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5 13: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19:16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可总结为敏于行慎于言 语出《论语》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译文为: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中庸》名句如下: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自成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诗经名句如下: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尚书》名句如下: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若网在纲,有条而紊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
给你一个最有代表性的!!《道德经》!! 道德经》对改善现代管理具有深刻的智慧启迪。
在无为与自然的关系中,老子把无为视为实现自然理想的道路、方法,把自然视为无为方式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理想境界。老子依据道德本体论形成了“无为——自然”理念,然后又将其推演、贯彻于人类社会。
作为人类社会中效法道的典范的圣人,通过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等方式、方法取得了民众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效果。老子揭示的道的根本法则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其目的则是“无不为”、“民自化”。 老子无为思想作为一种管理方*,就是要求管理者在思想观念上持无执态度。
这种无执态度绝非无所用心,懒惰懈怠,消极等待,而是要管理者防止不顾客观实际、单凭主观意志的虚妄态度。在老子看来,主观意志越是强执于某种事情越难成功,主观上淡然待之反易成功。
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保障人类自然存在、自由生活的权利,使国家社会和谐有序。 清静之治,即无为之治。
老子主张以静处事。在十六章中说:“归根曰静”。
他注意到清静优于躁动,这个静不是不动,而是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不是人为的,自然是大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就是要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
在二十六章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和“躁”是指事物的具体形态和世俗常见的心态。
“重”就是大道为重,“静”就是大道本身之性。在四十五章说:“躁肚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躁”是动的意思,“寒”是消灭的意思。大道是清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在六十一章认为“北常以静胜牡,以静为天下”。“牝”是雌性动物,为静。
“牡”是雄性动物,为动。在他看来,管理事务宜静不宜躁。
大国常以静、以柔、以下,来处理邦交关系。在六十章说: “治大国芳烹小鲜”。
治理一个大国犹如烹任一条小鱼一样,务必慎之又慎,掌握好火候,不可轻举妄动,要一心一意。圣人无为,使人各安其自然。
可见,无为之治乃自然之治。 在老子看来,自然之治是最高境界。
老子在五十七章引述圣人治世心得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自化”即自然顺化。
“自正”即自然端正。“自富”即自然富足。
“自朴”即自然淳朴。鸟不教而自在空中飞;兽不驯而自在山上跑;鱼不学而自在水中游;人自然父慈子孝,君正臣忠。
因此,三十七章指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没有任何思欲和情妄,至为清静、纯粹。能持守这一体性,身自修,天下自然太平。
在六十六章说:“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老子之所以极力倡扬无为之治,根本目的是为了民众能够自然而然地生活。所以,在六十四章告诫统治者:“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人若无私无为,内充道德,外之以柔弱谦恭,必得人钦崇而尊之。
不争之治。在传统*观念中,功名利禄皆由争斗而得。
在老子看来,这是很不明智的观念和做法,争斗必然有胜有败,老子在六十八章提出“不争之德”。对人要虚怀若谷,谦虚处下,要有道德胸怀。
这就是征服人心的特殊人格。他在二十二章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拎,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的“一”就是“道”,古人云:“得其一,万事毕”。
守住这个道,万事万物、社会人事都不离道,把握了大道、自然,即可充当天下万民之楷模。不自以为是,从道的观点看待事物,才能看得明白。
不夸耀自己,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不骄傲自满,才会有新的突破和长进。
老子无为无不为的原则,表现在处世之道上,就是无争。关于圣人的不争之德,在八十一章中明确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不争是人类社会某种约束、和谐、统一、安定的要素。圣人之道,为万物造福而不求报,为天下奉献而不索取。
在八章以水为喻,说明不争合道:“上善苦水,水善利万物而不手,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至高无上的善,像水一样滋润世间万事万物,没有水就没有人的生命。
卑下低洼的地方,是人们最不愿处之地,唯独水性向下。水性滋润万物而不居功,助万物之生长。
七章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在老子看来,不争方能平静、自然、和谐、淳朴。 柔弱之治。
老于认为,柔弱是人对道的无为方式的效法、运用。因此,二十六章强调说:“柔弱胜刚强”。
柔弱是立世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
第五十二章又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只有持守柔弱的人,才真正是最刚强者。
所以老子在七十六章断言:“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坚强的事物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事物属于生存的一类。
因此,如果用兵逞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