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6 04: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5:04
SonyPFR-V1,不晓得有多少人还记得这款空前绝后的耳机产品?根据设计师当初访谈,这款产品的定位并非以耳机为出发点,反而是以头戴喇叭的概念所社计的。跟另一个朋友聊到这款产品的型号,也才发现Sony史上称为V1的产品,包括相机与摄影机,几乎都没有后继产品了,这是某种诅咒吗?
记得当年发表的时候,获得许多3C编辑的关注,但不是因为它的声音品质,而是它惊世骇俗的外型。这只耳机是笔者朋友一两年前看到国外大特价的时候所买回来的,价格比起上市时直接砍了一半,以收藏的观念来说简直是超值。(PS:eBay上面还能找到,价格一样当初砍半!)
打开皮制的收纳盒,除了耳机以外,还有一个同悃的BAM-P1随身耳机扩大器,对于这款耳机的定位来说,这个耳机扩大器算是不可或缺的。拿出PFR-V1可以看到左右两边两个怪怪的单体,以及耳朵导管,整只耳机戴在头上,把头当成行星的话,两个单体仿佛就像卫星一样,你愿意带它出门吗?至少笔者不是很想...
配戴起来的感觉也很微妙,这只耳机是由头带、单体旁置于耳朵上方的固定架固定在头上,切记低音导管必需要塞入耳朵内,低音导管没塞好,声音也是会受到影响的。
虽然说这款耳机是定位在随身耳机,无论重量或是耳机的线材挑选,都是符合随身需求,但是真的拿来随身,只能说是糟透了。这款耳机完全没有隔音能力,你在听什么附近的人都会听到,而附近有什么声音,你也能听得一清二楚,真的拿来随身并不合适。然而这款耳机就品质来说并不糟,甚至可说相当有个性,但它适合在安静的地方细细品味。
在没有搭配耳机扩大器下以一般MP3随身听驱动的V1,音色是偏冷的,中高音相当的细瘦响亮,低音则相当细微,友人认为有点类似EtymoticER-4系列的风格;V1人声位置相当中规中矩,没有前靠或是后退的感觉,若导管没有戴入耳孔甚至难以感受到低音的诠释,音场则相当宽阔,营造出仿佛喇叭的感觉。
搭配P1耳扩后,整体音色偏冷依旧,但是会略为偏暖,音场位置没有太显著的改变,应该是因为独特的单体设计使然,不过较重要的地方在于低频会明显许多,整体走向也会偏向三频均衡;将V1换到具备针对低阻抗耳机耳扩的USB一体机上,V1的气势更为雄浑,也显示一般的随身讯源并无法满足V1。值得注意的是,V1无论在怎样的驱动下,低频都不会变成凝聚的冲击或是一整片的松散型态,比较像是二声道的全音域喇叭的感觉。
SonyPFR-V1就声音表现而言绝对是一款好耳机,但是就配戴感与特性,却不是一款合格的耳机,因为怪异的配戴方式,让这款耳机最终只能成为一款孤芳自赏的逸品。与其说它是一款耳机,更像是一款个人用的头戴喇叭,这样的设计不禁让人联想到AKG的K1000,一样都像是戴在头上的喇叭,也一样的面临后无来者的命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5:04
SonyPFR-V1,不晓得有多少人还记得这款空前绝后的耳机产品?根据设计师当初访谈,这款产品的定位并非以耳机为出发点,反而是以头戴喇叭的概念所社计的。跟另一个朋友聊到这款产品的型号,也才发现Sony史上称为V1的产品,包括相机与摄影机,几乎都没有后继产品了,这是某种诅咒吗?
记得当年发表的时候,获得许多3C编辑的关注,但不是因为它的声音品质,而是它惊世骇俗的外型。这只耳机是笔者朋友一两年前看到国外大特价的时候所买回来的,价格比起上市时直接砍了一半,以收藏的观念来说简直是超值。(PS:eBay上面还能找到,价格一样当初砍半!)
打开皮制的收纳盒,除了耳机以外,还有一个同悃的BAM-P1随身耳机扩大器,对于这款耳机的定位来说,这个耳机扩大器算是不可或缺的。拿出PFR-V1可以看到左右两边两个怪怪的单体,以及耳朵导管,整只耳机戴在头上,把头当成行星的话,两个单体仿佛就像卫星一样,你愿意带它出门吗?至少笔者不是很想...
