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1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9 05:54
仙,山人也。佛,弗人也。这种拆字虽不是很严谨,但很好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差别。仙与佛,不仅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宗教神明,还代表着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世界观。
仙,一般而言是道教神明的总称,他们是经过*,从人道成功求索到天道的人物。对于道教而言,道是绕不开的话题,是一切的起点和应该有的终点,对于道的求索是天然的、是自我完善的手段。山人,早期意味着在山里隐居修身的人,这也就是说,成仙的过程其实就是脱俗的过程,通过炼丹服药等手段使得自己和自然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修身又修心,从而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以此带来肉体上的质变。仙就是进化成功的人,他们有常人不能及的超凡脱俗的能力和长久不灭的寿命。在道教中,仙是合乎道的,也就是与自然规律和谐统一。
佛,在大小乘佛教中有不同的理解,前者一般用佛来称呼释迦牟尼,后者还将其他修行*的人也称作佛。
虽然弗人这种拆字的结果并不合理,但是佛的内在含义中还真的有非人的意思,不过,这并不是说成佛是背离人道。按照释尊自己的说法就是,他什么都不是,只是觉悟了而已。什么都不是,自然就不是人了。早期的印度佛教中,佛具有仙那样的神通,后来的时候其形象不断被拔高、被神化,以至于最后上升到真理本身的高度,另普通人难以企及。
在佛道二教中,对彼教的神明都存有自己的看法。在道教看来,仙即逍遥,不为外物所累,不为俗世所拘,其举手投足都在天意的驱使之下,其所思所想即是天理,因其由人的肉身飞升而成,故是永恒的。而佛却是不完满的,因为其肉身已经湮灭,属于没有实体的仙的范畴。而在佛教心中,仙才未曾真正摆脱轮回之苦。佛是寂灭的,永不入轮回,这是其与凡人的境界区别。仙虽然寿命极长,日子过得极其自在,拥有超越凡人之上的幸福感,但其仍在六道之中,只不过与凡人不同界而已。即使仙人可与天地同寿,但天地有生也有灭,仙还是无可避免地走向轮回,遭受无常之痛苦。而这种痛苦是佛不需要去承受的,不仅如此,菩萨等佛教神明也不需要,所以他们认为佛的境界优于仙。
谈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二教之间的区别。
佛与道在理论上其实有共同之处,毕竟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拥有过较多的摩擦,所以磨合是必须的。佛家的禅宗和道家的内丹都承认一元,赤子之心其实也就是明心见性。而且虽说神鬼之说在二教的理论层面从不占重要地位,但事实上这确实二教历史发展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基石。道教一开始就秉持着神鬼信仰,而佛教本来是无神论者,后来法事在其日常中也占了非常大的比重。道教认知中,道是本体,而佛教则没有实在的本体,主张万法缘起于性空。修道虽然最终追求的是精神的升华,但同样注重肉体的康健和长生,而佛教对于肉体就看得很淡,在其眼中,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肉体的湮灭反而是解脱、有助于*。在到达理想境界的途中,二教都会打坐。在道教这里,打坐是为了养生,这一点要高于身心。而佛教则不然,他们的入定是为了更好地进入一种空灵境界的手段,是觉悟的手段之一。
有的人认为,说来说去,二者都只是戒除*的人而已,佛觉悟,仙对身体状况有着极致的追求,二者之间其实殊途同归。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在真正思想清透的“悟了”的人心里,仙也好,佛也好,神通也好,极乐也好,无论这些是真是假、是虚是实,重要的是对此保持一颗平常心。世间万物都超脱不过“存在”,既然这些存在都摆在这里,懂与不懂、信与不信又有什么本质的影响呢?按照思想境界来说,一人能不能仙与佛,就是看其能不能做得了自己的主。如果以平常心看待世间万物,那么宇宙和人生不就尽在掌握之中了吗?当下虽然完美而不可超越,但并非人人都能摆脱与生俱来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行为惯性。所谓功德*或得道就是通过一种修行,来帮助我们获得这种解脱,达到人生的大和谐。
所以,仙与佛都只是人生的一种平常境界而已,区别仅在于在通往这个境界的途中我们选择的的是哪一条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9 05:54
1、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最后羽化飞升。
2、对待生和死的态度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
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那么怎样实现涅槃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
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
对现实,人们是*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
3、佛教不讲算命,道教专研命理。
在小乘佛法里,四分律规定,佛教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不能算命、卜卦、风水等等。大乘佛教,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规定不能做这些的,被称为邪命。佛法有云,只要是劝信众生一心向善,一切法皆是佛法,善人用恶法,恶法亦善,恶人用善法,善法亦恶。
中国人向来信命,易经本来就是从占卜而来,所以孔夫子就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实际就是周易文化,因为在四书五经之中,易经为群经之首。太极图和阴阳鱼,都是道家的运用了易经的思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9 05:55
道教是中国土生宗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佛教则是外来宗教,它是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在中国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宗教。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老,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功夫。
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
