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患者能思考问题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6 15: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04:38
不能
罕见病发展中心创始人黄如方主任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无论是罕见病患者还是常见病患者,大家最核心的需求永远是“求医问药”,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重获健康。
但是,中国现有患者超1600万,每年新增患者超20万,能得到明确诊断的患者却不足40%,其中平均确诊时间超5年,确诊费用高出5万。自然,后续的治疗和护理现状更加不理想。
目前,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其中80%以上属于遗传疾病。然而,全球有效治疗药物不到5%。反观我国孤儿药市场,很多国外上市的药物尚未在国内注册上市,数据预估国内具备有效药品治疗条件的罕见病不超过10种。
如何打破患者求医问药的阻碍?是罕见病各利益方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
从县级、市级、省级甚至于到北上广,罕见病患者的求医之路常常充满坎坷。因为发病罕见,很多医院、单独的科室并不能对其准确诊断,更谈不上给予正确的医疗对策。这就需要医院甚至于社会整合资源,建立完整的诊疗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肾脏风湿科副主任医师殷蕾强调:“超7000种罕见病中,儿童期就发病的占50%以上,能确诊的却不足400种。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让分子诊断和临床诊断密切结合,能够发挥老专家的临床经验优势,整合完整的病史和文献资料,在最短的时间确诊,从而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并得到正确的护理和治疗方案 。”
当下,精准医学越来越被重视。罕见病更加需要被精准诊疗,因为即便是同一种遗传性疾病,也存在很多分型,它意味着不同的治疗和护理对策。罕见病是基础疾病的极端表现,针对这些极端少数病例的研究,属于典型精准医学,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人类疾病机理的认识,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新型治疗方法。
患者组织:承接患者和外界
患者组织是由患者及其家庭包括社会爱心人士自发建立的民间团体。怀揣着提高罕见病认知度、促使罕见病患者得到救治的目标,全国各地成立了许罕见病组织。大到中国罕见病发展中心小至各地方病友关爱服务中心,从了解罕见病、宣传罕见病到帮助患者得到治疗、对罕见病实现预防,患者组织是患者和外界联络的桥梁,正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着社会对罕见病的认知,改善着患者的生存质量。
谈及各种帮助、服务工作,天津友爱罕见病关爱服务中心主任王立新表示,最为骄傲的成果是推动了血友病在医疗保险*上的变化。2008年,罕见病患者可以享受门诊特殊病管理;2012年血友病患者必须的凝血因子被纳入医保。这些*的改善,不仅仅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还大大优化了国家的资源配置。
上海德博蝴蝶宝贝关爱之家执行主任杨梦竹强调:“成立一个罕见病公益组织,首先要明确你的服务对象,并以此制定清晰的规划。随后,尽全力整合社会各界的有效资源,最后付诸行动。”
除了医院和患者之间最直接的联系,公益组织、媒体平台在宣传、帮助罕见病方面也同样进行着很好的分工。这些力量对于推动社会对罕见病的认知、推动孤儿药的注册研发、推动科研的深入发展都有着莫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