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顾东桥书心得笔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5 23: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7:38
阳明先生认为,人皆可为尧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共同具有。但为什么只有圣人才能意识并保持自己的良知,而愚夫愚妇却做不到呢?这就是圣人与凡人的区别。细节项目之类,圣人难道不懂?只不过他们不一味地学习这些,他们的“学”,正在于只致良知,从中仔细体察自己心的天理,从而与后代的学者不同罢了。
老天是公平的,人之初性本善,说的就是性之完美,无善无恶。我们的心开始时并非与圣人之心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心中被“有我”的私心所离间,被物欲的蒙蔽所阻隔。广阔的心变狭小了,通达的心变堵塞了。人人各有私心,以至于有人竟然将父子兄弟当为仇敌。圣人又产生了忧虑,所以推阐他们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爱之心来教化天下,想让人们都能克服私心,扫除蒙蔽,恢复本来所共同的心体。这种教化的主要点就是“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点。
答顾东桥书心得笔记
阳明先生认为,人皆可为尧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共同具有。但为什么只有圣人才能意识并保持自己的良知,而愚夫愚妇却做不到呢?这就是圣人与凡人的区别。细节项目之类,圣人难道不懂?只不过他们不一味地学习这些,他们的“学”,正在于只致良知,从中仔细体察自己心的天理,从而与后代的学者不同...
图书馆书单
北京甲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公司致力于图书供应链的整合,我们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图书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并且在图书流通领域引入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从而提高图书流通效率, 减少流通成本、降低流通出错率。20...
答顾东桥书读后感
答顾东桥书读后感 篇1 先生在《答顾东桥书》中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知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合一统一观。知行本就是不可分离,如今中学生心理问题屡见不鲜,如唯我独尊心理,厌学心理、早恋问题、网络迷恋问题等,表现出诚信缺失、性格怪癖、目中无人等现象。不是因为...
《答顾东桥书》32.12心得感悟
夫明堂、辟雍之制,始见于吕氏之《月令》,汉儒之训疏。《六经》、《四书》之中,未尝详及也。岂吕氏、汉儒之知,乃贤于三代之贤圣乎?齐宣之时,明堂尚有未毁,则幽、历之世,周之明堂皆无恙也。 尧、舜茅茨土阶,明堂之制未必备,而不害其为治。幽、历之明堂,固犹文,武、成、康之旧,而无救于其乱。何...
《答顾东桥书》32.11心得感悟
道心,即为良知。君子的学问,什么时候离开处事、废弃论说呢?但处事和论说,都是知行合一的功夫,也正是要致其本心的良知,而不与世上那些只用口耳谈说为知的人相似,把知行当两回事看待,如此才真有节目先后可说。 学习《致良知》近一个月了,刚开始觉得都是大道理,一听就明白,以前似乎也听过...
阳明心学课堂第二课:知行合一 答顾东桥书(32.1-32.4)
学员心得 张同学:知行合一,实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为行动之始,真正的行动才能体现真正的知识。从小到大,我们听过许多道理,会讲许多冠冕堂皇的话,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常常暴露出知识的浅薄。廖同学:理解到真正的力量源自内心,而非外界。年过不惑,经历了多地游学与工作,但很多时候,知道却做...
阳明心学课堂第六课:拔本塞源 答顾东桥书(32.13-32.16)
崔同学心得:领悟到心学的普遍适用性,意识到每日言行的自律至关重要。陶同学心得:认识到心学的核心在于无私奉献,将此理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叶同学心得:理解到真正的价值在于尽职尽责,而非追求过多技能和表面的成就。廖同学心得:认识到圣学的失落,决心回归圣人之心,明确个人成长的目标。
答顾东桥书(32.1-32.4)
1.原文至少诵读六遍以上,《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这两天我读了好几遍才敢写心得。 2、知行合一,实质上是知行本一。知为行之始,真知乃能真行。行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知。我们从小到大,听了许多大道理,会讲许多冠冕堂皇的话,一遇到具体事情立马现原形。那些只是知识,不是真知。 廖同学: 深悟:我们很习惯从...
答顾东桥书(32.13-32.16)
学员心得 贾同学: 今天预习课文,认识到一个大大的“伪”字。表面上看起来在学习圣贤思想,其实起心动念上是为了满足贪名贪利的私欲。所以观照起心动念太重要了。体会到老师在前两次课里讲的“起心动念才是行”。刚学了一点点就开始批评别人、看不上别人、总想要说服别人,则自以为在学圣学,其实已经落于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