可见,道教主张对现世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一般来说,宗教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个人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问题。
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道教修行秘诀中说,“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
佛教起源于印度,道教起源于中国。佛教的目的是*成佛,而后希望生成舍利子,进入不轮回的世界,是否进入了不轮回的世界,理论上是无*证的。
道教的目的是长生不老(或说是成仙),这个可以通过年龄记载,或人们的亲眼所见论证。从这点上看,个人觉得佛教是纯粹的宗教,而道教并不是纯粹的宗教,道教*长生不老是一门自然、生命的科学,例如其派生出来的人体经脉论、气功、武术、中医药等等。
佛教没有十二经脉论,主要是七轮说,是和道家完全不相同的体系。佛教源于印度,其主要是瑜伽、禅坐;武术架势也同中国武术大相径庭。道家的武术气功多种多样,有硬气功、软气功,有内家拳、外家拳。
武功本是出自道家,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天下武功出少林(佛教圣地)。什么达摩创七十二绝技,全是后人的假托之词,最明显的是七十二绝技中的点穴,穴位是道家经脉论的产物,佛教根本没有经脉论。
佛教传入中国时,僧人根本没有武功,只有练禅坐等气功后产生的一些神通,而且也只有高僧才有这样的神通,就是现在佛教寺庙之中也只有少数人会武功,基本没有武功的课时安排,而道教道观一般都有武功的课时安排。
以上大概就是佛教与道教的不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9 05:56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文化综合体,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医学等的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
佛教则是外来教,它是在吸收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在中国扎根并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宗教。
道教和佛教有相容的方面,但差异是基本的,其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
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由张陵(也叫张道陵)正式创立于东汉未年。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众说纷纭,有说是在东汉明帝永平10年,佛教盛行与历代的统治者有关,南朝梁武帝萧衍、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武则天、朱元璋、顺治等等都是非常信奉佛教的。而*为了政权的 统治。才会那么扶持佛教道教才是真正的天道无为,一切皆自然。顺应天命!
第一:两者的思想是不同的,道教清静无为。 第二:而且道教的东西很玄 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越是玄的东西越是很少人去理解,很难理解。
第三 历朝历代对佛道的态度也是有所影响的。第四:两宗教有相同的,但是也有本质的区别。
第五:道教在*时受到影响,而且中国道协比中国佛协成立的时间也晚了三年。可能也是一个原因之一 希望能明白。
宁素日虽提倡仙学,却不一定崇拜老庄,因老庄亦难免有引人趋向消极之流弊耳。
陈撄宁赞成《扬善刊》刊登上海钱心君的《仙佛判决书》并曰:“钱君是根据三民主义判决的,孔子最重民生,孟子最重民权,况且儒家出於道家,道家始於黄帝,黄帝就是中华民族之代表者。”《仙佛判决书》简要内容如下:“一、仙道是爱国的,佛法是亡国的;二、仙道是强种保种的,佛法是弱种灭种的;三、仙道是有抵抗精神的,佛法是一切不抵抗的;四、仙道是积极的,佛法是消极的;五、仙道是土产国货,佛法是外来洋货;六、仙道是科学的,佛法是迷信的;
七、仙道是建设的,佛法是破坏的;八、仙道是乐观的,佛法是悲观的;九、仙道是要实证的,佛法是尚空谈的;十、仙道是男女平等的,佛法是重男轻女的;十一、仙道是阴阳互根的,佛法是孤阴寡阳的;十二、仙道是性命双修的,佛法是不知有命的;十三、仙道是要肉体长存服务社会的,佛法是要肉体速灭抛弃社会的;十四、仙道是合乎人情的,佛法是不近人情的;十五、仙道是唯生的,佛法是唯死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9 05:56
佛教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道教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徒修习佛教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的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佛家认为神就是物,物就是心,心也是神;然而神也可以说不是神,物也不是物,心也不是心。佛教说明“三界本无一法建立,皆是真心起妄,生万种法”,宇宙间本来就无所谓事事物物,都是由真心引起妄念,生出千千万万的事物。
道教是济世救人,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源。万物的生成就是毁灭。万物之所以毁灭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已经违反了道本身绝对统一的原则。人之所以生是因为“气”的积聚,气聚便是生,气散便是死,生死是互相循环的。
道教相信感应,主张修心炼性;道家思维以顺应规律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特点是静,其工作是疏导,是非常客观地思索着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
佛教主张慈悲,修心明心见性。佛教认为宇宙间有较好享受的高级生命,他们不存在脱离苦恼的需要;低级生命如牛马畜生之类,智能低劣,又被人们所奴役,也没有追求真理的可能。人们在各种苦恼交迫的情况下,又都有解脱的要求。
道教徒希望得到成仙,神仙是道教的最高人格表现;佛教徒希望涅盘成佛,极乐世界是佛教徒向往所在。
道教以宫、观、庙、府、殿、坛为道士、女冠祀神阐教之所,乾神称天尊,坤神则称元君,*神称灵官。佛教以寺、庵、精舍、兰若为僧尼礼佛修持之所,礼拜对象为佛、菩萨、罗汉等。
佛是修未来的,道是修今生的。
修佛的目的是人们通过信佛和虔诚的修行,就可以在人死后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这里要啥有啥,无比美好,人人都是平等的开心的。这是每个修佛人都梦寐以求和一心向往的地方。
道教则主张人的今生,也就是说人死后它不知道会怎样,但活的好、活的长寿是修道的目的。讲究通过修行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