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实践性作业 [如何建立小学数学实践性的课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1 15:5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20:12
只有改革原有的课程教育结构,重视以体验、活动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方式。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参与、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的自由度,让教师建立一种以实践活动促进发展的新型教学观。
1.形成“活动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所谓活动情境,就是把儿童置于研究现实的未知问题的活动气氛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建立模型是指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解释与应用是指学生把实践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
2.采用“分组合作——研究讨论——交流总结”的学习方式
同学间的良好合作、研究、交流胜过个人的努力。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学生团结合作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愉快的活动中感知事物,并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来研究讨论,获取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在共同的学习中,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学会怎样与他人合作、研究和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
二、活动是张扬个性、体现创新的媒体
活动是使个性外显的一种方式,有个性才可能有创造。在活动中,我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拓展思维的空间和思维发散的可能性,为学生创设自然放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度地思考问题,同中求异,异中求优。在活动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创造性,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书本,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去解决实际问题。
1.鼓励思维求异,张扬学生个性
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多种解法,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运用策略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呵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对于新奇的想法,我们要保护与鼓励;要给学生创造“异想天开”的机会,决不要随便地加以否定。在活动中,学生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增强他们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敢于提出想法,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的尝试,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主动地探求知识,多方式、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培养数学情感,激发创造热情
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不可再忽视了。如何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让积极的、健康的情感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我认为只有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有利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数学的结论是抽象的,但数学课不是抽象的。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一个想象的空间。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三、活动是开放的天地、实践的场所
只有采用开放性的数学活动,才可以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再发现问题……”的开放性教学过程。因此, 教师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应把自我发展的空间交给学生,使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形成自由开放、整体发展的机制,力求使数学活动课成为问题解决的“汇报课”,解决问题的“研究课”,学习动力的“激励课”,知识用于实践的“指导课”。
1.体现活动的开放性,促进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单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数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开放性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尽可能的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潜在的创新意识。
2.突出活动的实践性,培养实践能力
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突出数学活动的实践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数学活动中,突出实践,加强感悟,努力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活动是课外实践的载体、数学价值的再现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适当的开展课外的实践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课本知识的延续和拓展。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考的空间也增大了。
我的具体做法是:
1.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来收集数学信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开展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会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这样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对数学的感性认识,发展数学才能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开展社会调查是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消极应付为积极参与的重要途径。
2.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再创造。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去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组织学生根据亲历收集的数学信息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再创造,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
总之,学生实际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有责任从自身努力,让数学实践活动成为“沟通教育理念彼岸和学生发展此岸的具有转化功能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