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7 03: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30 08:08
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
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营养支持可以纠正已经或是即将出现的营养不良,提高人体对疾病和治疗的耐受性,调整和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增强免疫力,下面看看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
除了采取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手段外,医生们还常常会采用营养支持的方式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支持,可以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方式。
肠内营养一般是通过在患者鼻内置放胃管,让营养液从管中直接进入胃部进行的,少数患者可能需要在腹部进行造口插管。对于存在营养不良、不愿进食等情况的患者,肠内营养都是安全和有效的首选营养支持手段,安全性也比较好。
如果患者因为各种原因,肠道功能已经损失严重,或因为手术需要胃肠道禁食,就可以选择肠外营养。肠外营养一般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的导管放置,营养物质经过血液补充,相比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一般使用时间较短,这主要是因为它与正常的人体生理消化途径不同,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感染、导管脱离等并发症。
不管是肠内营养还是肠外营养,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肠癌患者都是效果显著的,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因此患者和家属也要正确认识营养支持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营养问题都可以靠“吃”来解决的。
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有以下几个:
1、营养支持的目的是可以纠正已经或是即将出现的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对疾病和治疗的耐受性,比如放化疗的患者经口进食困难,此时可以给予口服的营养补充又或是通过胃管或营养管,来给予肠内的营养支持。
2、阻止进行性蛋白质和热量的消耗,改善负氮平衡,促进伤口愈合,对于术后的患者给予充分、充足的营养,可以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和减少住院的时间和减少总体的住院费用。
3、调整和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增强免疫力、减少并发症,比如术后的患者增强营养是会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4、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营养不是药,为什么能治病?
1、营养治本,药物治标。
2、营养用来修补身体受损组织,药物用来暂时控制疾病的症状,可能造成身体更严重的损伤。
3、假设老鼠在墙上打了一个洞,药就是用来杀老鼠的,老鼠杀掉了,可洞还在,还会有新的老鼠来,那营养就是用来补洞的。
4、营养针对所有人,药物只针对病人。
5、营养没有副作用,药物有副作用。
6、营养缓解压力,大部分药物造成压力。
7、营养提升免疫力,多数药物降低免疫力。
8、营养可以提升药物的疗效,药物却增加对营养的需求。
医学界也开始重视营养对疾病的治疗
原卫生*陈竺提出,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营养保健学的知识,针对慢性病,特别要发挥营养保健治疗的作用。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秦小明曾指出:健康不只是治病就可以了,医疗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不到10%,而营养状况占80%。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慢性病医疗支出比例占医疗总支出的70%,因此说,防控慢性病刻不容缓。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马方教授表示,营养治疗是慢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及医疗费用的支出。
营养治疗能对哪些疾病产生作用?
首先,营养治疗是慢性病的最终解决方案。这一观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正在成为一种共识。
作为临床营养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主任,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教授一直在呼吁“还营养为一线治疗”,其中也特别强调:营养治疗,是慢性病的最终解决方案。
几乎所有疾病的康复,都需要营养的参与。原卫生*陈竺曾提出,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营养学的知识,针对慢性病,特别要发挥营养治疗的'作用。
事实上,早在2009年,卫生部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设置 “临床营养科” 试点。这也意味着,国家已经将营养提升到治疗的高度。
慢病治疗存在“方向性错误”
据统计,中国每5人中就有1人确诊为慢病患者,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5%。面对慢病,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又称“慢病”,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一类疾病。这类病具有潜伏时间较长、前期没有明显症状、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治疗时间长等共同特征。
通常,那些半年、一年,或几年都不好,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都是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冠心病,抑郁症,慢性肝炎、肾炎等。
过去的很多年里,医院针对慢病的主流的方式是对抗疗法——血压高了用降压药;血糖高了用降糖药;肿瘤长出来了切除……这种方法并不能预防慢病的发生,治疗效果也并不乐观。钱花了,罪受了,病痛却还在……这是为什么?
治疗方向错了!
这种对抗疗法以前是用来针对外来因素给人体造成的疾病。例如外伤,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常采用止血、抗炎、抢救和预防接种等方式。但它并不是治疗慢病的最佳选择。慢病患者,营养治疗应该是第一步。
营养不是药,为什么能治疗疾病呢?
