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4 00: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6:27
原生家庭有多重要,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这里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历吧!
写日志好几年了,却从来不愿意回忆童年。上次出差晚上无聊,胡思乱想,不知怎么就想起了童年。
童年印象最深的,不是日子的穷,也不干活的苦,而是父亲的喝斥与打骂。据母亲说,出生后父亲很喜欢我,经常逗我开心,偶尔去次集镇,都要给我买根麻花,可从我记事时起,印象中父亲就没抱过我,没夸过我,甚至没对我笑过。童年的日子,我大多时间是在恐惧中度过,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会大发脾气,不知道将会为什么事而挨打。后来慢慢长大,父亲不再打我,但我依然看不到他的笑容,有时我明明听到他在外面带着愉快的声音哼着小调,可一进门,脸上立即阴云密布,整个青少年时期我一见到父亲就立马大气不敢出,唯恐出了差池被厉声责骂。
小时最怕的,最恨的的人就是父亲,曾暗暗发誓:长大后嫁不出去,也不嫁父亲这样的人。中专填报志愿时,唯一的标准是:在能考上的前提下,离家越远越好!
父亲曾是村小学的一名民办老师,后经招考转为公办,再后来调到镇中心小学,现在县教育机关。他对学生非常温柔,对同事也很热情,我曾经是那么羡慕他的学生和同事,因为在他们面前,父亲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随着我和弟弟相继长大,先后离家,父亲的性格慢慢变得温和,开始和我们说说笑笑,结婚后,我每次离家时,他都表现出依依不舍,让我心酸,但直至现在,我和父亲都无法相互表达感情,甜腻的话我不敢说,怕他烦,只好推着孩子在他面前嬉笑打闹,从他对孩子的慈爱中感受着他的温情。
成年后反思父亲的性格,很容易找到原因:他的性格,来源于他孤独的童年,源自他父母的冷漠和不负责任。大约在他三四岁时,父母离异,各自再婚,又生数子,却将一岁多的他扔给守寡的奶奶,从此不闻不问。父亲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我一岁多时,父亲的奶奶去世。从此他失去了最后的精神依靠。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理解父亲,每次想起他的童年都觉得心疼,一个近似于孤儿的孩子,在那个年代,该怎样生活?受了委屈,该如何寻求安慰?刚刚成年就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还未来得及悲伤,又要独自承担起养活一家人的重任。孤独无助的童年,让他没有机会学会如何示爱,无论是对爱人,还是对孩子。生活的压力加上 情感 的封闭,让他无法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从而将所有情绪都发泄到孩子头上。他和大多传统男人一样不擅长表达感情,更少想过如何与子女交流,在那个年代,能挣钱养家,能顾得一家人肚子吃饱,就很不容易了。
也正因为此,父亲做了一位极度有责任心的父亲,即使当年他和母亲曾一度离异(后又复婚),也没有对我和弟弟有任何影响。三十年前的农村条件无比艰苦,但他依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为我们姐弟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坚持供我们上学,为我们事无巨细操劳奔波。
时至今日,父亲仍然时有脾气,但我已经能够包容,我知道,他表达出来的,并不是他的真心!等一切过去,他又会成为最慈爱的父亲。
回忆童年,突然发现,我一直希望逃避父亲的影响,事实上,父亲却在我身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从幼年到成年,我一直拼命学习,希望能用成绩来博得父亲的夸奖,三十多年过去,我尽了最大努力,依然没能得到父亲半句肯定。从客观上说,我因此而受益,一路走来成绩优异,最终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在我几十年的生活中,却一直没有自信,总希望获得别人的欢心,希望能让他人高兴,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许多时候,活得太累。
十几年前,我迅速进入婚姻,甚至赌气不通知父母(主要是赌父亲的气)。一星期后双方家人在一起吃饭,饭桌上第一次见到父亲落泪,那一刻我才感受到,原来,父亲是在意我的。但之前的二十多年里,我却需要用推导的方式告诉自己:父亲,是爱我的,他供养我的一切,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我一直在想,当初为什么会闭着眼睛嫁给木头,最后得出结论:因为他与父亲的性格几乎相反,他有着父亲没有的优点(性格宽容,不乱发脾气),也有着父亲有而他没有的缺点(做事不够细致,得过且过,没有追求优秀的习惯等),在我的潜意识里,还是对父亲的叛逆太深!
