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1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5:49
在清军、农民军的双重打击,明朝的江山风雨飘摇。当年朱元璋开创明朝,分封诸王,希望后世能够守住朱家的江山。到了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孙数量已经达到十多万人,然而他们却没能保住江山,反而沦为废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明朝宗室是废物的人不是我,而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他是这么说的,“为宗藩者大抵皆溺于富贵,妄自骄矜,不知礼义。至其贫者则游手逐食,靡事不为,名曰天枝,实为弃物”。顾炎武是明朝坚定的支持者,曾投身南明小朝廷,抗击清朝,他为何要贬低明朝宗室呢?
其实顾炎武并没有贬低这些明朝宗室,他的话客观的反映了明朝末年宗室的情况。其实从明朝建立以来,明朝宗室大多数都是纨绔子弟,仗着自己的身份,胡作非为。比如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手下军民,*迫他们卖儿卖女,阉割幼男,不少人因伤致死。
朱元璋给朱樉总结了二十八条罪状,说他“昵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内”。代王朱桂带着自己的儿子,“*市中,袖锤斧伤人”,还公开杀人抢夺钱财。朱棣闻讯很生气,写信警告他,“闻弟纵戮取财,国人甚苦,告者数矣,且王独不记建文时耶?”朱元璋有二十多个儿子,没有劣迹的大概只有那么五六个。
明朝宗室犯罪的情况非常普遍,因为他们身份特殊,地方官不敢把他们怎么样,所以更加肆无忌惮。之前,曾经介绍过伊王朱典楧,他命令王府军校关闭洛阳城门,在城内公开强抢民女,结果抢了上千人,引起了地方的*动,连洛阳地方官都不敢管。
然而到了明朝末年,这些藩王们又成了“铁公鸡”。比如说李自成攻打洛阳,有人劝说福王朱常洵,“散财饷士,以振人心”。但福王根本不予理睬,结果城破后,被做成“福禄宴”。清军南下的过程中,许多明朝藩王、宗室纷纷投降,根本不敢抵抗。所以顾炎武才说这些宗室是“弃物”。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与三个人有关!第一个就是朱元璋,他分封诸王的目的是让他们拱卫江山,为此制定了非常优厚的宗藩*,主要是自己的子孙,都可以不劳而获,受到朝廷的供养。朱元璋没想到,经过几代的繁衍,这给明朝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以河南省为例,它每年的存留米麦是八十四万三千石,而河南宗室却需要一百九十二万石!粮食短缺,导致低级宗室的禄米供应出现问题,这些低级宗室经常聚众*,甚至公开打砸官府,当面辱骂朝廷命官。
第二个就是朱棣!朱棣原是燕王,他做了皇帝后,对藩王的*更加严格。朱棣首先削去了藩王们的兵权,与此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经济待遇,让他们养尊处优。明朝人评论道:“我明自靖难之后,待宗室其制愈严愈刻。在诸王之中,乐善好书者固百不得一,而即有好饮醇酒,近妇人,便称贤王,遂加奖励矣!”
在明朝贤王的标准就是吃喝玩乐,只要别*。第三个就是明宣宗朱瞻基,他在位期间,对宗室的*更加严格,不许出城,不许做官,不许经商。久而久之,明朝宗室集团就彻底沦为“弃物”。然而,清朝入关后,并没有吸取明朝的教训,到了中后期,养了一群同样是废物的八旗子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5:50
因为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几个昏君,重要宦官,祸乱超纲,自己贪图享受,不顾百姓死活,导致底层百姓和朝廷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即便是天潢贵胄,百姓们不支持,他们也只有被推倒的份。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5:50
因为他们被养废了。明朝后期,大多数宗室之人都被养废了,耽于享乐,而且不思进取。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5:51
明朝宗室之所以后来一蹶不振,是因为朝廷被东林党把持。因此皇帝也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