慢病的发生,追根究底是源于各种不平衡。比如饮食不平衡、缺乏睡眠、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不运动或者运动过量、压力太大等。这些不平衡因素的影响,使人体细胞损伤速度大于修复速度,最终引发疾病。
因此面对慢病,我们第一步要考虑的,应该是在矫正不良生活方式的同时,为人体细胞提供足够的结构营养。通过营养治疗,增强自我修复的能力,这才能解决这些慢病的根本问题。
相比药物治疗,营养治疗有它的不可替代性:
1、营养是“对因治疗”,是“治本”;药物是“对症治疗”,更多的是“治标”;
2、营养用来修补身体受损组织;药物用来暂时控制疾病的症状;
3、假设老鼠在墙上打了一个洞,药就是用来杀老鼠的,老鼠杀掉了可能会再来,即使没了老鼠,洞也还是需要“营养”去填补;而营养就是用来补洞的,如果洞补得够牢固,那么就算老鼠来了也咬不动;
4、营养针对所有人;药物只针对病人;
5、营养没有副作用;药物大都有副作用;
6、营养能缓解压力;大部分药物会造成压力;
7、营养提升免疫力;多数药物降低免疫力;
8、营养可以提升药物的疗效,药物却增加对营养的需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30 08:08
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
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营养支持可以纠正已经或是即将出现的营养不良,提高人体对疾病和治疗的耐受性,调整和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增强免疫力,下面看看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
除了采取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手段外,医生们还常常会采用营养支持的方式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支持,可以分为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方式。
肠内营养一般是通过在患者鼻内置放胃管,让营养液从管中直接进入胃部进行的,少数患者可能需要在腹部进行造口插管。对于存在营养不良、不愿进食等情况的患者,肠内营养都是安全和有效的首选营养支持手段,安全性也比较好。
如果患者因为各种原因,肠道功能已经损失严重,或因为手术需要胃肠道禁食,就可以选择肠外营养。肠外营养一般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的导管放置,营养物质经过血液补充,相比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一般使用时间较短,这主要是因为它与正常的人体生理消化途径不同,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感染、导管脱离等并发症。
不管是肠内营养还是肠外营养,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肠癌患者都是效果显著的,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因此患者和家属也要正确认识营养支持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营养问题都可以靠“吃”来解决的。
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有以下几个:
1、营养支持的目的是可以纠正已经或是即将出现的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态,提高对疾病和治疗的耐受性,比如放化疗的患者经口进食困难,此时可以给予口服的营养补充又或是通过胃管或营养管,来给予肠内的营养支持。
2、阻止进行性蛋白质和热量的消耗,改善负氮平衡,促进伤口愈合,对于术后的患者给予充分、充足的营养,可以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和减少住院的时间和减少总体的住院费用。
3、调整和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增强免疫力、减少并发症,比如术后的患者增强营养是会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4、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营养不是药,为什么能治病?
1、营养治本,药物治标。
2、营养用来修补身体受损组织,药物用来暂时控制疾病的症状,可能造成身体更严重的损伤。
3、假设老鼠在墙上打了一个洞,药就是用来杀老鼠的,老鼠杀掉了,可洞还在,还会有新的老鼠来,那营养就是用来补洞的。
4、营养针对所有人,药物只针对病人。
5、营养没有副作用,药物有副作用。
6、营养缓解压力,大部分药物造成压力。
7、营养提升免疫力,多数药物降低免疫力。
8、营养可以提升药物的疗效,药物却增加对营养的需求。
医学界也开始重视营养对疾病的治疗
原卫生*陈竺提出,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营养保健学的知识,针对慢性病,特别要发挥营养保健治疗的作用。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秦小明曾指出:健康不只是治病就可以了,医疗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不到10%,而营养状况占80%。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慢性病医疗支出比例占医疗总支出的70%,因此说,防控慢性病刻不容缓。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马方教授表示,营养治疗是慢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及医疗费用的支出。
营养治疗能对哪些疾病产生作用?
首先,营养治疗是慢性病的最终解决方案。这一观念,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正在成为一种共识。
作为临床营养学专家,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主任,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汉平教授一直在呼吁“还营养为一线治疗”,其中也特别强调:营养治疗,是慢性病的最终解决方案。
几乎所有疾病的康复,都需要营养的参与。原卫生*陈竺曾提出,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营养学的知识,针对慢性病,特别要发挥营养治疗的'作用。
事实上,早在2009年,卫生部发布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设置 “临床营养科” 试点。这也意味着,国家已经将营养提升到治疗的高度。
慢病治疗存在“方向性错误”
据统计,中国每5人中就有1人确诊为慢病患者,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5%。面对慢病,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又称“慢病”,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一类疾病。这类病具有潜伏时间较长、前期没有明显症状、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治疗时间长等共同特征。
通常,那些半年、一年,或几年都不好,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都是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冠心病,抑郁症,慢性肝炎、肾炎等。
过去的很多年里,医院针对慢病的主流的方式是对抗疗法——血压高了用降压药;血糖高了用降糖药;肿瘤长出来了切除……这种方法并不能预防慢病的发生,治疗效果也并不乐观。钱花了,罪受了,病痛却还在……这是为什么?
治疗方向错了!
这种对抗疗法以前是用来针对外来因素给人体造成的疾病。例如外伤,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常采用止血、抗炎、抢救和预防接种等方式。但它并不是治疗慢病的最佳选择。慢病患者,营养治疗应该是第一步。
营养不是药,为什么能治疗疾病呢?
慢病的发生,追根究底是源于各种不平衡。比如饮食不平衡、缺乏睡眠、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不运动或者运动过量、压力太大等。这些不平衡因素的影响,使人体细胞损伤速度大于修复速度,最终引发疾病。
因此面对慢病,我们第一步要考虑的,应该是在矫正不良生活方式的同时,为人体细胞提供足够的结构营养。通过营养治疗,增强自我修复的能力,这才能解决这些慢病的根本问题。
相比药物治疗,营养治疗有它的不可替代性:
1、营养是“对因治疗”,是“治本”;药物是“对症治疗”,更多的是“治标”;
2、营养用来修补身体受损组织;药物用来暂时控制疾病的症状;
3、假设老鼠在墙上打了一个洞,药就是用来杀老鼠的,老鼠杀掉了可能会再来,即使没了老鼠,洞也还是需要“营养”去填补;而营养就是用来补洞的,如果洞补得够牢固,那么就算老鼠来了也咬不动;
4、营养针对所有人;药物只针对病人;
5、营养没有副作用;药物大都有副作用;
6、营养能缓解压力;大部分药物会造成压力;
7、营养提升免疫力;多数药物降低免疫力;
8、营养可以提升药物的疗效,药物却增加对营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