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10 16: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7:25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题解】
选自《曹操集》。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三国时*家、军事家、文学家。曾任洛阳北部尉、都尉、济南相、典军校尉等职。在*黄巾军起义中,扩充军力。中平元年(184),起兵讨董卓。建安元年(196),迎汉献帝建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二年(207),率军北伐乌桓。建安十三年,被献帝立为丞相。后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回许都后,二十一年封为魏王。曹丕称帝后,被追尊为武帝。他反割据、抑兼并、明赏罚,“唯才是举”,对出身贫寒而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委以重任。同时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制度,奖励耕战,发展农业生产。精于兵法,著有《兵书接要》等书。曹操在历史上起过不小的进步作用,然后世的文学作品,多把他描写成贼子奸臣。他虽长期生活在戎马军旅中,但极爱作诗,喜写乐府歌辞,在文学上有很高成就。现存乐府诗二十余首。曹操喜欢用乐府旧题作诗而别出新意,写出民歌化的五言诗与四言诗。其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蒿里行》、《苦寒行》等,是反映当时社会的*和人民苦难的著名诗篇,被誉为“汉末实录”。《步出厦门行》中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昂扬地表现了老当益壮、奋斗不息的精神,至今传诵不绝。《观沧海》一诗,亦为我国写景诗中的名作。曹诗朴实刚健,气魄宏伟,慷慨悲壮,苍劲雄浑,开一代诗风,鲜明地代表了“建安风骨”的特色。另有散文四十多篇。原有集三十卷,已佚。辑本以中华书局版的《曹操集》较为完备。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七月,曹操北伐乌桓行军途中所作。在征途中,曹操路过碣石山,登高望海,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一著名的诗篇。
《观沧海》是组诗《步出厦门行》中的一章。
【解读】
全诗十四句,诗意发展分六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我登上东方的碣石山,来观望大海。〕(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第一层,交代登临地点及观赏对象。
开头两句是起笔、交代,领起全篇。既写出了诗人的来向,“东临”;登临的目的,“以观沧海”;又点明了作者登临俯瞰的地点,“碣石”。碣石山高,沧海无际,诗虽没有具体描写景色,但已经展现了一幅高远辽阔的图画。碣石山是古今闻名的形胜之地,当年秦始皇、汉武帝都登临过此山。而今曹操跃马挥鞭,登临观海,其心境自然是昂扬奋发的。这两句虽是纪行,却为全诗的感情定下了高昂的基调。
诗的下文,紧承“观”字,从多角度写所见的种种景象。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蔚蓝的海水微波荡漾,像山一样耸立的岛屿,多有气势。〕(竦峙:竦与“耸”同,高。耸峙,耸立,高高挺立。)
第二层,总写山海全貌,突出写海波及海岛的态势。
诗人登高观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海水,是无边无际的海水。“澹澹”,是写大海相对静止时微波荡漾的状态。“澹澹”的海水,既能显示大海的深邃辽阔,又能展示大海的浩瀚无际。一个“何”字,传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阔的图景而产生的一种惊叹的情感。可以想象,在平展的苍茫的海面上,海中的岛屿,高峻挺拔,显得格外威武。“竦峙”二字,颇能扣准山岛的特点。这两种景物绘在一起,一大一高,海大,岛高;一动一静,海动,岛静,二者相互映衬,鲜明对照,尤显山海的壮丽奇观。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岛上到处是苍翠的树木,那繁茂的青草显得勃勃而有生气。〕
第三层,从近处着笔写山岛草木之盛。
诗人登临碣石山时,是七月初秋。初秋,岛上的树木尚未凋落,远远望去仍是郁郁葱葱,先望见高大的“树木”,后看到低小的“百草”,写得很有层次。写树木用“丛生”,可见其旺,写百草用“丰茂”,足见其盛,写出了秋景的壮美,其中没有丝毫的文人悲秋的情调,给予读者的是充满生命力的感觉。诗人这样从细处写山岛的青翠繁茂景象,也是为了进一步写沧海,给大海、岛屿增添了秀丽的色彩和勃勃的生机。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阵阵,强劲有力,海中涌起巨大的波涛。〕(萧瑟:象声词,秋风吹拂草木的声音。)
第四层,放眼远眺写大海,写秋风及为秋风掀起的洪波巨澜。
“秋风”,点明了“观沧海”的时令。“萧瑟”,表现了秋风的强劲。强劲的秋风,掠过大海,掀起了碧波万顷。一个“涌”字,写出了“洪波”的气势,与强大的冲击力,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秋风阵阵,海浪滔天的雄奇画面。诗人抓准了最能表现出大海特点的“洪波”加以描写,不仅使读者有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之感,并且使读者从“洪波涌起”的景象中,联想到诗人此行北伐乌桓的壮举、力挽狂澜消灭割据势力的决心。作者吟咏此诗时,应是心潮起伏,像大海一样波涛汹涌。
这样,大海平静时深沉的风貌和激动时奔涌怒吼的气势都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现。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夜交替,太阳月亮好像从壮阔的大海中升腾起来。那灿烂的银河,像是从浩瀚的沧海中飞到天际。〕
第五层,通过“日月”、“星汉”的描写,衬托沧海的浩瀚无垠。
诗中两个“若”字表明,作者这里不是写实,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由沧海写到日月,由日月写到银河。太阳(朝阳、夕阳)、月亮(新月、圆月)每天从东方大海共蓝天一色的地方升起,在天体中运行,光华灿烂,倒映海中,上下交辉;又到西方海天相接的地方落下,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中。星光灿烂的银河,高悬天空,大海里面倒映着它的影子,洪波汹涌,浮光跃金,烂熳夺目,好像它也是从大海里升腾起来的一样。这四句互文见义,不单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单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在诗人看来,日、月、星汉这是万物中最伟大的形象了,但是它们的运行、出没,都超不出大海的怀抱。“若出其中”、“若出其里”。由此可以衬托得大海的意境更加深邃,沧海的浩瀚无与伦比。大海主宰着一切,控制着一切。诗人描写沧海的浩大,是在抒发自己雄心壮志的进取精神,和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诗中写“日月之行”也是在以此表明实现祖国的统一,顺应历史的潮流,符合人民的心愿,正好像“日月之行”一样势不可当!
诗的二至五层,十句,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和星汉,一句一类景物,构成了一幅雄伟壮丽的画图。读来使人振奋,令人心往神驰,恍若与诗人一同立于那耸峙的碣石山上,眺望东方无际的大海。仿佛看得见那山岛上水雾迷茫中一簇簇的树木,丰茂的百草,沧海中动荡不息的万顷波涛;似乎听得见那萧瑟的秋风里伴和着震天而来的海涛声……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我感到非常高兴呵!特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与情怀。〕(幸:吉庆,幸运。“幸甚”,即“甚幸”。至:极。以:用,介词。“歌以”,即“以歌”。)
第六层,套语。是配合乐曲所加的套语。每章末尾都有,与正文没有多大关系。
【综述】
《观沧海》,是我国文学史上写景诗的名篇。这首诗写作者登山观海所见种种景象,表现了祖国山海的壮丽可爱,表达了诗人统一祖国的宏伟抱负与崇高理想。
《观沧海》虽是典型的写景诗,但绝不是单纯的写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也绝不是一幅客观的沧海风景图,而是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诗句句在写景,但也句句在抒情。浩瀚的沧海,正与诗人豪放的胸怀相一致;大海主宰一切,正与诗人统一祖国的宏伟抱负相一致。沧海的种种景象,融进了诗人向上的思想情感。诗既描绘出祖国山海的壮丽可爱,也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志在统一的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