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阳明腑实八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2 13: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31 10:58
《伤寒论》阳明腑实证是阳明病燥热伤津的极重阶段,故及时判断阳明腑实证形成与否,果断「急下存阴」是十分必要的。辨腑实证是否已成的要点为大便难、大便硬或燥屎内结,但临床不可过于机械。现将《伤寒论》中辨阳明腑实已成的八种辨证方法总结如下。
濈然汗出阳明病身大热、汗大出,为病在阳明之经,如出现手足濈然汗出或濈然微汗出,则是病在阳明之腑而大便已硬之征。故《伤寒论》213条原文说「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
为何「濈然汗出」是阳明腑实已成大便已硬之征?乃因「四肢为诸阳之本,津液足为热所蒸,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蒸,其手足濈然而汗出,故知大便已硬也。」
谵语阳明病出现谵语是腑实已成的外征之一。如218条原文说「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还有108条说:「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此亦是说太阳病转属阳明病后出现谵语,是表明腑实已成,故当用承气类以下之。
徐灵胎说:「谵语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于津液少,层层相因,病情显著。」故阳明腑实证服药后以「谵语止者」为中病,中病即止,过则伐正。故张仲景有「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之诫。
潮热病在阳明之经,是无形热邪充斥表里,其发热为高热,或蒸蒸发热,病在阳明之腑,是邪热入里化燥,与胃肠糟粕相搏结,其发热多为潮热,或日晡所发潮热。故原文214条说:「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尤在泾说:「谵语发潮热,胃实之征也。」可见病在阳明发潮热为腑实已成之征。
其原因乃病在阳明之腑,为热已入里化燥成实,此时体表多热势不高(不同于经证之高热),又因阳明经气旺于申时,胃肠内的燥热随经气旺时而炽,故出现定时增高的潮热。潮热既主腑实已成,必伴大便不通,可用攻下法。如病在阳明发热不潮者,腑实未成,不可攻下,故仲景有「其热不潮者,未可与承气汤」之诫。
食欲病在阳明之经,腑实未成,腑气通畅,故食欲多如常而能食。如病在阳明之腑,里实成后,腑气阻滞,脾胃升降失调,导致食欲改变而不能食。原文220条说:「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
其「能食者,但硬耳」是腑实不甚或腑实证之初期,故以食欲之改变可辨阳明腑实证的形成与否和腑实内结的甚微。喻嘉言说:「有燥屎则肠胃热结,故不能食;若能食则肠胃未结,故但硬耳。」
腹痛病在阳明之经,胃肠气机通畅,故多无腹痛的见证。如阳明病出现「绕脐痛」或「腹满痛」,是病已入腑,里实已成之征。故243条原文说:「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256条原文说:「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其腹满痛乃是阳明腑实已成,燥屎内结,气机阻滞所致,故知腹内腑实已成。
小便《伤寒论》第197条说:「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从「反」字可知阳明病(经病)当以小便自利为常,小便自利说明热虽盛而津液未大伤,病在阳明经。再从252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和113条:「大便硬,小便当数」来看,可知「小便数」是导致大便硬的原因之一。
因机体的抗病自调能力,欲通过小便来泄热,故出现小便数,因津液已伤,其「数」必尿次增加而量少,又因津液偏渗于膀胱,反倒加重了津液的耗伤,促使腑实形成而致大便硬,故小便数为阳明腑实大便硬的征验之一。徐灵胎针对252条的情况说:「『因』字当着眼,大便之硬,由小数之所致。」可谓要领之言。
大便病在阳明经,胃肠燥实未成,大便多通利如常。病在阳明腑,无论是燥热伤津所致的大便硬或是燥屎内结,都必然导致大便不通,故大便通与不通亦是判断阳明腑实成否的首法。
《伤寒论》中叙述阳明腑实证的每条原文几乎都冠上了「大便难」或「不大便」等以言其大便不通。原文244条虽言「大便乍难乍易」,其「乍难乍易」实为阳明腑实已成,燥屎内结所致之「热结旁流」证。因燥屎内结,腑气不通,便难排出,故「乍难」;燥热内*津液下趋,时有旁流,故「乍易」。此即后人所谓的「结者自结,流者自流」是也。
以药物试探此法亦即诊断性用药。214条原文说:「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其汤入腹中,出现矢气,证明已有硬屎内结,并因药物的作用而松动,气机得以转动,故出现矢气,又因服药量较少,药力不足以使硬便排出,故宜继用足量药物以攻下。
如药后不转矢气,证明腑实未成,气机未有阻滞,故药后无矢气不可攻下。这是仲景示人以药物试探腑实成否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