初中毕业,在父亲力主之下我*放弃高中,上了中专,从此失去了正常上大学的机会。之后无数次以泪洗面,感觉整个人生都没有意义。工作后发奋自学,面壁十年终于考研返回校园,别人都道我有毅力,只有我知道,失去的总是最珍贵!*放弃的,更容易让人耿耿于怀!我常在想,假如当初父亲没有那样的决定,我正常读完高中,是否还能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是否还愿意坚持学习?
在渴望得到父亲夸奖的愿望之下,从小到大我的学习非常努力,成绩稳居年级第一,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之下,做其他事也是不做则已,做就做到最好。但纵观我的前三十年,我却觉得自己并不快乐。整个童年在战战兢兢之中度过,在湘上学四年,大多时间沉浸在自我感觉又穷酸又土气的自卑阴影之中,工作后看着同龄人背着书包上大学伤心欲绝,结婚后为婚姻不如意痛苦不堪,考研后感觉肯定要失败彻夜痛哭流涕,硕士毕业后想留在沿海未能够,回来整天面对他人的嘲讽和讥笑不敢出门,生了孩子无力抚养无助绝望多次想自杀........回头看,觉得自己那些年简直是有强迫症,一点不如意就感觉人生没有希望,动辄寻死觅活,时常竭斯底里。
反思自己,读书不多,却扔有如此不 健康 的心态,就算到达知识的顶峰,又能如何?权钱名利包括知识人人渴望,但若却缺乏感知幸福与快乐的能力,拥有再多,又有何益?
我庆幸自己还残存了一丝信念,最终走过无数关口。庆幸自己遇见木头,数十年的包容和等待,终于让我由暴戾如狮,变为宽厚如佛!庆幸自己生养两个孩子,曾经让我委屈痛恨甚至诅咒的抚养孩子的苦难,现在看来都是成长的财富,在经历过无数的绝望、煎熬和心力交瘁之后,最终置之死地而后生,学会发现幸福,感激拥有,接受既定的事实,现在别说自杀,都想不起来有什么事可以生气了。
如果说父亲年轻时的暴戾和武断给了我磨难,那么,他同时也赋予了我走出磨难的坚韧和毅力!苦难结束于自己的心态改变之时,而坚韧和毅力,却将伴随我的一生。
父亲造就了我的一切,如今,我又影响着我的孩子。
我尽量不打骂孩子(虽然无法避免),尽量与孩子平等交流,尽量给他们做主的机会,哪怕因此将忍受无尽的麻烦。
我从小没感受过爷爷奶奶的宠爱,每次看到公婆对葱蒜的亲昵都备感欣慰,尽管他们年老体迈,能给予我的帮助非常有限,可哪怕他们什么也做不了,仅仅是给孩子一个慈祥的微笑,我都觉得非常温暖,无论是出于道义,还是出于爱,我都愿意给他们最大的包容,愿意尽自己所能,让他们幸福快乐!
我不奢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以后也不会要求他们考试得第几或门门功课多少分以上,更不会*迫他们去追求所谓的成功,而是努力让他们快乐,鼓励他们去做任何他们喜欢的事,哪怕以后他们只做个普通厨师或修理小工,我也不会觉得难为情,只要,他们觉得快乐。
或许这就是典型的补偿心理。自己小时没得到的,成年后拼命塞给孩子。
我不知道,等我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又会有什么遗憾?若干年后,他们会不会怪我:妈妈,我小时候你怎么不*我好好学习?怎么不*我去学琴棋书画?怎会容忍我如此平庸?
如果他们真这样问,或许我会回答:孩子,我觉得快乐比优秀更重要,如果,你想做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第一次认真写自己的童年,没有清算之意,更多的是一份理性思考,希望能从上两代人的经历中,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性格以及整个人生的影响,从而在考虑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时,多一份参考。
我无法想像,三十年后,自己将会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只能努力做好眼前的事,然后顺其自然!没有人能够在理想的环境中成长,所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或许,也是孩子命中注定的吧!
以上是我的真实经历和感悟,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您时时如意、事事开心!
