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3 16:4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0:31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句解:写出董宣的机智与刚直不阿]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 "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句解:体现出董宣的勇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袍鼓不鸣董少平." 译文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在今河南杞县)人.……后来被特例征召为洛阳县令.当时湖阳公主的家奴白天杀了人,因为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无法抓捕.等到公主出门,而用这个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门外的万寿亭等候,拦住(公主的)车马,用刀圈地,大声数说公主的过失,呵斥家奴下车,接着便把家奴打死了.公主立即回到宫里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极为愤怒,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希望乞求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说:"想说什么话 "董宣说:"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臣下我不等鞭子打,请求能够自杀."当即用脑袋去撞击柱子,(顿时)血流满面.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扶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董宣不答应,(光武帝命小太监)强迫他磕头,董宣两手撑地,一直不肯低头.公主说:"过去弟弟做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死刑犯,官吏不敢到家门.现在做皇帝,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光武帝笑着说:"(做)皇帝和(做)百姓不一样."当即命令:"硬脖子县令出去!"赏赐三十万钱.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是董宣." 段解:本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一件事,突出了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文章先交代事件的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接着介绍事件的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紧接着写事件的 *** :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董宣宁死不从.最后叙述事件的结局:光武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文章虽然不长,但将事件的起因,发展, *** ,结局叙述得非常清楚.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 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句解:极写董宣的廉洁]帝伤之,日:"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 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译文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县令.七十四岁时,死在任上.(光武帝)召 令派遣使者探望,只看见布做的被子覆盖着尸体,(董宣的)妻子和儿子相 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 到他死我才知道."因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便赏赐(系印钮的)绿色丝带, 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 段解:如果说第一段(记叙"董宣执法"的故事)是正面写董宣,为课 文的重点内容,那么第二段(记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景况)则是侧面写 董宣,为课文的次要内容.由此不难看出,课文虽然不长,但很注意主次 协调,正面,侧面呼应,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评析】 “讷于言”,“讷”音nè,是言语迟钝,结结巴巴,不善表达。“敏于行”,正好相反,敏是敏捷,手脚勤快,反应迅速。
孔子慎言,唯恐说了做不到,所以这样强调。他讨厌巧言令色的人,说,“刚、毅、木、讷,近仁”(《子路》13.27)。
إ 孔门当中,有资格入德行门,受老师夸奖的道德先生,尽是不爱说话的人,如闵损、冉雍。(说话要迟钝,行动要敏捷)إ 【简评】这与“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一致的。
“讷”并不是真的迟钝,而是一种接人待物的态度。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做了再说,或者不说,那事情都已经成功地摆在面前了,事实总是胜于雄辩的。
做为君子来讲,第一位的应该是勇于实践的精神,而不是高谈阔论,实际上无所事事。 集解包曰:“讷,迟钝也。
言欲迟钝,而行欲敏也。”言语迟钝者,不抢先说,不利口,言语似乎甚难。
此是君子言语谨慎之故。注意欲字,言语慎重,办事必须敏捷,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此皆难能而欲能之也。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评析】 孔子把“仁”和人的朴素气质归为一类。
