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气是什么,怎样理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1 20: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10
静气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庄子有句名言:“圣人之静,就是善于固守养静,万物不足以搅挠他的心志,所以能静。”广成子说:“抱守神志以养静,形体自然端正。”主修静气,是贤哲士人君子入圣的入门要诀,是英雄豪杰立德立业的主要功课,是一门上乘的人生修养艺术。
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来到城下,只见孔明坐于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尘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判若无人。”面对十五万大军压境而琴声斯文不乱,是何等的意志力,何等的静气。
静气不是放弃,不是等待,不是柔弱,更不是束手无策。静气是一种大修养、*怀、大智慧、大境界。
静气是一种“淡泊”的心态,是心无杂念,淡泊浮名,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修养与境界。
诸葛亮在给儿子的《诫子训》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交复何及!”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大事:不顺心的事,人命攸关的事,与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事等等。修养到位,不管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都能保持一种静气,从容淡定,理性应对,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在大事面前,慎重清醒,果断处置。“心宁气静”的过程,是凝聚智慧、凝练思维、凝集精髓的过程。
苏洵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静,使佛家达到四禅八定的境界,开慧、开悟;使道家修己入静,以成全金丹大道;使儒家获得睿智,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阶梯;使拳家养成“清逸大勇”的精神境界;使兵家从容不迫,胜敌于谈笑之间。
静气不是与生俱来的,天生就有的。一个人,只有掌握好自己的“方寸胸怀”,万事面前保持一种静气,才能拥有“沐浴晨光,风拂舞动的潇洒”,才能达到“日暖风和草木幽,万顷波中得自由”的境界。正如《菜根潭》中所说:“性燥粗心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