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1-25 07: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1 21:00
前的拼音:qián。
”前”(拼音:qiá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表方位的“前”本作“歬”,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中,古字形像坐着船前行。“前”大约产生于战国后期,本义指剪刀或用剪刀剪断。古籍中常借“前”来表示“前进”,剪刀的意思就造“剪”字表示。
“前”的基本义是向面对的方向运动,引申为物体的正面。从空间顺序讲,前又由向前端运动引申为位置次序靠前的,还引申为前面未到的。从时间顺序讲,运动在前(方位)的,往往是行为发生较早的,时间次序在前的。
把“不行而进”看作前的本义,用以解释“止在舟上”的字形,大概是春秋以后的事。《太平御览》第758卷所引《衡波传》记载的一则孔门逸事,可以作为参考:
子贡久出不归,孔子与弟子们占卦,得到鼎卦,大家都说“无足",子贡不会来了。只有颜回一个人偷偷地在笑。孔子说,颜回在笑,是说子贡会来吧。
颜回道:所谓“无足”,是说乘船前来,就要到了。第二天早上子贡竟回来了,应验了颜回的推断。这则故事的可信程度当然有限,但“乘舟而来”暗寓前字,“无足者乘舟而来”的思想在当时应是有代表性的。
古代舟和凡形状比较接近,容易写讹,把舟写成凡(盘),把凡写成舟,都是可能的。如此说不谬,则从甲骨文演变为金文,由商至周,洗脚的盘子逐渐变成了交通工具舟;
“洗脚”与“乘船”,虽然都属会意的范畴,但彼此相去未免太远了。字形无论如何演变,古人总有办法根据变化了甚至讹变了的字形作出自以为正确的解说,还把它说成是该字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