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是怎样看科举,状元这些事情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2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05
我印象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中国社会一般观念中,极少赞美科举制度,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由国文到语文教材中,《范进中举》始终是入选篇目,这不是偶然的,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了国人对科举制度的基本态度,这个影响至今也还在人们的普通观念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主要是在学术界,更多提到的则是科举制度的好处,而对它的坏处则很少议论了。
凡一种制度在稳定周期内长期存在,必是好处多于坏处,因为人类智慧一般是择善而从。1905年,科举为新教育制度取代,也说明这个制度本身的历史终结,表明这种制度的坏处多于好处了,这个大判断,一般不会因为小事实而改变。科举是在端方和张之洞手中废除的,而他们恰是科举中最成功的士人,他们看清了历史的大势。从隋唐创立科举制度到晚清废止,一千多年间,这个制度在不同的时期本身也在变革,但变到最后,依然逃不出终结的命运,这是时代使然,没有办法的事。
科举制度最为人称道的好处有两点,一是相对公正,为所有读书人提供了平等向上流动的制度保障;二是知识训练和道德养成合一的教育方式,让读书人的荣誉感真正成为一种内心需求,齐如山在《中国的科名》一书中曾讲过,明清两朝,进士出身的*中,贪官污吏较少。唐代名相刘晏的著名判断是“士陷赃贿则沦弃于时,名重于利,故士多清修;吏虽廉洁,终无显荣,利重于名,故吏多贪污。”宋代名相王曾对流内官与流外官的著名观察为:“士人入流,必顾廉耻;若流外,则畏谨者鲜。”
不管怎么说,科举废除后,一般的历史观察,还是认为这个选择顺应了历史潮流,如今想从科举中发现好处的用心可以理解,但想要挽回这个制度的心理则不免迂腐了。
钱锺书对科举制度的判断非常鲜明,以为荒唐处甚多,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这个制度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里的好处,而是他更多看到了这个制度的坏处,钱锺书从不说科举的好话。他在《谈艺录》中,对学业与举业,多有议论,他的明确评价是:“古代取士有功令,于是士之操术,判为两途。曰举业,进身之道也;曰学业,终身之事也。苟欲合而一之,以举业为终身之学业,陋儒是矣;或以学业为进身之举业,曲儒是矣。”(《谈艺录》第353页,中华书局)
1935年,钱锺书在苏州和陈石遗聊天,记为《石语》。陈石遗是举人出身,他说:“科举之学,不知销却多少才人精力。今人谓学校起而旧学衰, 直是胡说。老辈须中进士,方能专力经史学问,即令早达,亦已掷十数年光阴于无用。学校中英算格致,既较八股为有益,书本师友均视昔日为易得,故眼中英髦,骎骎突过老辈。当年如学海堂、诂经精舍等文集,今日学校高才所作,有过无不及。以老夫为例,弱冠橐笔漫游,作幕处馆,穷年累月,舍己耘人,惟至欲动笔时,心所疑难,不得不事翻检。然正以无师自通,亦免于今日学生讲义笔记耳学之弊焉。”(《石语》第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钱锺书此处下一批语:“所见先辈中,为此论者,惟丈一人,通达可佩,惜学校中人未足当此也。”
钱锺书在《谈艺录》中还引徐震《照世杯》第一种《七松园弄假成真》的话“原来有意思的人才,再不肯留心举业……那知天公赋他的才分,宁有多少,若将一分才用在诗上,举业内便少了一分精神;若一分才用在画上,举业内便少了一分火候;若将一分才用在宾朋应酬上,举业内便少了一分工夫。所以才人终身博不得一第,都是这个病症。”(第355页)此段意思和陈石遗所见完全相同,足证钱锺书对科举的观念,他把这种观念带到了《围城》及他的一切文字中。
钱锺书对博士的看法,可以理解为是对科举的另外一种评价。他说方鸿渐到了欧洲:“第四年春天,他看银行里只剩四百多镑,就计划夏天回国。方老先生也写信问他是否已得博士学位,何日东归。他回信大发议论,痛骂博士头衔的毫无实际。方老先生大不谓然,可是儿子大了,不敢再把父亲的尊严去威胁他;便信上说,自己深知道头衔无用决不勉强儿子,但周经理出钱不少,终得对他有个交待。过几天,方鸿惭又收到丈人的信,说什么:‘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庶几克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与有荣焉。’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围城》第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钱锺书间接的评价,还有更直接的。方鸿渐和唐小姐说:“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我父亲常说,从前人不中进士,随你官做得多么大,总抱着终身遗憾。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痘出过了,我们就把出痘这一回事忘了;留过学的人也应说把留学这事忘了。像曹元朗那种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呢。” (第81页)《谈艺录》中也引过《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鲁小姐的话“自古及今,几曾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名士的。”
《宋诗选注》序言中对宋代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又宽又滥开放了作官的门路”,书中介绍文天祥早期的诗,认为大部分草率、平庸、都是些相面、算命、卜卦的,顺便说到“比他早三年中状元的姚勉《雪坡舍人稿》里有同样的情形,大约那些人都要找状元来替他们做广告。”(《宋诗选注》第3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钱锺书提到科举、状元一类人事,向不以为然,似可见出他对科举制的基本判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4:05
