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怎么把三秋融为一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3 18:0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15
中国古代诗学提倡“兴象之合”,即“感兴与景观的和谐”[1]。杜甫缘秋起兴,写下《秋兴八首》,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人格形象。
一、见天地▪自然之秋
杜甫在《秋兴八首(其一)》中选择了秋天两个常见的意象:白露和枫树。“玉露”即白露,秋天特有的景物。曹丕在《燕歌行二首▪其一》中提及:“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里以玉为喻,故称玉露。“枫树林”不同于*笔下富有生命力的枫树,本诗与“凋伤”连用,赋予意象衰败萧瑟之感。首句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巫山巫峡气萧森”,此时的“山”与“峡”笼罩在“萧森”的氛围中,给人以压抑之感。颔联用“兼”与“接”将天与地连接起来,使整个天地都处于这种萧瑟、萧森之中。本联由实转虚,诗人由自然界的风浪想到*的风浪,一语双关,如此自然之秋何尝不是预示着国家之秋呢?
二、见众生▪国家之秋
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在《秋兴八首》中时常回忆长安早期的繁盛之景。例如《秋兴八首(其七)》描写的长安昆明池,“武帝旌旗”展现唐朝的国力昌盛,“菰米”“莲房”呈现了唐朝的物产富饶,然而“无人收”“无人赏”暗示着国势衰微。前后鲜明的对比,以致杜甫在《秋兴八首(其八)》中发出“彩笔昔曾千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的感慨。诗人亲眼目睹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沉重的灾难。国家因战乱与灾难,国势由盛转衰,进入国家之秋。这一点杜甫深有体会。他也因此远离故乡,漂泊在外,寄居夔州的。所以杜甫笔下很多诗篇都是关注民生的,站在人民的视角进行写作。他对战乱中的百姓给予深切的同情,较为有名的如《三吏》《三别》。《三吏》展现了兵役劳役给百姓家庭与生活带来的沉重苦难,《三别》更是从百姓内心直接展示战乱给人带来的巨大伤害。《秋兴八首(其一)》就是杜甫书写自己因羁旅漂泊引发的思乡之情。思乡愈浓愈发反衬战乱灾难的危害之大。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的“泪”字便直接展现了国家之秋下的百姓之悲。
三、见自己▪人生之秋
杜甫眼见萧瑟的秋景,想到国家进入多事之秋,不禁感慨自己的人生之秋。孤独漂泊之感、年老疾病之伤、壮志未酬之叹构成杜甫的人生三秋。
1.孤独漂泊之感。“丛菊两开他日泪”,花开一年又一年,杜甫始终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不免触景生情而落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他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系在一叶孤舟之上。“舟”是古代文人羁旅漂泊特有的意象。它既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心理概念。古代文人将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投射到小舟之上,“舟”便带有人的情感。“孤舟”成为杜甫远离家乡孤独寂寞情感的真实写照。面对滔滔江水,杜甫看见了自己,一个羁留他乡,功业未成的自己。面对曾经的壮志与抱负,他唯有此刻耳边隐约传来捣制寒衣的砧声。这阵阵砧声也传递着家人对漂泊之人的牵挂。这更加重他的孤独之感。他在《秋兴八首(其七)》中将自己描绘成“江湖满地一渔翁”,“渔翁”便是对他这种孤独之情的极致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