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收入与文化程度的关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5 14: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0:43
经济收入与文化程度成正比例关系,但不是完全划等号。文化程度也不等于学历。
在我们的社会中,出身贫寒,但最终变得富有的人很多。审视那些成功者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学识、健康的体魄、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勤奋自律,使得这些人在生产过程中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也决定了他们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
【人力资本的投资】
经济学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对于其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在自己的身上做投资来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这种投资可以是学校的正规教育,也可以是在工厂针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甚至人们迁移到一个高收入的地区也可以算是人力资本投资,也许这样他的技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内容包括识字能力、一般的科学知识、操作技能,也包括更好的营养,还包括开拓意识、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所有这些投资都会提升我们的生产能力,进而提高收入。对当今时代的人来说,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似乎并不新奇,甚至已经深入人心了。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开创了这个理论的经济学家的功劳。
当然,不同的时代对于不同技能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工业化时代对人们的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廉价的计算机和自动化装备正在逐步替代那些常规的人类劳动。这些劳动包括图书馆的管理员、办公室的文员所从事的文档管理和查询工作,甚至也包括生产线工人的工作。有时候,这些工作对于人来说并不是很容易,但对于计算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们的团队协作,对人的创新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上述技能的途径之一,但是,这些技能往往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就会受到父母和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
人力资本理论间接地回答了我们在本节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当中,收入的高低并非完全是“天注定”的,人们通过后天的努力能够提高自身的收入。你身边也许就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例子。当然,收入和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之间并不一定是线性的关系。体育赛事中,运动员的收入能够清晰地说明这一点。那些激动人心的赛事往往是在能力接近的高手之间进行的。否则,比赛就会因为缺少悬念而变得索然无味。但是,比赛总有胜负,冠军所得到的鲜花、掌声和收入将远远高出那个与他能力相当却败下阵来的对手。
仔细想想,这种收入决定方式是有道理的。也许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大的满足,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胜者丰厚的回报激励着两个能力相当的运动员使尽浑身解数努力拼搏。这个过程中,收入差距的激励作用再明显不过了。生活中的很多情形,包括*上的竞选、职场上的升迁、科研人员申请科研资助,都和竞技场上的情形类似,那个胜出的人所得到的回报要远高于没有胜出的人。有时候,我们称其为“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
有些人也试图通过其他途径来为自己及其亲人攫取更多的收入,比如那些贪污*的人。事实上,如果社会的民主法治不健全,权力得不到约束,很多人都会这么做。这也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贪污呈蔓延之势的原因。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为那些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同时提高自身收入的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包括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创业的机会。但是,在现实的社会中,不仅一个人的收入会直接受到其家庭背景的影响,决定其收入的很多个人特征与其生长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
【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
比尔·盖茨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他宣称,死后将把其大部分的财富捐献给社会。可是,对于像盖茨这样富有的人,即便是1%的财富,对于其子女来说也意味着一笔不菲的收入,足以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如果他们愿意,甚至可以过奢华的生活。此外,盖茨极有可能还留给其子女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通过言传身教,通过送他们去优质的学校,通过带他们在全球旅行,通过让他们认识优秀的人??