我印象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中国社会一般观念中,极少赞美科举制度,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由国文到语文教材中,《范进中举》始终是入选篇目,这不是偶然的,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了国人对科举制度的基本态度,这个影响至今也还在人们的普通观念中。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主要是在学术界,更多提到的则是科举制度的好处,而对它的坏处则很少议论了。
凡一种制度在稳定周期内长期存在,必是好处多于坏处,因为人类智慧一般是择善而从。1905年,科举为新教育制度取代,也说明这个制度本身的历史终结,表明这种制度的坏处多于好处了,这个大判断,一般不会因为小事实而改变。科举是在端方和张之洞手中废除的,而他们恰是科举中最成功的士人,他们看清了历史的大势。从隋唐创立科举制度到晚清废止,一千多年间,这个制度在不同的时期本身也在变革,但变到最后,依然逃不出终结的命运,这是时代使然,没有办法的事。
科举制度最为人称道的好处有两点,一是相对公正,为所有读书人提供了平等向上流动的制度保障;二是知识训练和道德养成合一的教育方式,让读书人的荣誉感真正成为一种内心需求,齐如山在《中国的科名》一书中曾讲过,明清两朝,进士出身的*中,贪官污吏较少。唐代名相刘晏的著名判断是“士陷赃贿则沦弃于时,名重于利,故士多清修;吏虽廉洁,终无显荣,利重于名,故吏多贪污。”宋代名相王曾对流内官与流外官的著名观察为:“士人入流,必顾廉耻;若流外,则畏谨者鲜。”
不管怎么说,科举废除后,一般的历史观察,还是认为这个选择顺应了历史潮流,如今想从科举中发现好处的用心可以理解,但想要挽回这个制度的心理则不免迂腐了。
钱锺书对科举制度的判断非常鲜明,以为荒唐处甚多,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这个制度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里的好处,而是他更多看到了这个制度的坏处,钱锺书从不说科举的好话。他在《谈艺录》中,对学业与举业,多有议论,他的明确评价是:“古代取士有功令,于是士之操术,判为两途。曰举业,进身之道也;曰学业,终身之事也。苟欲合而一之,以举业为终身之学业,陋儒是矣;或以学业为进身之举业,曲儒是矣。”(《谈艺录》第353页,中华书局)
1935年,钱锺书在苏州和陈石遗聊天,记为《石语》。陈石遗是举人出身,他说:“科举之学,不知销却多少才人精力。今人谓学校起而旧学衰, 直是胡说。老辈须中进士,方能专力经史学问,即令早达,亦已掷十数年光阴于无用。学校中英算格致,既较八股为有益,书本师友均视昔日为易得,故眼中英髦,骎骎突过老辈。当年如学海堂、诂经精舍等文集,今日学校高才所作,有过无不及。以老夫为例,弱冠橐笔漫游,作幕处馆,穷年累月,舍己耘人,惟至欲动笔时,心所疑难,不得不事翻检。然正以无师自通,亦免于今日学生讲义笔记耳学之弊焉。”(《石语》第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钱锺书此处下一批语:“所见先辈中,为此论者,惟丈一人,通达可佩,惜学校中人未足当此也。”
钱锺书在《谈艺录》中还引徐震《照世杯》第一种《七松园弄假成真》的话“原来有意思的人才,再不肯留心举业……那知天公赋他的才分,宁有多少,若将一分才用在诗上,举业内便少了一分精神;若一分才用在画上,举业内便少了一分火候;若将一分才用在宾朋应酬上,举业内便少了一分工夫。所以才人终身博不得一第,都是这个病症。”(第355页)此段意思和陈石遗所见完全相同,足证钱锺书对科举的观念,他把这种观念带到了《围城》及他的一切文字中。
钱锺书对博士的看法,可以理解为是对科举的另外一种评价。他说方鸿渐到了欧洲:“第四年春天,他看银行里只剩四百多镑,就计划夏天回国。方老先生也写信问他是否已得博士学位,何日东归。他回信大发议论,痛骂博士头衔的毫无实际。方老先生大不谓然,可是儿子大了,不敢再把父亲的尊严去威胁他;便信上说,自己深知道头衔无用决不勉强儿子,但周经理出钱不少,终得对他有个交待。过几天,方鸿惭又收到丈人的信,说什么:‘贤婿才高学富,名满五洲,本不须以博士为夸耀。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贤婿似宜举洋进士,庶几克绍箕裘,后来居上,愚亦与有荣焉。’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围城》第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钱锺书间接的评价,还有更直接的。方鸿渐和唐小姐说:“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我父亲常说,从前人不中进士,随你官做得多么大,总抱着终身遗憾。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痘出过了,我们就把出痘这一回事忘了;留过学的人也应说把留学这事忘了。像曹元朗那种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呢。” (第81页)《谈艺录》中也引过《儒林外史》第十一回鲁小姐的话“自古及今,几曾见不会中进士的人可以叫做名士的。”
《宋诗选注》序言中对宋代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又宽又滥开放了作官的门路”,书中介绍文天祥早期的诗,认为大部分草率、平庸、都是些相面、算命、卜卦的,顺便说到“比他早三年中状元的姚勉《雪坡舍人稿》里有同样的情形,大约那些人都要找状元来替他们做广告。”(《宋诗选注》第3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钱锺书提到科举、状元一类人事,向不以为然,似可见出他对科举制的基本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