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0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9:37
多年前的西南联大衍生于战火之中,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办学,却培养出了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在文史领域,也走出了许多蔚然大家,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伟大的翻译家,一生就是为翻译而活,他用诗词贯通古今,连接中外,用始终如一的工匠精神收获人们的敬仰。放眼当今,翻译界中无一人可比得上许渊冲。“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八个字是别人送给沈从文的,但用来形容许渊冲,也不足为过。
年少轻狂,满腹才情
许渊冲出生于江西南昌,母亲擅长绘画,赋予了他追求美的特性。表叔熊式一是著名翻译家,曾受到萧伯纳的接见,许渊冲受其影响。在中学时,许渊冲的英语就在学校内出类拔萃,1938年,他便以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西南联大的外文系。
满腹才情的许渊冲是狂的,也是喜爱表现的,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印象都是嗓门大、很活跃、有冲劲,但他的确配得上这种狂。
1941年,美国志愿军曾到昆明援助中国抗日,许渊冲和其他同学报名为志愿军翻译,在招待会上,翻译家不知如何翻译“三民主义”一词,大家一筹莫展,*会主任黄仁琳上阵将其生硬地翻译为“nationality、 people’s sovereignty、people’s livelihood”,但在座的美国人都不理解他的意思。
20岁的许渊冲在台下举手,将其翻译为“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在座的人都听懂了,而这也是三民主义的真正内涵,旁人都大力称赞许渊冲这位才子。
在大学时,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等都是许渊冲的同学,杨振宁虽然学的是物理,但是喜欢中国诗词,并且英语极佳,于是和同样喜爱中国诗词的外语系学生许渊冲成了好朋友。而这对成绩皆很出色的好朋友在私底下也会暗暗较劲,总想要比对方更胜一筹。
但多年以后,许渊冲会说自己在大学时是“坏学生”,因为像杨振宁这样的“好学生”都去学理科了,自己这样的只能学文科,被问及最佩服的校友,许渊冲也会说是杨振宁。而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会称赞许渊冲道:“他的灵感一天一个,我的灵感好久才有一个。”
大学本科毕业后,许渊冲到巴黎大学留学,期间得以学习法语,并深入研究法国文学。除此外,他还自学了意大利语,在和一众学生到罗马时,只有他能用意大利语和教皇沟通。
回国后,许渊冲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任教,也开始了他真正的翻译道路。自此,先生择一事,终一生,将翻译当成整个生命。
翻译生涯
许渊冲在汉语、英语、法语之间灵活游走,是翻译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早年间,他就曾翻译许多法文、英文诗集,同时也将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或法文。
翻译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既要忠于原作,又要追求语言的意境,翻译家往往很难做到两者统一。在这个方面,许渊冲更倾向于让翻译体现出意境,认为意译才是正确的,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才能展现出原作的魅力,这在某个层面上说也是更忠于原作。
许渊冲提倡翻译上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如果翻译得直白乏味,那就大大损失了翻译的价值。西南联大是诗歌重新开始的地方,在那里,诗人闻一多会在课上讲授《诗经》,学子们会用诗歌表达感情。
在这样的氛围中,许渊冲逐渐热爱上诗歌,而中国的古诗词就像是跨越千年的不朽灵魂,扣动着他的心弦。他逐渐觉得,历经岁月洗礼而生生不息的中国古诗词,才是中华文化最深刻的内涵。许渊冲便开始将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法文,介绍给外国友人。
有人说,对于中国古诗词而言,最大的遗憾便是难以翻译,于是也难以让世界都看到古诗词的美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里的意境与典故又大多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翻译起来自然是难上加难,许渊冲却偏要带着他这一腔热枕迎难而上。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许渊冲就翻译了唐诗三百首、汉魏六朝诗一百五十首、苏东坡诗词等,让外国人也能看到中国古诗词是一笔珍贵的宝藏,在传播中华文化上成就斐然。在翻译时,许渊冲一向保持着严谨的态度,会为一词一句而绞尽脑汁,有时灵感突发会从半夜起来,记下自己的想法。