盖茨的努力不仅是为了他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是为了让其子女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只不过,他担心的不是留给他们的财富太少,而是如何不让巨额的财富毁了他的子女。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很多富人要向盖茨学习。实际上,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确实在2010年造访中国,并邀请中国最富有的50个人,提议他们签下誓言,在自己死前把一半的个人财富用于慈善事业。
可见,一个人的收入不仅取决于个人努力,也取决于出身。经济学家用代际流动性来表示贫穷与富有在代际间的传递,具体的是用代际收入弹性系数来衡量。如果该系数是0,则意味着父辈的收入对下一代没有任何影响;如果是1,则意味着下一代的收入分配状况与父辈完全相同,对应着那种出身决定一切的社会。一般来说,该系数介于0和1之间,意味着那些偏离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随着代际的更迭会出现向社会平均水平回归的趋势。
澳大利亚的几位经济学家估计了中国城镇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他们发现,父亲和儿子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74,父亲和女儿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84。母亲的影响要相对小一些。这些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年轻一代的相对收入主要是由父母决定的。而父母的教育水平、职业、社会地位都会通过代际传递影响到子女的收入状况。
【穷人变富、富人变穷的流动性】
另外,人们也关注更短时间段内的收入流动性问题。一个富有的人或家庭可能因为生意的失败、健康状况的恶化、失去高收入的工作而变得贫穷;而那些贫穷的人和家庭可能因为生意的成功、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因为中了彩票而变得富有。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更为重要,因为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人生阅历的增加,他们的收入会随之增长。一个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的收入的相关性就是我们这里所谈的收入流动性问题。现有的不平等度量指标往往是利用一个时间点上不同人的收入计算的。如果我们把这种收入的流动性考虑进来,也许得到的不平等程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上面的穷人变富、富人变穷的情况发生,那么我们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观察的收入差距都高估了实际的不平等。
当然,我们也很难说不平等程度低的社会对应的福利水平就更高,因为大多数人并不希望自己的收入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认识到一个人的收入会发生变化,对于很多公共*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以经济适用房*为例,它允许那些低收入的人群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来购买房产。尽管初衷是好的,这个*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家庭变得富有了,我们也很难让他们退回其所购买的经济适用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0:43
经济收入与文化程度成正比例关系,但不是完全划等号。文化程度也不等于学历。
在我们的社会中,出身贫寒,但最终变得富有的人很多。审视那些成功者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学识、健康的体魄、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勤奋自律,使得这些人在生产过程中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也决定了他们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
【人力资本的投资】
经济学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对于其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在自己的身上做投资来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这种投资可以是学校的正规教育,也可以是在工厂针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甚至人们迁移到一个高收入的地区也可以算是人力资本投资,也许这样他的技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内容包括识字能力、一般的科学知识、操作技能,也包括更好的营养,还包括开拓意识、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所有这些投资都会提升我们的生产能力,进而提高收入。对当今时代的人来说,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似乎并不新奇,甚至已经深入人心了。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开创了这个理论的经济学家的功劳。
当然,不同的时代对于不同技能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工业化时代对人们的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廉价的计算机和自动化装备正在逐步替代那些常规的人类劳动。这些劳动包括图书馆的管理员、办公室的文员所从事的文档管理和查询工作,甚至也包括生产线工人的工作。有时候,这些工作对于人来说并不是很容易,但对于计算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们的团队协作,对人的创新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上述技能的途径之一,但是,这些技能往往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就会受到父母和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
人力资本理论间接地回答了我们在本节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当中,收入的高低并非完全是“天注定”的,人们通过后天的努力能够提高自身的收入。你身边也许就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例子。当然,收入和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之间并不一定是线性的关系。体育赛事中,运动员的收入能够清晰地说明这一点。那些激动人心的赛事往往是在能力接近的高手之间进行的。否则,比赛就会因为缺少悬念而变得索然无味。但是,比赛总有胜负,冠军所得到的鲜花、掌声和收入将远远高出那个与他能力相当却败下阵来的对手。
仔细想想,这种收入决定方式是有道理的。也许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大的满足,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胜者丰厚的回报激励着两个能力相当的运动员使尽浑身解数努力拼搏。这个过程中,收入差距的激励作用再明显不过了。生活中的很多情形,包括*上的竞选、职场上的升迁、科研人员申请科研资助,都和竞技场上的情形类似,那个胜出的人所得到的回报要远高于没有胜出的人。有时候,我们称其为“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
有些人也试图通过其他途径来为自己及其亲人攫取更多的收入,比如那些贪污*的人。事实上,如果社会的民主法治不健全,权力得不到约束,很多人都会这么做。这也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贪污呈蔓延之势的原因。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为那些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同时提高自身收入的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包括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创业的机会。但是,在现实的社会中,不仅一个人的收入会直接受到其家庭背景的影响,决定其收入的很多个人特征与其生长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
【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
比尔·盖茨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他宣称,死后将把其大部分的财富捐献给社会。可是,对于像盖茨这样富有的人,即便是1%的财富,对于其子女来说也意味着一笔不菲的收入,足以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如果他们愿意,甚至可以过奢华的生活。此外,盖茨极有可能还留给其子女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通过言传身教,通过送他们去优质的学校,通过带他们在全球旅行,通过让他们认识优秀的人??