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需要用一辈子去疗愈,原生家庭带来的爱,可以疗愈一辈子所遇到的其他伤痛。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应该主要是指性格、思维方面的影响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它是孩子基础性格形成的温床,但又不是绝对的。我主要想说一下非绝对性这一点。
一是同样的家庭会生养出不同性格和思想的孩子。 之前看过一个案例,讲的是一个家庭里,父亲总是家暴母亲,他家里的三个儿子长期处在相同的环境里,日后却形成了不同的婚姻观。大儿子开始效仿父亲家暴后来的妻子,二儿子对婚姻开始失望决定终身不婚,三儿子觉得妈妈太可怜,发誓结婚后绝不让自己的妻子成为第二个妈妈那样的人。
二是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只是孩子受到众多影响中的其中一环,学校、 社会 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通过接触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学习不同的知识,会不断调整个人认知。
但是尽管如此,原生家庭仍然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因素,尽量为孩子创造良性的家庭环境、其他的就看孩子自己了。
我和老公是两种截然不同啊性格。我敏感细腻,追求完美,总愿意别人说自己好,老公活的真实不做作,从不看别人的眉高眼低,用我的眼光看就是非常没有眼色,但待人真诚,心底善良,可能也是基于此,我们吵了几十年,但却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夫妻关系。
慢慢的我也在思考,为什么我总要把所有事情都做的趋于完美,把自己搞得紧张而劳累?老母亲八十多岁了,兄弟姐妹们轮流照看,在和母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发现,母亲对我们的要求非常高,连最细小的事也不放过,过去我认为因为母亲是个特别能干特别会干的人所以总也看不上我们做的,现在母亲在衰老而我们早已成长为独特的个体,却仍然不能达到母亲的各种要求,我忽然明白,这不是要求严格,这是挑剔,是她和我们沟通的“独特”的方式,她除了以这样挑剔的方式和我们沟通以为基本上不会和我们沟通,而她的这种方式来源于她的原生家庭——一个婚姻生活不幸的可怜的脾气暴躁的妈妈,如此环境下的极度不自信和缺爱造成的没有安全感,母亲用各种能干的表现博取她妈妈的重视和爱!然后这样的性格教育出来的我们,个个能干细心又勤快,追求完美,就是太累了。
比如每出现一个事情,不管大小我都提前各种思考,各种准备,有多少张解决方案,怎么解决最好,每每总是把自己搞的非常累,效果并不是每次都好,老公是吃得香睡得香,问题来了再解决,几乎不提前给自己找烦恼,该办的事情也没有耽误,不同的性格不同教育环境,不同的原始家庭的影响造成了不同的性格差异。
明白了这些,我理解了老母亲,也 探索 打破这种相处方式,她挑剔我就用诙谐的方式破解,她怄气我假装傻傻的什么也没有发生的继续找她说话,老母亲也慢慢的变得幽默起来了,生活多么美好,本来就没有多少需要较真怄气的事情,特别是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想办法去改变会越来越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基因的“烙印”,先是影响性格,继是影响态度,最后会影响整个人生。
1:成长环境,在有爱的家庭中长大孩子,幸福感会很强,懂得珍惜,感恩,付出等。
2:性格的养成,幸福美满的家庭孩子多数性格开朗活泼,喜欢帮助人,比较有爱。
3:婚姻观,我们常听到女孩(男孩)说,我要找一个跟我爸爸(妈妈)的一样人结婚,这是在憧憬幸福美满的生活。如果家庭不和睦的孩子,父母经常吵架,孩子会对以后的婚姻充满恐惧感。
4:心理素质,和睦家庭的孩子心理素质是很 健康 快乐的,积极向上。反之,孩子心理会有一些扭曲想法,负面情绪低落。
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真的太重要了,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孩子的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所以父母做好榜样,对孩子很重要。今年*说了一句很有感受的话,整天只知道看手机的父母是培养不出爱看书的孩子的,说的真的很对,而且孩子很多不良行为都是因为父母的不良行为造成的例如父母总是吵架,造成孩子成瘾性人格自卑性人格,父母暴躁易怒,孩子就暴躁易怒。父母在家习惯用打孩子来解决问题,孩子在学校也就会习惯用打架来解决问题。父母不在意孩子的感受,孩子也会不在意别人的感受。相反,父母爱看书,孩子就跟着爱看书,父母待人彬彬有礼,孩子带人也就有礼貌,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孩子就爱与别人沟通,父母的语言知识体系丰富,孩子的语言知识体系也就丰富。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认为把孩子扔到学校,教育就是老师的责任,家长的作用比老师要大得多。
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可见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多大。
