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2 09: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7:34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低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
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
相对贫困的定义基于两个理论假设:一是价值观念上的,认为人的需要不仅限于物质需要,也包含文化精神方面的需要。二是物质上的,认为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和质量标准是不断变化的。
相对贫困的解决
1、转变扶贫观点:从扶贫的角度出发,不应只是维持贫困人口的食物需求,也要考虑到医疗、教育和居住的扶持,这样才能使脱离贫困的人不至于再次轻易变成贫困人口。
2、大力推进就业导向的经济发展进程:应以促进就业作为目标,在*上给予企业支持,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减轻就业压力,为相对贫困人员提供一份能够带给其满足感和幸福感的工作。
3、提高相对贫困人口的就业能力:加大相对贫困人口的技能培养,使之在职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生活水平,脱离相对贫困。
4、完善税收*:借鉴负所得税,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完善,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税收*,以使相对贫困者受益,同时惠及绝对贫困者,减少贫困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