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考历史背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4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7:44
建议阅读《中国高考史》这本书。《中国高考史》共计四卷,约280万字
创立卷(中国传统考试~1965年):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历史发展;*时期现*试的尝试;共和国高考制度的基本确立与早期发展。
动荡卷(1966~1979年):初步*化——高考制度的受责与遭废;完全*化——高考制度的被替代和文化考查的反复;相对*化——高考制度的恢复与新生。
改革卷(1980~2007年):恢复与重建——高考改革的酝酿期;标准化与制度化——高考改革的探索期;多元与综合——高考改革的深化期。
展望卷:中国高考的现状分析、中国高考的国际比较、中国高考的未来展望。
《中国高考史》帮助人们客观全面认识高考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5 09:02
摸索阶段:1977--1982
在这个阶段,中国高考刚刚恢复,这一阶段的高考对后续的高考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1977年11月到12月期间,由于准备仓促,高考由各省,市,自治区命题并组织考试,分文理两类。1978年开始正式恢复全国统一命题,各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这一阶段确立了全国统一命题的模式。
一句话:统一命题,文理有别
2.成型阶段:1983--1987
这个阶段是以外语成绩100%计入总分为开端,这体现了外语地位的上升,当然,这与当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1985年在广东省首先试行的标准化考试,对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的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更是全面的提升了高考命题水平。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大胆实践,为今后高考的成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句话:加入外语,标准运作
3.调整阶段:1988--1993
经过十年的摸索,高考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于是,以上海为首带动全国进入高考全面调整的阶段,最主要的标志是1988年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以及1989年在全国全面推行标准化考试。经原国家教委批准,1988年,上海设置高考会考与会考后高考(当时的这种办法也奠定了现在绝大多数高中的会考高考模式),并开始单独命题,作为全国统考的“上海卷”。
(从这个角度讲,上海卷应该是全国最早的由地方自主命题的试卷。)会考后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由招生高校在*,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任选一门,形成3+1的模式。后来,到1992年高考结束后,新的高考模式大体确立,也就是所谓的3+2模式。此模式是在高中毕业会考的基础上分文理两组设置高考科目:文科考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理科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
一句话:3+1到3+2
4.稳定阶段:1994--1998
这段时期是高考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原来,在第3阶段末期,原国家教委提出:会考后的高考,在改革科目设置的同时,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将相应改革:在考察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能力;在择优前提下,调整试题难易度;实现考试的标准化,以逐步做到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这使得这一阶段的试题区分度增大,试题难度越来越大,然后,随着“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出现,高考需要新一轮改革。
一句话:越来越难
5.新课程改革:1999-2003
磊哥就是这个时代的!
这一阶段的改革是一次全面的高考改革,开始的标志是1999年教育部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的设置方案”,其中“3”是指语数外这3门必考科目,“X”的选择比较多,“X”是指由高校在*,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文综(史地政),理综(物化生),文理综(史地政物化生)中选择一门或几门。从此,由于X的可选择性,“全国高考一张卷”的历史格局被彻底打破,1999年广东率先进行“3+X”科目改革。(99年广东参加高考的孩子感觉很心塞那,你们是实验的)同时,教育部决定于2002年在全国全面推行“3+X”高考改革。进入2002年,北京市全部科目实行自主命题,以此为开端,下一阶段要来了。
与此同时,2000年1月北京,安徽试行了春季招生考试,也就是“二次高考”改革,所用试卷也就是所谓的“春招卷”,后来上海也开始进行春季招生,这是高考全国高考的一个巨变的机会,如今(到2015年春季)只有上海还在继续探索春季招生,上海能否带动全国,打破“一考定终生”,我们仍将拭目以待。
一句话:3+X遍地开,自主命题新起点,上海春招今寂寥
6.开放阶段:2004--2006
教育部于2004年2月份决定进一步扩大分省单独命题的范围,在部分省市实行全部科目或部分科目的自主命题,2004年新增的单独命题的省份有: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再加上往年的北京,上海,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自己命制的4套试卷,这一年全国共有15套的高考试卷。2005年新增山东,江西,安徽,2006年新增四川,陕西,自主命题的省市逐步增加,于是全国高考呈现明显的开放趋势。
一句话:自主命题,各地开花,也是醉了!
7.课程标准改革阶段:2007--至今
这一阶段的改革可以说是上一阶段“3+X”的深化,“3”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而“X”的灵活性更加的加强了。如:2007年至2009年,广东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其中文科基础和理科基础包含全部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X”为专业选课科目,9选1,“9”是指:*,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
山东为“3+1+X”,“1”指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考生都参加的基本能力考试,“X”指文综(史地政)或理综(物化生)。
一句话:3+X+其他是3+X的深化
8.课标阶段改革的深入阶段:
2014年9月*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2014年在上海市和浙江省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的试点,2017年将全面推进。随着今天两个具体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9月份**已经开始真正落地,也预示着我国高考改革已经全面进入了深水区。对于2017年的新高一的学生,他们在2020年参加高考时,将采取“3+3”的方式,第一个“3”是指语数外三门的高考成绩总和,而后面的“3”则是考生在史地政,物化生这六门课中的任三门课的会考成绩,其中语数外的成绩仍然按照分数来计算,而任选的三门科目将按照等级A,B,C,D,E来选择。这一改革将成为高考的一个重磅*,尤其是自选3门课程等级化成绩计入高考,这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选拔模式更有利于高校选择人才,对于学生而言,也能够更好的避免学生的偏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