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聚焦取火是何人何时发现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4 03:2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6 12:43
我觉得是占领了最高点,看下面这段转载来的材料,至少说明春秋时期我们便掌握了这门技术,而当时的国外,英国和德国人可能还在丛林中生活呢,而古罗马也刚刚出现,古希腊好像没这方面的记录。
我国古代还曾有过“以珠取火”之说,有关文献记载最早见于《管子·侈靡》篇:
“珠者,阴之阳也,故胜火。”(原注:珠生于水,而有光鉴,故为阴之阳。以向日则火烽,故胜火。)
引文中的注语,据说出自房玄龄,也有人认为是尹知章所为,总之是唐代人的见解。《管子》原文只是提到了“珠胜火”,而注语则明确了这是用珠取火。珠通常指珍珠,但珍珠不透明,不能对日取火。不过,这里的珠如果理解为石英或其他透明物体,由于各种因素作用使之呈现圆形,透明而有光泽,这就构成了一个凸透镜,可以对日聚焦取火。但这与“珠生于水”之说又有矛盾。看来注者对于“以珠取火”这一事实是肯定的,但对于具体内容则并不清楚,因而才做了这样的注解。
西晋时期,著名博物家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取火法,如用珠取火,多有说者,此未试。”这表明用珠取火之说,传闻很广,但使用却不广泛,这大概是由于当时缺少玻璃透镜,因而很难觅得适于取火之珠的缘故。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记载一富豪失火事件,说该富豪“以方诸盆瓶设大珠如卵,散满于庭,谓之宝庭,……旬日火从库内起,烧其珠玉十分之一,皆是阳燧干燥自能烧物。”这里的“阳燧”,指的是透明的珠。王嘉认为是这些珠向日取火而导致了这场火灾。《拾遗记》在内容上可归于志怪类小说,但王嘉在这一条的推测则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到了唐代,透镜的使用渐多,不断有凸透镜从国外传来,《旧唐书》卷一九七记载说:
“林邑国,汉日南象林之地,……贞观初遣使贡驯犀。四年,其王范头黎遣使献火珠,大如鸡卵,圆白皎洁,光照数尺,状如水晶。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这里所说的火珠,显然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聚焦作用,可以对日取火,这是它当时被作为贡品奉献的重要原因。火珠之事,在《南史》、《梁书》、《魏书》中也都有记载,这表明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进展,以珠取火方法也逐渐普及了起来。
在以珠取火方法普及之前,大概由于玻璃透镜的难得,启示古人想到,如果以具有透明性能的冰做成透镜形状,岂不也能向日取火。《淮南万毕术》说: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这条记载,语言清晰而准确,“削冰令圆”,讲的是冰透镜的制法;“以艾承其影”,艾是易燃物,“影”毫无疑问是指焦点。这一条,不管是古人实践的记录,还是他们的设想,它反映了汉代人们已经具有明确的透镜取火知识,这是可以肯定的。
那么,用冰制成的透镜究竟能否用于取火呢?答案同样是肯定的。清末郑复光曾经就此做过模拟实验,他用一个壶底稍微凹陷的锡壶,壶中装满热水,在开凿出的冰块上旋熨,得到晶莹透亮的冰透镜,然后用其向日取火,获得成功。他总结用冰透镜取火的要领说:“但须日光盛,冰明莹形大而凸稍浅(径约三寸、外限须约二尺),又须靠稳不摇方得,且稍缓耳。”(《费隐与知录·削冰取火凸镜同理》)郑复光的经验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透镜的集光本领是其口径与焦距之比(相对孔径)的平方,这样,口径大的透镜,有利于集光本领的提高。另一方面,凸起程度浅则焦距大,焦距大不利于集光,对此,郑复光接着解释说:“盖火生于日之热,虽不系镜质,然冰有寒气,能减日热,故须凸浅径大,使寒气远而力足焉。”原来,这是考虑到冰有寒气,寒气下行,所以要焦距稍大些,以减轻冰透镜寒气的作用,使得取火容易成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6 12:43
古叙古拉的 阿基米德
在古罗马人侵略古叙古拉的时候,他用一个巨型凸透镜成功的把古罗马人的战船点燃并烧毁了!
N厉害!了不起!
"飞过太平洋11",不知道就别乱说啦!
参考资料:<<世界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