盖茨的努力不仅是为了他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是为了让其子女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只不过,他担心的不是留给他们的财富太少,而是如何不让巨额的财富毁了他的子女。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很多富人要向盖茨学习。实际上,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确实在2010年造访中国,并邀请中国最富有的50个人,提议他们签下誓言,在自己死前把一半的个人财富用于慈善事业。
可见,一个人的收入不仅取决于个人努力,也取决于出身。经济学家用代际流动性来表示贫穷与富有在代际间的传递,具体的是用代际收入弹性系数来衡量。如果该系数是0,则意味着父辈的收入对下一代没有任何影响;如果是1,则意味着下一代的收入分配状况与父辈完全相同,对应着那种出身决定一切的社会。一般来说,该系数介于0和1之间,意味着那些偏离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随着代际的更迭会出现向社会平均水平回归的趋势。
澳大利亚的几位经济学家估计了中国城镇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他们发现,父亲和儿子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74,父亲和女儿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84。母亲的影响要相对小一些。这些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年轻一代的相对收入主要是由父母决定的。而父母的教育水平、职业、社会地位都会通过代际传递影响到子女的收入状况。
【穷人变富、富人变穷的流动性】
另外,人们也关注更短时间段内的收入流动性问题。一个富有的人或家庭可能因为生意的失败、健康状况的恶化、失去高收入的工作而变得贫穷;而那些贫穷的人和家庭可能因为生意的成功、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因为中了彩票而变得富有。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更为重要,因为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人生阅历的增加,他们的收入会随之增长。一个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的收入的相关性就是我们这里所谈的收入流动性问题。现有的不平等度量指标往往是利用一个时间点上不同人的收入计算的。如果我们把这种收入的流动性考虑进来,也许得到的不平等程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上面的穷人变富、富人变穷的情况发生,那么我们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观察的收入差距都高估了实际的不平等。
当然,我们也很难说不平等程度低的社会对应的福利水平就更高,因为大多数人并不希望自己的收入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认识到一个人的收入会发生变化,对于很多公共*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以经济适用房*为例,它允许那些低收入的人群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来购买房产。尽管初衷是好的,这个*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家庭变得富有了,我们也很难让他们退回其所购买的经济适用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4 10:43
经济收入与文化程度成正比例关系,但不是完全划等号。文化程度也不等于学历。
在我们的社会中,出身贫寒,但最终变得富有的人很多。审视那些成功者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学识、健康的体魄、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勤奋自律,使得这些人在生产过程中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这也决定了他们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
【人力资本的投资】
经济学家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开创者。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对于其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可以通过在自己的身上做投资来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
这种投资可以是学校的正规教育,也可以是在工厂针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甚至人们迁移到一个高收入的地区也可以算是人力资本投资,也许这样他的技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内容包括识字能力、一般的科学知识、操作技能,也包括更好的营养,还包括开拓意识、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所有这些投资都会提升我们的生产能力,进而提高收入。对当今时代的人来说,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似乎并不新奇,甚至已经深入人心了。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开创了这个理论的经济学家的功劳。
当然,不同的时代对于不同技能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工业化时代对人们的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廉价的计算机和自动化装备正在逐步替代那些常规的人类劳动。这些劳动包括图书馆的管理员、办公室的文员所从事的文档管理和查询工作,甚至也包括生产线工人的工作。有时候,这些工作对于人来说并不是很容易,但对于计算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与此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们的团队协作,对人的创新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上述技能的途径之一,但是,这些技能往往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就会受到父母和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
