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入百万,母亲却说“养我不如养条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8 01: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5 19:37
父母的爱投射到孩子的身上,那么,一起投射的还有什么?
乐观、豁达、开朗?还是恨、焦虑、烦躁?
毫无疑问,无论是性格中的优点,还是人性的弱点,孩子都会被父母所影响。
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错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
01
我终其一生,都在清洗父母给我留下的“东西”……
不过五分钟前,我的母亲还在念叨,小时候还盼望着你成才,现在估计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凑乎过吧。
她的语气中带着十分的感慨,八分的失望。
平时只要拌两句嘴,她就会不耐烦的抱怨:“养个狗还会摇尾巴,你还不真不如我们家的狗呢。”
你也许会想,我是应该个废柴,一辈子一事无成。只能赖着父母一套房,找个凑乎的人,凑乎的结婚,然后再凑乎的过一辈子。
所以,现在才*着我的母亲,不得不说出“不如养条狗”这种话。
可是事实是,我除了小学淘气,成绩一直在十名外徘徊,从初中开始,一直没有出过年级前三。
十年前来到北京,我靠着自己的力量,读研找工作,解决了户口和房子,到现在为止衣食无忧,趁着前两年互联网发酵的热潮,公司的市值翻了两翻,拿下首轮融资后,终于挤进了“百万元户”的行列。
虽然我的同学、旧友,有很多比我混的好。
可我觉得自己再怎么不济,也不至于混到一句“凑乎过”的境地。
如今,尽管我早就过了而立之年,可听到母亲这句话时,心里还是被狠狠地扎了一下。
母亲只用了一句话,就把我十几年的努力抹去,瞬间打回“原形”。
仿佛我依旧是那个刚来北京自卑、弱小、没能力的少年。
这一刻,我才发现自己,原来终其一生,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努力,不过是想要洗掉父母扎根在我心里的东西,那些与生俱来的敏感和深入骨髓的自卑、那些脆弱敏感的内心和*迫自己一直努力的偏执、那些永远不值得被爱的念头。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父母总是可以很轻易的说出伤害子女的话。
他们冷嘲热讽,甚至恶语相加,却从来不觉得这是伤害孩子的行为。
他们将孩子当做自己电脑游戏里的人物,打怪升级配装备,却从不认为孩子拥有独立的灵魂。
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就变得暴躁、焦虑、甚至是愤怒。
为什么家长总需要用表达,才能显示自己的权威?
02
为什么家长总是冷嘲热讽恶语相加?
截止到今天, “素质教育”依旧没有完全普及。对于很多生于八零前的“父母”,那时候养孩子还真不是一个“金贵”事 。
事实上, 有太多人都遭受过来自于父母语言或态度的“情感暴力”。
你会好奇, 自身“情感表达不成熟”的父母究竟是什么样 他们纵使:
A. 强调自身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
B. 善于将自尊凌驾于其他人的服从和认可上;
C. 从来不向孩子直接表达“爱”,却总是用“冷暴力”的方式来表达不满;
D. 希望和孩子产生一种牵绊,而不是情绪上“真正的亲密”
毫无疑问,这些父母善于用愤怒来体现“权威”,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忍不住强调与子女的“从属关系”,认为孩子必须听从他们的指令。
一旦反孩子抗,他们就会通过冷暴力、恐吓、威胁等方式,迫使子女回到作为孩子的位置。
而一切言语的伤害,便从这种“身份上的不平等”开始。
03
为什么说情感不成熟的家长最可怕?
小文,一个长期生活在家庭矛盾中的孩子,在他成长的记忆中,父母总是长期指责对方,相互谩骂冷嘲热讽,丝毫不顾忌他的感受。
年幼的他,曾经跪在地上,一边哭着,一边歇斯底里的求着父母,不要再吵了。
成长的岁月里,他感受不到丝毫的爱,他会做出种种奇怪的行为来索取关注。例如在学校里惹事生飞,得过了重大处分,父母一番殴打和辱骂之后,小文彻底崩溃。
他用不恰当的方式索取爱,也把自己*上了崩溃的绝境。
这是 中心 真实的 来访者 案例,康复导师表示,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羞辱和谩骂,是惩罚也是一种动力。
许多家长认为这是一种有效的刺激,所以一直在教育的时候,频繁的使用。从反应来看,孩子越激烈越难过,家长就以为越有效,同时,这也是情感不成熟的表达方式。
对于孩子来说,意识中,他们受到伤害,可是潜意识中,父母应该是真正爱他们和保护他们的人,两种意识的矛盾,让孩子在成年的过程里,逐渐变成自卑、敏感和低安全感的“异类”。
对于小文来说, 中心 的康复导师, 帮助他将潜意识和意识的通道打通 ,这样,他就会很自然地避开绝大部分伤害到他的记忆。
心理学家表示, 当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的显性思维与潜意识里的“我”一致性越高的时候,这个人在生理上就会越有满足感和幸福感,反之则越匮乏。
所以,无论你遭受过怎样的创伤?请不要做记忆的奴仆。
奴仆望向前路,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手里拿着什么?
奴仆望向后路,不按主人的指示摆放双手,他的手就会被燃烧。
勇敢的治愈创伤,从“坦然”开始,到“宽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