配戴起来的感觉也很微妙,这只耳机是由头带、单体旁置于耳朵上方的固定架固定在头上,切记低音导管必需要塞入耳朵内,低音导管没塞好,声音也是会受到影响的。
虽然说这款耳机是定位在随身耳机,无论重量或是耳机的线材挑选,都是符合随身需求,但是真的拿来随身,只能说是糟透了。这款耳机完全没有隔音能力,你在听什么附近的人都会听到,而附近有什么声音,你也能听得一清二楚,真的拿来随身并不合适。然而这款耳机就品质来说并不糟,甚至可说相当有个性,但它适合在安静的地方细细品味。
在没有搭配耳机扩大器下以一般MP3随身听驱动的V1,音色是偏冷的,中高音相当的细瘦响亮,低音则相当细微,友人认为有点类似EtymoticER-4系列的风格;V1人声位置相当中规中矩,没有前靠或是后退的感觉,若导管没有戴入耳孔甚至难以感受到低音的诠释,音场则相当宽阔,营造出仿佛喇叭的感觉。
搭配P1耳扩后,整体音色偏冷依旧,但是会略为偏暖,音场位置没有太显著的改变,应该是因为独特的单体设计使然,不过较重要的地方在于低频会明显许多,整体走向也会偏向三频均衡;将V1换到具备针对低阻抗耳机耳扩的USB一体机上,V1的气势更为雄浑,也显示一般的随身讯源并无法满足V1。值得注意的是,V1无论在怎样的驱动下,低频都不会变成凝聚的冲击或是一整片的松散型态,比较像是二声道的全音域喇叭的感觉。
SonyPFR-V1就声音表现而言绝对是一款好耳机,但是就配戴感与特性,却不是一款合格的耳机,因为怪异的配戴方式,让这款耳机最终只能成为一款孤芳自赏的逸品。与其说它是一款耳机,更像是一款个人用的头戴喇叭,这样的设计不禁让人联想到AKG的K1000,一样都像是戴在头上的喇叭,也一样的面临后无来者的命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15:04
SonyPFR-V1,不晓得有多少人还记得这款空前绝后的耳机产品?根据设计师当初访谈,这款产品的定位并非以耳机为出发点,反而是以头戴喇叭的概念所社计的。跟另一个朋友聊到这款产品的型号,也才发现Sony史上称为V1的产品,包括相机与摄影机,几乎都没有后继产品了,这是某种诅咒吗?
记得当年发表的时候,获得许多3C编辑的关注,但不是因为它的声音品质,而是它惊世骇俗的外型。这只耳机是笔者朋友一两年前看到国外大特价的时候所买回来的,价格比起上市时直接砍了一半,以收藏的观念来说简直是超值。(PS:eBay上面还能找到,价格一样当初砍半!)
打开皮制的收纳盒,除了耳机以外,还有一个同悃的BAM-P1随身耳机扩大器,对于这款耳机的定位来说,这个耳机扩大器算是不可或缺的。拿出PFR-V1可以看到左右两边两个怪怪的单体,以及耳朵导管,整只耳机戴在头上,把头当成行星的话,两个单体仿佛就像卫星一样,你愿意带它出门吗?至少笔者不是很想...
配戴起来的感觉也很微妙,这只耳机是由头带、单体旁置于耳朵上方的固定架固定在头上,切记低音导管必需要塞入耳朵内,低音导管没塞好,声音也是会受到影响的。
虽然说这款耳机是定位在随身耳机,无论重量或是耳机的线材挑选,都是符合随身需求,但是真的拿来随身,只能说是糟透了。这款耳机完全没有隔音能力,你在听什么附近的人都会听到,而附近有什么声音,你也能听得一清二楚,真的拿来随身并不合适。然而这款耳机就品质来说并不糟,甚至可说相当有个性,但它适合在安静的地方细细品味。
在没有搭配耳机扩大器下以一般MP3随身听驱动的V1,音色是偏冷的,中高音相当的细瘦响亮,低音则相当细微,友人认为有点类似EtymoticER-4系列的风格;V1人声位置相当中规中矩,没有前靠或是后退的感觉,若导管没有戴入耳孔甚至难以感受到低音的诠释,音场则相当宽阔,营造出仿佛喇叭的感觉。
搭配P1耳扩后,整体音色偏冷依旧,但是会略为偏暖,音场位置没有太显著的改变,应该是因为独特的单体设计使然,不过较重要的地方在于低频会明显许多,整体走向也会偏向三频均衡;将V1换到具备针对低阻抗耳机耳扩的USB一体机上,V1的气势更为雄浑,也显示一般的随身讯源并无法满足V1。值得注意的是,V1无论在怎样的驱动下,低频都不会变成凝聚的冲击或是一整片的松散型态,比较像是二声道的全音域喇叭的感觉。
SonyPFR-V1就声音表现而言绝对是一款好耳机,但是就配戴感与特性,却不是一款合格的耳机,因为怪异的配戴方式,让这款耳机最终只能成为一款孤芳自赏的逸品。与其说它是一款耳机,更像是一款个人用的头戴喇叭,这样的设计不禁让人联想到AKG的K1000,一样都像是戴在头上的喇叭,也一样的面临后无来者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