这里首先必须是刚毅果断,其次必须言行谨慎,这样就接近于仁的最高境界了。这一主张与孔子的一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原文】 子曰:“为命(1),裨谌(2)草。
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 吾无有所立 以吾言为能 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左传》称“此之谓不朽”。
唐朝的一位学者对这“三立”作了精僻的阐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于是,“三立”有了定论,在中国历史上成为许多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即使是现在,人们还常常提起,不过多了一些批判,也多赋予了一些新意。
从传统的意义上讲“立德立功立言”的概念,主要是说人对社会的影响,并以此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从字面的通俗含义来看,立德就是做圣人,做好事,做一个社会认可的“光辉榜样”,用现代语言就是做一个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雷锋”。
立功就是做英雄,做征战四方屡建奇功的大将军,或是安民有道明镜高悬的大清官,再或是拯民于水火的救世主,反正在当世要有功德无量的口碑,对后世要有功业千秋的记载。立言就是做文章,著书立说,而且这个文章是传世之作。
从道理上说要接近绝对真理,从文采上看要万世流芳。这“三立”的标准不能不说是极高的,但正因为其高,才使得历史上一代代士子们将此作为人生理想而奋斗终生。
“立德”要讲的一方面是私德,个人修养,等等。更重要的应是公德。
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这种秩序和规范需要人们自觉去维护,这甚至包括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对所交往的人讲诚信,救死扶伤等等。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社会公德的人会有很好的品行。
这时候的立德,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时X代的要求,任何人都是不可回避的。真正无穷的力量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而不是榜样,所以没有必要呼唤圣人或“雷锋”出现,每人自觉或不自觉的“立德”,就将形成真正文明的社会环境,这比起塑造一些头上有光环的道德大师供人们去瞻仰实际得多。
当“立功”不再为某个朝廷所驱使的时候,这个词会因其平民化而显得生气勃勃。什么是“功”?现在可解释为每个人所从事的事业。
一个企业家办好他的工厂,一个科学家取得科研的突破,一个工程师完成了某个项目,一个农民在自己的田地里获得丰收……等等,都和军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一样,立下了功业。在人们完成自己的事业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价值,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
“立功”从来就不是只有大人物才能做的事,而是平民百姓对社会的贡献。问题只是在于,做成的每一件事,不仅要利在当代,更要功在千秋,这个“功”方才立得起来。
“立言”在历史上是最具风险的事,从当年司马迁因说直话而遭到宫刑,到明清的*使无数小知识分子丢掉头颅,直至前几十年文化被“*”,万马齐喑究可哀,使人们觉得立德易立功易而立言最难。其实,立言的本质并没有什么玄妙,无非就是坚持真理,发现真理,给这个世界留下人类的精神财富,而这却不是修身养性或是只有勇气就可以办到的。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立言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要总结历史,要研究现实,要预测将来,还要敢于说真话。而历史是扑朔迷离的,现实是错综复杂的,谁能洞若观火?能够“立言”的人,中国还是有一些的,但毕竟不多,象鲁迅那样的人算是吧。
人生在世,要活得有意义,主观上离不开“立德立功立言”的愿望,客观上也就是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是物质财富抑或是精神财富。那么怎么去做,取决于每个人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立德立功立言”一说还真如古人所论,“虽久不废”,始终是左右人们行为的一种思想规范。 相声界有个前辈大师叫马三立的,名字就是来源于“立德,立功、立言”。
一立都难,何其三立,三立之中唯立言更难。祖辈常以德为先,功其次后立言。
吾无有所立,终以吾言为本,尽言之所能。 我从十三岁就想着要做圣贤伟人,而此三立者,为圣贤伟人。
何谓圣人?窃以为:言为万世法,行为万世师,心中有大爱,系天下苍生,不为一己一时之私利而蝇营狗苟,也不因为自己的地位崇高而以万物为刍狗的人,才够格。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我们不是为名利而生而死而苟活,我们是为着信仰而歌而迈而奋斗。并且立功当立百世功,计利当计千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但是,诚如李宗吾在《厚黑从话》卷四中所言:三代以上,圣人摩肩接踵;三代以下,一个莫得。接下来他分析道:第一点:说,在《庄子天下篇》中,圣人之上,还有天人、神人、至人等……只要是聪明能达的人,都可称之为圣人(由此可见古时圣人并不值钱),就跟古时的朕一样,人人可称得,后来收归御用,才高贵了起来;第二点:说,在古代,由于信息不发达,一个人发明了一种学说,要加以推广,必须先假托一个圣人之名,所以,圣人的形象越发光辉了,而这种学说也得以流传(前提是这个学说还是比较有价值的);第三点,说圣人只存在古时,所以只可想象,不能目睹,不能证实,所以保持了神秘性,所以“他的道理就越是玄妙,信从的人就越是多”。
仔细一想,还颇有点道理,所以他这番话,虽然没有把我心中的圣人形象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