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4)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8 20: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8 22:55
五十三年,帝祭于洛。(《初学记》六、又九引《尚书·中候》:‘尧率群臣东沈璧于洛。’)
五十八年,帝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海内南经》注引古本《纪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史记·五帝本纪》及《高祖本纪》正义引:‘后稷放帝子丹朱。’)
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周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
六十九年,黜崇伯鲧。(《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是鲧治水凡九载,但此实以六十九年则妄矣。)
七十年,春正月,帝使四岳锡虞舜命。(《书·尧典》:‘帝曰:“
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凤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厨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摇动则风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又有草荚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蓂荚’,一曰‘历荚’。洪水既平,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洛,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黄姚。’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二月辛丑昧明,礼备,至于日昃,荣光出河,休气四塞,白云起,回风摇,乃有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缘坛而上,吐《甲图》而去。甲似龟,背广九尺,其图以白玉为检,赤玉为柙,(诗铭案:‘玉’原作‘土’,脱‘柙’字,据林春溥《竹书纪年补证》卷一改补。‘柙’,《宋书·符瑞志》作‘字’。)泥以黄金,约以青绳。检文曰:‘闿色授帝舜。’言虞夏当受天命,帝乃写其言,藏于东序。后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东沈璧于洛。礼毕,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元龟负书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坛。其书言当禅舜,遂让舜。 (出《宋书·符瑞志》。)
七十一年,帝命二女嫔于舜。(《书·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七十三年春正月,舜受终于文祖。(《书·舜典》:‘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七十四年,虞舜初巡狩四岳。(《尚书大传》:‘维元祀,巡狩四岳八伯。’郑注:‘祀,年也。元年,谓月正元日,舜假于文祖之年也。’此以为受终文祖之后一年。)
七十五年,司空禹治河。(《书·舜典》:‘伯禹作司空。’)
七十六年,司空伐曹魏之戎,克之。(《吕氏春秋·召类篇》:‘禹攻曹魏、屈骜、有扈,以行其教。’)
八十六年,司空入觐,贽用玄圭。(《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史记·河渠书》引《夏书》:‘禹抑洪水十三年。’此司空禹治河在七十五年,入觐在八十六年,盖本之。)
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书·舜典》:‘肇十有二州。’)
八十九年,作游宫于陶。(《史记·货殖传》:‘昔尧作游成阳。’如淳曰:‘作,起也。成阳,在定陶。’)
九十年,帝游居于陶。(《史记·五帝本纪》:‘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
九十七年,司空巡十有二州。(《吴越春秋》四:‘尧号禹曰伯禹,官曰司空,领统州伯,以巡十二部。’)
一百年,帝陟于陶。(案《史记·五帝本纪》、《论衡·气寿篇》、《帝王世纪》皆云:‘尧在位九十八年。’然据《虞书》云:‘朕在位七十载。’此尧举舜之岁。又云:‘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此舜摄政之岁。又云:‘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此尧崩之岁。前后得一百一年。孔传与王肃注以尧得舜试舜共在一年,故尧在位百年,此从之。)
《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4)
五十三年,帝祭于洛。(《初学记》六、又九引《尚书·中候》:‘尧率群臣东沈璧于洛。’)五十八年,帝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海内南经》注引古本《纪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史记·五帝本纪》及《高祖本纪》正义引:‘后稷放帝子丹朱。’...
《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
所收《疏证》系铅印本;续印名《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系石印本。今据《遗书》两本互校,有初印不误而续印诸误者,亦有续印改正者,皆择是而从,其有两本皆误,或所据今本有误为王氏所未正者,略出案语,以为说明。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疏证内容简介
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实际上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官方史书,其发现历程颇为传奇,源自公元二八一年晋武帝太康二年的汲郡(今河南汲县西南)古墓发掘。《竹书纪年》因其书写于竹简上,故名《竹书》,因其按年份编排,又被称为《纪年》。有时,因其出土于汲冢,也称为《汲冢竹书》或《汲冢纪年》。简而言之...
《竹书纪年》的哪个版本最好
现今较为精准的版本是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长期从事中国中古史研究的方诗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1981年, 方诗铭综合清代朱、王、范三家著述,重加编次,广为蒐集,细致考证,与王修龄等人辑录成《古竹书纪年辑证》,随书收录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是现今较为完备的本子。
竹书纪年 简说
竹书纪年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王国维 在河南省新乡市汲县县城(现卫辉市)西南10公里,孙杏村乡娘娘庙(村)南。因墓地在汲得名(汲县古称汲郡)。为战国时墓冢。共七处(自东到西按天、地、五行编号)。西晋太康两年(公元281年),汲郡人不准(音 否标:Pǐ Biāo)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3号“金”字墓...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疏证图书信息
王国维的著作《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经过黄永年的精心校订,共同编入了新世纪万有文库中的传统文化书系。这部作品深入研究了古代竹简文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该图书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国际标准书号(ISBN)为9787538247695,出版日期为1997年3月1日,是第一版。全书共计127页,装帧形式为...
《竹书纪年》引用书目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王国维)《王忠悫公遗书》铅印本、《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石印本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王国维) 同上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范祥雍) 新知识出版社铅印本 周易注疏 世界书局影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尚书注疏 同上 毛诗注疏 同上 春秋经传集解《四部丛刊》初编影宋本(杜预《后序...
《竹书纪年》序例
取各书一一为之蒐辑,并得清人治《纪年》之书以观之,稿成,名之曰“《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辑”者辑佚,“证”者疏证,除前人诸说之可信从者外,其蕴于胸中者亦并录之,又杂采甲骨金文及出土文物为证。然荀勖、和峤本与束晳本之同异,今本辑成之时代...
如何评价《竹书纪年》史学地位
,可能是指公元前899年4月21日,郑(今天的陕西凤翔或华县)地区清晨时发生的日全蚀,可据此推定周懿王元年的真实年份(也有学者对这个说法存疑)。王国维在《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中指出今本纪年中的周幽王六年(前776年)日食出自《诗经·小雅》“十月”和《新唐书·历志》“大衍历议日食”,本是周代的无年代日食纪录...
毁三观的竹书纪年是谁说的?为何会有这样的言论?
《今本竹书纪年》是清代文人陈广仓、王静安等文人编撰过的。 这本书是公认的伪史。 目前最为可信的,只有《竹书纪年3.0》: 亦经王国维与朱右曾两位清末民初大学者,比对北宋以前的史书记载的《古本》段落,重修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注意了,又再说3遍! 只有王朱两人重新缉录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才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