人力资本理论间接地回答了我们在本节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当中,收入的高低并非完全是“天注定”的,人们通过后天的努力能够提高自身的收入。你身边也许就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例子。当然,收入和一个人的努力程度之间并不一定是线性的关系。体育赛事中,运动员的收入能够清晰地说明这一点。那些激动人心的赛事往往是在能力接近的高手之间进行的。否则,比赛就会因为缺少悬念而变得索然无味。但是,比赛总有胜负,冠军所得到的鲜花、掌声和收入将远远高出那个与他能力相当却败下阵来的对手。
仔细想想,这种收入决定方式是有道理的。也许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大的满足,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胜者丰厚的回报激励着两个能力相当的运动员使尽浑身解数努力拼搏。这个过程中,收入差距的激励作用再明显不过了。生活中的很多情形,包括*上的竞选、职场上的升迁、科研人员申请科研资助,都和竞技场上的情形类似,那个胜出的人所得到的回报要远高于没有胜出的人。有时候,我们称其为“赢者通吃”的游戏规则。
有些人也试图通过其他途径来为自己及其亲人攫取更多的收入,比如那些贪污*的人。事实上,如果社会的民主法治不健全,权力得不到约束,很多人都会这么做。这也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贪污呈蔓延之势的原因。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为那些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同时提高自身收入的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包括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创业的机会。但是,在现实的社会中,不仅一个人的收入会直接受到其家庭背景的影响,决定其收入的很多个人特征与其生长环境也是密不可分的。
【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
比尔·盖茨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他宣称,死后将把其大部分的财富捐献给社会。可是,对于像盖茨这样富有的人,即便是1%的财富,对于其子女来说也意味着一笔不菲的收入,足以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如果他们愿意,甚至可以过奢华的生活。此外,盖茨极有可能还留给其子女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通过言传身教,通过送他们去优质的学校,通过带他们在全球旅行,通过让他们认识优秀的人??
盖茨的努力不仅是为了他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是为了让其子女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只不过,他担心的不是留给他们的财富太少,而是如何不让巨额的财富毁了他的子女。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很多富人要向盖茨学习。实际上,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确实在2010年造访中国,并邀请中国最富有的50个人,提议他们签下誓言,在自己死前把一半的个人财富用于慈善事业。
可见,一个人的收入不仅取决于个人努力,也取决于出身。经济学家用代际流动性来表示贫穷与富有在代际间的传递,具体的是用代际收入弹性系数来衡量。如果该系数是0,则意味着父辈的收入对下一代没有任何影响;如果是1,则意味着下一代的收入分配状况与父辈完全相同,对应着那种出身决定一切的社会。一般来说,该系数介于0和1之间,意味着那些偏离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随着代际的更迭会出现向社会平均水平回归的趋势。
澳大利亚的几位经济学家估计了中国城镇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系数。他们发现,父亲和儿子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74,父亲和女儿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84。母亲的影响要相对小一些。这些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年轻一代的相对收入主要是由父母决定的。而父母的教育水平、职业、社会地位都会通过代际传递影响到子女的收入状况。
【穷人变富、富人变穷的流动性】
另外,人们也关注更短时间段内的收入流动性问题。一个富有的人或家庭可能因为生意的失败、健康状况的恶化、失去高收入的工作而变得贫穷;而那些贫穷的人和家庭可能因为生意的成功、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因为中了彩票而变得富有。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更为重要,因为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人生阅历的增加,他们的收入会随之增长。一个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的收入的相关性就是我们这里所谈的收入流动性问题。现有的不平等度量指标往往是利用一个时间点上不同人的收入计算的。如果我们把这种收入的流动性考虑进来,也许得到的不平等程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上面的穷人变富、富人变穷的情况发生,那么我们在任何一个时点上观察的收入差距都高估了实际的不平等。
当然,我们也很难说不平等程度低的社会对应的福利水平就更高,因为大多数人并不希望自己的收入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认识到一个人的收入会发生变化,对于很多公共*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以经济适用房*为例,它允许那些低收入的人群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来购买房产。尽管初衷是好的,这个*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一个家庭变得富有了,我们也很难让他们退回其所购买的经济适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