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4 14: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4:24
从2006年的《中国保险年鉴》中发现,中华联合2006年负债达到94.63亿元,而其银行存款仅为70亿元,公司开始出现亏损,净利润为-7.97亿元。
中华联合靠高负债维持多年的高增长模式,在2006年遭到严峻考验。
2007年,中华联合突然亏损64亿元,折合每股净资产-3.57元。截至2008年中期,该公司净资产为-66.2亿元。
*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郝演苏表示,造成中华联合目前困局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扩张太快,承保控制不到位,过度价格竞争。
有业内人士这样概括了中华联合的快速扩张模式:在车险领域一味依赖高佣金和低手续费,没有控制好赔付率和成本费用,最终导致必须保持业务高速增长,以便用新收保费支付以前的赔付。
中华联合原董事长孙月生于2009年3月中旬被免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副主任张崇进随后出任中华联合董事、董事长。
为了解决公司最大的问题——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中华联合曾于2007年开始引资工作,法国安盛一度成为潜在收购者,但有关谈判目前已经终止。
事实上,中华联合的巨额亏损不仅仅是个案,而是所有规模偏好经营导向的财险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中华联合历年年度总结中,反复强调的都是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是否盈利以及公司面临的风险。
在理财一周报获得的一份处罚通知中,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渝北营销服务部被监管部门重罚。罚单中称,“经查,你单位在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的业务经营中,存在以下行为:一、通过账外核算和虚挂应收保费方式擅自降低车险费率,金额合计1763万元;二、制作假赔案,虚假扩大真实赔案的损失金额合计491.68万元;三、虚列营业费用,套取资金85.68万元账外支付回扣和职工福利;四、违规注销保单662笔,冲销虚挂的应收保费129万元;五、垫支保费,10家单位转账或现金交的保费182.3万元垫支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有业内人士分析,为了快速扩张业务,这类公司通常支付较高的手续费以获取业务,特别是车险业务。这种不正当竞争的结果是,其总体费率可能高达35%~45%,同时理赔成本约为65%~75%,如果二者取平均值,则其综合成本就达到了110%,即每收取100元的保费,承保亏损为10元。
为了弥补亏损,理论上有三个方法:一是资金运用,通过资金运用收益来弥补承保亏损。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都非常大,除了极个别的年份,这条路难以走通。二是增资扩股。如果股东愿意,可以通过增资扩股来弥补承保亏损。对于大多数产险公司而言,其保费规模迅速膨胀,但资本补充的速度远远低于保费扩张的速度。显然,股东并不愿意完全用资本来弥补承保亏损。三是继续滚雪球,通过新增保费来弥补承保亏损,用规模扩张带来的现金流来维持资金链条。显然,在前两个方式很难走通的情况下,继续滚雪球的方式就成为快速扩张的公司弥补业务亏损的法宝了。
但这种方式其实非常危险,因为公司内外部的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公司业务停止增长。而一旦公司预期的增长出现停滞,则其资金链将可能会断裂,滚雪球的游戏无法继续。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支付高手续费的变相低价倾销行为本身是非常危险的。
是否救助面临两难
目前,管理层是否通过保险保障基金对中华联合实行救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这,则是一个两难选择。一旦提供救助,则将向市场传递“好孩子得不到鼓励,坏孩子继续受到溺爱”的信息。
更为关键的是,救助只能暂时缓解公司的财务困境,如果不改变其规模扩张的经营模式,救助后,仍然会走“扩张——亏损——再扩张——更大的亏损……”的老路。
*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郝演苏表示,中华联合目前处于比较严重的亏损状态,但并没有破产,根据新保险法目前状况下保险保障基金不可能介入。
而由于我国保险市场缺乏退出机制,结果没有一家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而退出市场。如果没有人愿意重组中华联合,最终导致其破产,那么参保的客户损失谁来负责?
中华联合上海分公司媒体联络负责人石印对理财一周报表示,这个问题是总公司的问题,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