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42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18 21:36
建盏烧红是为了烧制出美丽的斑纹效果,而且如果不烧红的话,会直接影响结晶的形成效果,甚至是消失,倒水只要是为了让烧红的建盏成型,以免在过程中有其他的物质破坏效果。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23:15
一、原因有:
1、建盏的釉面吸收了茶垢,表面形成一个折射面,进而反射出和之前不一样的光泽;茶汁和釉面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改变了釉面的分子结构,久而久之,色泽就发生了变化。
2、建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同时,石灰釉黏性强,其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呈褐红色或变其他褐色的变化。
二、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
三、烘干施釉:成型胚体晾干到一定程度后进行修胚,修胚后进行烘干素烧再施釉或修胚后直接施釉,采用内荡和外浸的方法半露胎施釉,靠近底足外侧部分不施釉。
四、高温烧制:采用传统柴窑、电窑和气窑三种方式烧制。烧制过程控制窑内气氛为氧化焰或还原焰,并在1200℃~1400℃高温下一次烧制而成。
五、建窑黑瓷的胎质基本特征有:
1、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
2、从烧成工艺分析,建窑黑瓷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正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
扩展资料:
1、建盏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建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建盏的检测机构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2、宋朝,建窑史生产建盏,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称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23:15
“建盏”用多了会养出色,一般油滴盏能养出七彩,原因是还原烧析出晶体(金属铁离子结晶)较多,与空气、茶汤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膜(并非单纯的金属氧化,还有茶中碱性物质与建盏矿物质等之间的化学反应等);一般晶体析出越多、釉层越薄,效果越明显。
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称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20世纪80年代,建盏工艺得以恢复
建盏,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
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
建窑黑釉是一种析晶釉,属于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因此,具备烧成黑釉的基本条件;同时,石灰釉黏性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所以,建盏外壁底部往往有挂釉现象,而器物口沿釉层较薄,呈褐红色,有的近似芒口。
建窑黑瓷的胎质基本特征为:截面色黑或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胎骨厚实坚硬,叩之有金属声,俗称“铁胎”,手感厚重;含砂粒较多,故胎质较粗糙,露胎处手感亦较粗。
从烧成工艺分析,建窑黑瓷为高温烧成,若胎土淘洗太细,则器物易变形。正由于建窑黑瓷中的建盏胎体厚重,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适合斗茶的需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9 23:16
曾经在夫物盏集的文章里有看过,关于建盏的变色,一部分人认为是釉面吸收了茶垢,表面形成了折射面才导致出不一样的光泽,另一部分人认为是茶汁和釉面的铁和碱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而改变了釉面的分子结构,不管怎么说,建盏的变色都是相当美丽的,有的建盏能从金色养成七彩色,这个过程是极其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