在翻译时,他会着重去传达诗歌中的深刻含义,而不是生硬地逐字逐词翻译,除此之外,自然的押韵也不在话下。
例如,在翻译李白的《静夜思》时,为了完整地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许渊冲将乡愁比作水,诗人心中满溢思乡愁绪,就像沉浸在水中,这样翻译,将美的意境很好地带了出来。
翻译陶渊明的诗句时,许渊冲将“心远地自偏”翻译成“Secluded heart creates secluded place”,意思是只要心中宁静,车马喧闹的地方也是安静的,这样更贴近原诗的神韵。他从未辜负诗词里的美好。
1999年,许渊冲被提名为诺贝尔奖的候选人,虽然最终没有得奖,但诺贝尔奖的一位评委,也是一位法国女诗人十分崇拜许渊冲,写信称赞他的翻译是“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学的样本”,许渊冲回信说:“诺奖一年一个,唐诗宋词流传千年”。这既是他多年不变的狂傲和耿直,也是他期望中国古诗词能在全世界流传千古的愿望。
深厚的才学是许渊冲翻译之下的铺垫,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像他这样将中英互译做得这么好,也没有人能像他这般,用英、法两种语言翻译中国古诗词,并翻译得如此独到。
除了翻译古诗词外,许渊冲也致力于将外国名著翻译成中文,他翻译的《追忆似水年华》、《包法利夫人》、《红与黑》、《约翰·克利斯托夫》等,都是公认的绝佳译本,这得力于他在翻译中讲究美,讲究彰显中文的魅力。
他在读外国名著时的感同身受,也使他的译作常常出现神来之笔,这恰恰是他最敬佩的老师钱钟书所说的,“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
终此一生,许渊冲有一百二十余本译作和专著问世,这也是翻译界的一个奇迹。
老骥伏枥
许渊冲的晚年,既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又是“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在教书或是演讲时,他必是声如洪钟,神采飞扬,丝毫没有颓态,他的一颗赤子之心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引得无数人景仰膜拜。
2007年时,86岁的许渊冲被诊断为直肠癌,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七年,但如今十三年过去了,许渊冲仍持着他的赤诚屹立不倒。2014年,许渊冲被授予翻译界的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这是我国在翻译界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已出版许多著作的许渊冲如今将近百岁,但仍笔耕不辍,他甚至想要在百岁前将莎士比亚的作品翻译完。这样的翻译工作是很繁重的,要知道,梁实秋用了38年才翻译完莎士比亚全集,朱豪生则是用10年翻译了莎士比亚31部作品之后撒手人寰。
许渊冲说:“能出一本是一本,不敢吹牛。能活到100岁,就把莎士比亚翻完。”
许渊冲有自己的工作节奏,但每日的翻译工作,就像在偷时间一样。他每日九点或十点起床,开始进行翻译,或是看书、会客,下午将翻译成果录入电脑,晚上十点时停止敲键盘,又继续翻译到凌晨四五点才入睡,第二天如此循环往复,练就最文艺的熬夜法。但老先生每天都中气十足,精神矍铄。
任何人,无论过往多么年轻气盛,多么纯粹和勇敢,到晚年时,棱角总会被岁月磨平,但许渊冲似乎是个例外,无论过了多少年,无论经受多少挫折和磨难,他的灵魂都像没有沾染半分尘土一样,口无遮拦、心胸坦荡,有着始终如一的活力。
杨振宁评价这位老同学说:“我发现他像从前一样冲劲十足,如果不是更足的话。”而许渊冲的妻子照君则说,他一辈子就是这样,走自己的路,但他的纯真是她最喜爱他的地方。
许渊冲坚守了自己的热爱直到尽头,他有自己的狂傲,有自己的乐趣,也有自己的态度。生活的每一天都值得欣赏,只要看你能否赋予自身一定的意义。灵魂尽头处,许渊冲仍执笔书写诗意年华,从未停止,这于他而言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于世界而言是岁月深处的可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9:38
肯定是后来发愤图强,看破了现实才会逆袭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9:38
一般这种学生都会在后期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而且成绩逆转的都比较厉害,通过成绩逆袭。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9:39
上学时他看到了他有一个亲戚,因为没有学历而在做苦力活,辛苦,而且工资很低,有此他发奋图强,决定用心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