴唇边。愿教伯叔看爷面,把作亲儿一样看。
妯娌 撇开姊妹到婆边,妯娌双双做一团。就是同胞亲姊妹,不宜分作外人看。
瞧风听耳口纷纷,不怕家门祸不成。除去这般搬弄者,一家方享太平春。
《益语》出处:《解人颐》[清]钱德苍 古云:要做好人,须寻好友。引酵若酸,那得甜酒。
先学耐烦,切莫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无心之失,说开罢手。一差半错,哪个没有? 一不积财,二不结怨。
睡也安宁,走也方便。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
要求顺子,先孝爹娘。 无可奈何,只须安命。
怨叹躁急,又增一病。 内要令俐,外要痴呆。
聪明逞强,惹祸招灾。 志卑气高,能小欲大。
中浅外浮,十人九败。 懊恼他家富贵,快乐别人灾殃,一些不干已事,可惜坏了心肠。
天公不要房住,神道不要衣穿,强要塑画佛像,不如救济贫难。 只管自已门户,休说别 *** 女,第一伤天害理,好讲闺门是非。
厚时吐尽真心,薄了须防发泄,恼时说尽恶言,好了有甚颜色。 你看人家妇女,眼里偏好;人看你家妇女,心中偏恼。
侵晨饭好,算不得午后饱。平日思多,抵不过临时少。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人厄我以运,吾享吾道以通之。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常思失意时。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莫作心上过不去之事。
莫起事上行不去之心。 论家计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论才学休夸我能胜人,胜于我者更多。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之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已的根基。《韶山毛氏家训十则》--- *** 祖辈的家训一、培植心田一生吃着不尽,只是半点心田。
摸摸此处实无愆,到处有人称羡。不看欺瞒等辈,将来堕海沉渊。
吃斋念佛也徒然,心好便膺帝眷。二、品行端正从来人有三品,持身端正为良。
弄文侮法有何长,但见天良尽丧。居心无少邪曲,行事没些乖张。
光明俊伟子孙冒,莫作神蛇伎俩。三、孝养父母终身报答不尽,惟尔父母之恩。
亲意欣欣子色温,便见一家孝顺。鸟雏尚知报本,人子应含逮存。
四、友爱兄弟兄弟分形连气,天生羽翼是也。只因娶妇便参差,弄出许多古怪。
酒饭结交异性,无端骨肉喧哗,莫为些小竟分家,百忍千秋佳话。五、和睦乡邻风俗何以见古?总在和族睦邻。
三家五户要相亲,缓急大家帮衬。是非与他拆散,结好不啻朱陈。
莫恃豪富就欺贫,有事常相问讯。六、教训子孙子孙何为贤知,父兄教训有方。
朴归陇亩秀归痒,不许闲游放荡。雕琢方成美器,姑息未为慈祥。
教子须知窦十郎,*犊养成无状。七、矜怜孤寡天下穷民有四,孤寡最宜周全。
儿雏母苦最堪怜,况复加之贫贱。寒则予以旧絮,饥则授之余粮。
积些阴德福无边,劝你行些方便。八、婚姻随宜儿子前生之债,也宜随分还他。
一时逞兴务繁华,曾见繁华品谢。韩侯方歌百两,齐姜始咏六珈。
大家从俭莫从奢,彼此永称姻娅。九、奋志芸窗坐我明窗讲习,几曾挥汗荷锄。
驱蚊呵练志不休,诵读不分昼夜。任他数伏数九,我只索典披图。
桂花不上懒人头,刻苦便居人右。十、勤劳本业天下有本有末,还须务本为高。
百般做作尽糠糟,纵有便。
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身体尚弱,故称弱冠。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五伦佳语》出处:《解人颐》[清]钱德苍 父慈而爱,子孝而箴。
兄爱而友,弟敬而恭。夫和而义,妻柔而顺。
姑慈而从,妇听而婉。 视朝廷重,则爵禄轻。
视父母重,则妻子轻。视兄弟重,则财产轻。
轻其所重,重其所轻,是不知类。 内不溺于妻子者,事亲必孝;外不欺于朋友者,事君必忠。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兄弟虽生有先后,其初只是一身,薄兄弟,即是薄父母。
根本既薄,福德焉茂? 尝观孝悌之风,盛于贫贱之族,而衰于富贵之家。盖贫贱之族,骨肉相爱之情真也;富贵之家,势利争夺之私胜也。
五伦之要只在“敬”,仁义之全惟在“诚”。 处家庭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联朋友道义之交,务恳切,不务容雅。
《孝顺歌》出处:《解人颐》[清]钱德苍 亲恩 欲把亲恩数一回,天高海阔总难猜。吾能数尽青丝发,只有亲恩数不来。
