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1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11:15
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转动,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转动。
方向:自西向东。在判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时,无论其公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均为自西向东。当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时,地球的地轴上端指向北;反之上端指向南,下端指向北。
一月初,地球在近日点,七月初,地球在远日点。地球公转时一直斜着身子在绕太阳旋转,地球的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就是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度数保持在23°26′左右。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界线为23°26'N,最南界线为23°26'S,即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扩展资料
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
(2)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了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直射点为900;在晨昏线上为00规律:随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H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冬至日------H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逐级递减。
春秋分日------H由赤道向南北逐级递减。随季节变化规律:每年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大。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小值。每年冬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H达最小。
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H达最大值。计算公式推导略: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δ-θ|,δ表示所求点纬度,θ表示太阳直射点纬度。|δ-θ|可以看作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距离”(纬度差),这个“距离”越小,则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3)引起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分时段分析:北半球日期太阳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春分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春分日~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极昼范围扩大。夏至日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夏至日~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短。秋分日~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秋分日~冬至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极夜范围扩大冬至日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冬至日~春分日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长。二分日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上除春秋分日,日出时刻处处不等。
(4)引起四季更替天文四季:夏季------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三个月(5、6、7三月)冬季------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三个月(11、12、1三月)传统四季:四立划分(5)形成地球五带:回归线与极圈划分五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公转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12:33
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从黄道北极(一般认为是太阳系上方)看,是按逆时针方向公转的,即自西向东。从黄道南极看,是顺时针。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14:07
自西向东,逆时针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