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6 03:45
造成“为官不为”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个方面。
(一)内源性原因剖析
一是迷茫,不敢为。很多干部迷茫心态严重,不是不想为,而是不知道怎么为、不敢为。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把“不出事”作为最高原则;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引火烧身、承担责任,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二是懒惰,不愿为。一些干部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懒人心态,安于现状,看摊子、守位子,推着干、看着干,工作热情减弱,进取意识淡化。特别是一些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愿再吃苦受累。
三是唯利,不肯为。一些干部存在唯利心态,没有好处不办事。
四是恐慌,不会为。一些干部存在庸人心态,能力素质不强,对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等新任务不熟悉、不学习、不钻研,开展工作不得要领、无所适从;在搞规避变通、靠吃喝处感情、拉关系跑项目等传统方法不管用的情况下,有些束手无策。
五是哀怨,消极为。极少数私欲极强的干部把“干净”与“干事”对立起来,觉得“四风”被打压,车子没了,特权没了,“油水”没了,干事也没劲了,心有失落感,宁愿不做事、少做事。
(二)外源性原因剖析
一是考核激励作用缺失。一些地方干部考核激励机制有欠缺,没有树立起鲜明的实绩考核导向,干部考核弹性大,表面上什么都考,实际上什么都考不出来,导致勤勤恳恳干的考核等次未必好,浑浑噩噩混的考核结果未必差。机制缺乏约束力,既有考核指标设置宽泛模糊的问题,也有信息收集手段单一的问题,更有结果运用刚性不强的问题。考核机制起不到鞭策激励效果,必然造成忙的更忙、闲的更闲,应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法则。
二是用人导向存在偏差。近年来,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重考试、强调公开竞选比例等问题,一些能考试、会演讲的干部风光满面,而一些长期默默无闻、扎实干事的干部既流汗又流泪。很多地方没有建立起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在干部选任中人为因素占上风,搞平衡、搞照顾,一些“*”迅速走上领导岗位,让很多埋头苦干的干部觉得“低头干事”没有出息,“抬头看路”才有出路,把精力从真干实干转到拉关系、跑官要官上,静不下心来干工作。
三是问责处置力度不够。对干部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组织上一般都会按照干部问责规定进行问责。但即使这样,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问责制度落实不力,问不到实处、责不到痛处,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达不到问责、纠错的目的。有的干部的不作为没有造成短期内可以看到的严重后果,只要把上级重视和交代的任务完成好就是“政绩斐然”,只要把基层矛盾掩盖住,调任之后就与其无关了。对这些人问责根本无从谈起,使尸位素餐者得以大行其道。
四是权责设定模糊不清。很多领导岗位没有划分职责,存在着职权交叉、责任模糊等情况。对干部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等疏于引导,干部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同时,对干部不作为没有界定和处罚,对干部做什么没有明确的底线规定,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五是“污名”现象日趋严重。近年,发生在一些干部身上的不良事件通过网络媒体的快速传播和渲染,被主观放大到了整个干部队伍,出现了“无论干部做什么,群众都不叫好”的现象,大大挫伤了干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大到一项改革,小到一个言行,随时随地都要接受千万网民的监督和评论,但一些领导干部不善于、不习惯在媒体关注和公众监督下干工作,生怕被*绑架,特别是看到一些大胆作为但效果不理想的干部遭*抨击,更坚定了“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