听得娃儿哭一声,翻身就把手来擎。想他岁半周年内,一觉何曾睡得成? 万事心焦只叫天,终朝终日未开颜。
不知这是如何说,望见娇儿就喜欢。 都是爷娘养下来,何曾只痛小婴孩。
只因儿大难姑息,不好将来捧在怀。 寸寸丝丝总是恩,谁能描得半毫真。
蓼蓼纵是能描尽,也只依稀*分。 孝道 慢把钱财谷米论,此身亦是爷娘身。
如何毫发能私得,你是双亲什么人? 难道形容似去年,今年亲已鬓毛斑。却愁前面无多路,及早承欢向膝前。
父母孩儿总一般,一团精血递相传。如何这样儿孙重,只有爷娘不值钱。
岂不深知父母恩,世间宁有铁心人?只因看得妻孥重,没得功夫到老亲。 继母 后娶多嫌前妇拙,这般缘故我难猜。
不知一个穷家富,多是前妻做下来。 前母孤儿最可怜,非般折磨彼何堪?不知戴孝披麻事,他与贤郎是一般。
媳妇 谁家媳妇大如天,不受公婆半句言。你不敬婆谁敬你?不宜做与后人看。
兄弟 分得些儿就是恩,不须还与弟兄争。但凡争少争多者,就是人间不孝人。
情意偏生向外头,春风四海五湖周。不知为甚伤心事,只与同胞作寇仇。
孤儿 惟有孤儿最可怜,没人挂在嘴唇边。愿教伯叔看爷面,把作亲儿一样看。
妯娌 撇开姊妹到婆边,妯娌双双做一团。就是同胞亲姊妹,不宜分作外人看。
瞧风听耳口纷纷,不怕家门祸不成。除去这般搬弄者,一家方享太平春。
《益语》出处:《解人颐》[清]钱德苍 古云:要做好人,须寻好友。引酵若酸,那得甜酒。
先学耐烦,切莫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无心之失,说开罢手。一差半错,哪个没有? 一不积财,二不结怨。
睡也安宁,走也方便。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
要求顺子,先孝爹娘。 无可奈何,只须安命。
怨叹躁急,又增一病。 内要令俐,外要痴呆。
聪明逞强,惹祸招灾。 志卑气高,能小欲大。
中浅外浮,十人九败。 懊恼他家富贵,快乐别人灾殃,一些不干已事,可惜坏了心肠。
天公不要房住,神道不要衣穿,强要塑画佛像,不如救济贫难。 只管自已门户,休说别 *** 女,第一伤天害理,好讲闺门是非。
厚时吐尽真心,薄了须防发泄,恼时说尽恶言,好了有甚颜色。 你看人家妇女,眼里偏好;人看你家妇女,心中偏恼。
侵晨饭好,算不得午后饱。平日思多,抵不过临时少。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人厄我以运,吾享吾道以通之。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常思失意时。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莫作心上过不去之事。
莫起事上行不去之心。 论家计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众;论才学休夸我能胜人,胜于我者更多。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之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已的根基。《韶山毛氏家训十则》--- *** 祖辈的家训一、培植心田一生吃着不尽,只是半点心田。
摸摸此处实无愆,到处有人称羡。不看欺瞒等辈,将来堕海沉渊。
吃斋念佛也徒然,心好便膺帝眷。二、品行端正从来人有三品,持身端正为良。
弄文侮法有何长,但见天良尽丧。居心无少邪曲,行事没些乖张。
光明俊伟子孙冒,莫作神蛇伎俩。三、孝养父母终身报答不尽,惟尔父母之恩。
亲意欣欣子色温,便见一家孝顺。鸟雏尚知报本,人子应含逮存。
四、友爱兄弟兄弟分形连气,天生羽翼是也。只因娶妇便参差,弄出许多古怪。
酒饭结交异性,无端骨肉喧哗,莫为些小竟分家,百忍千秋佳话。五、和睦乡邻风俗何以见古?总在和族睦邻。
三家五户要相亲,缓急大家帮衬。是非与他拆散,结好不啻朱陈。
莫恃豪富就欺贫,有事常相问讯。六、教训子孙子孙何为贤知,父兄教训有方。
朴归陇亩秀归痒,不许闲游放荡。雕琢方成美器,姑息未为慈祥。
教子须知窦十郎,*犊养成无状。七、矜怜孤寡天下穷民有四,孤寡最宜周全。
儿雏母苦最堪怜,况复加之贫贱。寒则予以旧絮,饥则授之余粮。
积些阴德福无边,劝你行些方便。八、婚姻随宜儿子前生之债,也宜随分还他。
一时逞兴务繁华,曾见繁华品谢。韩侯方歌百两,齐姜始咏六珈。
大家从俭莫从奢,彼此永称姻娅。九、奋志芸窗坐我明窗讲习,几曾挥汗荷锄。
驱蚊呵练志不休,诵读不分昼夜。任他数伏数九,我只索典披图。
桂花不上懒人头,刻苦便居人右。十、勤劳本业天下有本有末,还须务本为高。
百般做作尽糠糟,纵有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