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对中国旧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0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1 20:17
1、力主保存我国的旧文化,甚至连辫子、小脚、姨太太等也在他的保存范围之列。
2、可参考文章依据:
怪 诞 辜 鸿 铭
梅 子 杜若铭
辜鸿铭原籍福建同安,1857年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母为欧洲人,晚年自称东西南北老人——生于南洋,于欧洲,娶于日本,官于燕京。辜鸿铭12岁时,随养父布朗赴欧留,接受系统的西方教育,获爱丁堡大文硕士位,后又荣获文、哲、理、工、神等博士位13个之多,精通英、德、法、拉丁、希腊等多种语言。32岁回国后,精研中国术,穷四书五经之奥并曾涉猎群籍。他认为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之冠,首将许多典籍译成西文,传播国外。他说:“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唯有中国既博大而又精深!”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不但力主保存我国的旧文化,甚至连辫子、小脚、姨太太等也在他的保存范围之列。
1915年4月,蔡元培聘请辜鸿铭任北京大教授,讲授英国文。辜氏在北大非常出名,不仅因为他贯中西,也不仅因为他能操一口流利的外语,还因为他奇特的外貌和许多特立独行的做法。周作人曾这样描写道:“北大顶古怪的人物,恐怕众口一词的要推辜鸿铭了吧。他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成为北大门前的一道风景。”
辜鸿铭每授课时,到教室之后首先对生宣告:“我有三章约法,你们受得了的就来上我的课,受不了的就趁早退出。第一章,我进来的时候你们要站起来,上完课要我先出去你们才能出去;第二章,我问你们话和你们问我话时都得站起来;第三章,我指定你们要背的书,你们都要背,背不出不能坐下。”同们认为第一第二容易办到,第三却有点难,可是大家慑于辜先生的大名,都不敢提出异议。
辜鸿铭一向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能被他看得上的人寥寥无几,但他对蔡元培却颇为敬重。他曾在课堂上对生讲:“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是我。因为蔡先生点了翰林之后不肯做官就去*,到现在还是*。我呢,自从跟张文襄做了前清的*以后,到现在还是保皇。”五四运动后,由于*上的原因,蔡元培*辞去北大职务,北大教授们在红楼开会,主题是挽留蔡元培校长。辜鸿铭也登上讲台,赞成挽留蔡校长。他的理由很特别——“校长是我们校的皇帝,所以非得挽留不可!”弄得大家一怔,然后哄笑起来。
辜鸿铭在北大当教授,并没有把传道授业解惑当回事,授课时间全在嬉笑怒骂中过去,但他的嬉笑怒骂全是问。他的课上座率极高,以怪论耸人听闻,以嘲骂语惊四座,以诡辩独擅胜场,那些青年子直听得两眼发直。胡适初至北大任教时,辜鸿铭根本没把这个二十七八岁的留美博士放在眼里。他批评胡适讲的是美国中下层的英语,与高雅不沾边。胡适开哲课,更让他笑掉大牙。他说,欧洲古代哲以希腊为主,近代哲以德国为主,胡适不会拉丁文,又不懂德文,教哲岂不是骗小孩子?“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辜鸿铭经常将孟子的这句名言挂在嘴边,他雄辩滔滔,亦诡辩滔滔,其雄辩与诡辩经常如山洪暴发,势不可扼,难以阻截,当之者莫不披靡。有一次,辜鸿铭在宴席上放言:“恨不能杀二人以谢天下!”有客人问他二人是谁,他回答说:“严复和林纾。”当时严、林二人均在场,严复涵养好,对辜鸿铭的挑衅置若罔闻。林纾则是个暴脾气,当即质问辜氏何出此言。辜鸿铭振振有词,拍桌叫道:“自严复译出《天演论》,国人只知物竞天择,而不知有公理,于是兵连祸结。自从林纾译出《茶花女遗事》,莘莘子就只知男欢女悦,而不知有礼义,于是人欲横流。以说败坏天下的不是严、林又是谁?”在座者面面相觑,林纾也无从置辩。
1927年秋冬时节,辜鸿铭被拟定为山东大校长,可惜未能上任,即于1928年4月30日病逝。
3、人物简介:
辜鸿铭(1857.7.18-1928.4.30),字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1 20:17
取精去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