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19:45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手工艺,古称为蜡缬,与“夹缬”
(镂空印花)、“绞缬”(扎染)合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古时候称为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在麻、织、棉、毛等织物上,而后放入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便会现出漂亮花纹。这是我国古老的一种防染工艺,历史非常久远。
我国发现最早的蜡染文物是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蓝色蜡缬毛织物。它出土时颜色是深蓝色的,面上有白花纹,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时间在公元396~581年。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代代相传,特别是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广泛流行,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为主要装饰,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的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绑腿,均由蜡染制成,其他如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摆的边缘,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l涂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民间工艺品,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织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一类是工艺美术品,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第三类是蜡染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这三大类蜡染共存,相互影响,争奇斗艳。这样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不多见的。
绘制蜡染的织品通常是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但也有采用机织白布、绵绸、府绸的。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的也掺加白蜡使用。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人们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把它作为蜡染的防腐剂。使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
绘制蜡花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由于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绑在木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利于蘸蓄蜂蜡。依据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的铜刀,一般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
蜡染制作比较复杂。制作蜡染前先将布料处理好,用白芨或魔芋煮成糨糊,给布料上浆,干后磨平备用。先在布上确定画的位置,作好纹样的整体构图。如丹寨苗族蜡染民间艺人开始作画时,先用指甲大体画一个草样,然后用稻草或竹片量好距离,即可随意画出各样花纹,纹样多数是古老的传统纹样。画蜡时,要将蜡放在小锅里用木炭细火烤溶,以铜刀沾蜡,在画布上画出纹样;将画好纹样的布放在蓝靛染缸中浸染。初染后,颜色很浅,要反复多次才能达到深蓝色,一次周期为五天至六天。要想在同一图案中出现深浅两种颜色,可先染好浅蓝,待晾干后,在浅蓝部位用蜡封住,再置入缸中浸染成深蓝,煮去蜡,最后便得深、浅两种蓝色;一幅蜡染制成后,要在水中煮沸脱蜡;将脱蜡后的画布置于水中漂洗,然后晾干便成蜡染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