同样有句话“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说明了这种影响其实因人而异,并不能完全推导出一个人的成与败、幸与不幸。
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来到世间,那可爱的小脑袋就如同一个摄录机,把所见所闻毫无选择的拍下,全部存入大脑。父母每一次对孩子的爱抚,爸爸对事业的投入,妈妈对家庭的付出,啪啪啪都被摄入脑中,也包括了父母面对困境时的无奈,终于脱困时的兴奋,争吵完后爸爸的懊悔,妈妈的泪水。这一个个镜头都驻留在了孩子的脑中。
这些日积月累在大脑中的镜头记录了父母是如何生活,如何面对艰难,如何喜怒哀乐,构成了孩子的潜意识,指引着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和行动,形成了孩子最初的性格和习惯。
所以,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和习惯的养成。
那些自信积极的人,一定生长在父母和睦,爱意满满的原生家庭。相反,那些自卑、暴躁性格的,其原生家庭肯定是缺少爱的。
原生家庭的痛,要用一生去治愈。原生家庭的爱,会治愈一生的痛。
不能否认,性格的定形也有学校和 社会 的影响。
所以,很多不良家庭带来的一些坏脾气,可以在学校和 社会 的锤炼中慢慢改善。自我修复能力强的人,完全可以摆脱家庭的不良影响,走出原生家庭的痛苦。
因而,并不能将自己的不幸与失败完全归罪于原生家庭。要知道,父母不能选择,自己能够改变。
原生家庭就像一根*的风筝线,看似无形,却悄悄影响和控制着你飞翔的方向。然而,强悍的人,会挣脱束缚,自由的翱翔。
我是禅润。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我有一个朋友,父母从小关系不好,打架是家常便饭,可以说平时动嘴都不叫吵架,动手不出血算是小意思。他从小看到大。目睹了他父母所有的争吵,打斗。但父母就是不离婚。
不过这个朋友还好,人品没有长歪,但是在对待婚姻这方面是彻底的不婚族。对所有的感情不敢兴趣,避而不谈。
他说他即使对女性有好感也不敢深入接触,他怕一旦谈了感情,剩下的就是无止境的争吵,不如彼此远远观望。即使在他的父母年老之后和谐相处,他也不对感情抱有希望。 他说宁愿一辈子光棍儿。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尤其是童年。一旦有了阴影,可能一辈子都弥补不了。
如果父母给不了孩子好的原生家庭,不如彼此分开或者重组家庭。
希望会帮到你。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太大,太重要了。也许每个人都能当父母,当又有多少人真正当好了父母呢,而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有太多的人一辈子也无法治愈。我婆婆是个比较强势的女人,家里无论每个*大小小的事情,她都喜欢管管,并且无论遇到什么事,永远都是别人的错,斤斤计较的,我老公曾经完全就是她的翻版,也是经过这么多年有了孩子后,慢慢软硬兼施的让他改变,但过*的是痛苦的,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是根深蒂固一辈子的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给大家讲诉我身边的一个故事。小A在八岁的那年父母离婚了,他被判给了爸爸,弟弟被判给了妈妈!爸爸呢,要挣钱养家,无暇顾及小A,就把他送到爷爷奶奶家,让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不久后,爸爸再婚了,后妈也有一个儿子,不过儿子没有带过来。小A就是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后来他去当兵了。用他的话来说,在部队那么长的艰苦的训练时间里,爸爸从来都不会打电话关心他。他呢,也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他妈妈呢,也是走南闯北,忙自己的事业,对他也没有多少关心。好在后来他遇到了喜欢的女孩,结婚生子,一切都还算顺利。但是好景不长,小A开始像他妈妈一样,开始走南闯北,总以为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外面的钱更好赚。“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就是对他最好的形容。做一份工作从来不会超过三个月。对家庭对孩子没有了耐心和责任感。挣不到钱,养不了家,还在外面搞外遇。在无数次争吵后,小A和老婆离了婚,孩子判给了他。他自己都说,他从小就是这样长大的,孩子只要饿不着冻不着就行了。你们听听,这是一个爸爸说出的话,完全没有对孩子的疼爱。正是他从小受过这种委屈,他觉得孩子也可以挺过去。后来他又找了好多女朋友,不过都没有结婚,完全是抱着玩玩的心态,和别人在一起。这就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但凡父母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多一些对孩子人生方向的指引,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孩子不至于迷失自我。但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被温柔以待!在和睦的家庭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