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4 18: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02:07
一、处理好三个关系 1.教与学的关系。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 满堂灌”“牵着鼻子走”是其具体表现。显然, 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因为它*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束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及应有的创造力。究其根本原因, 传统的教学颠倒了主次,是以教师为主,把课堂当“讲堂”。后来, 稍有所改变,但也只是追求形似,而非神似。因此, 要真正地改过来,就必须为学而教,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当“ 学堂”。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一语中的。 2.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 语文学科尤其如此。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以说, 播种在课内,收获在课外。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只能是点“睛”、 点拨、点“种”,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空间。再者, 语文课本一学期也只有三十几篇文章,三年学完也不过近两百篇。 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谈何容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必须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延伸有机结合起来。 3.短期效应与长远目标的关系。为考而教虽然奏效, 但只是短期行为,从长远看,学生得不到实惠。 眼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学习中明于心而不能言于口、诉之笔, 一篇作文几百字,错别字常见,病句不断,语言苍白, 正是短期行为的结果。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应该从听、 说、读、写四个方面着眼;听,能了于心;说,能达于聪;读, 能通其意;写,能感于人。因此,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听、说、读、 写的综合能力。 二、消除两个误区 1.忽视基础教学。众所周知,目前语文考试以能力立意, 试卷上的语言材料除文言文以外,均选自课外。 于是有人认为这可以不教,那可以不学。譬如语法、修辞;字、词、 句的常识,文体知识等,有些教师以淡化为名,置之不顾。 甚至有些课文的教学也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这种现状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空中楼阁”。殊不知,树高必然根深, 厚积方能薄发。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课应该是“以知识为先导, 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的养成为依归的课。”由此可见,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前提。 2.以为语文泛泛,无序可依。理解一个词语的内涵,能这样, 也能那样;赏析一个句子能从不同角度入手;分析一篇文章能浅, 也能深,诚然,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但是, 语文知识是一个来源,语文能力的发展也有其必然规律。例如: 识一个字应做到音、形、义相结合, 解一个词应明确在句子中的内涵和作用,析一句话应结合语境, 读一篇文章要紧扣主题,等等。由个别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 由表层到意蕴,由低级到高级,学习语文是有序的, 教学中应遵循并揭示出学习语文的规律。 三、如何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上述论述,结合本期教学实际,我们认为,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首先应切实改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其次, 要研究学习的全过程。备课,不是只想自己教什么, 而是研究学生应学什么;授课, 不是把学生*在自己既定的框框内, 而是应在紧扣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作业,不是只布置了事,而是要分出层次,定好标高, 注意坡度,让学生明确要求且指导方法;及时反馈。具体地说,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明确学习目标。明确目标而不仅仅是出示目标, 是因为目标是一堂课 的统帅,是灵魂,是整个语文学习系统中的一个“点”, 必须向学生交代清楚,让每个学生懂得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 应达到什么要求,以利于学生对当堂所学进行巩固和落实。为此, 确定目标就不能太笼统,太抽象,太繁杂,而应该具体、简明、 得当,做到一个“实”字。第二,创设民主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问题在于, 组织教学不仅仅是维持秩序,维护老师尊严, 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 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组织教学应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 使整堂课在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进行。为此, 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创设氛围的方式很多,但须知, 无论什么方式,都必须依据学生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流程, 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始终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 第三,遵循教育规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由浅入深,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 由局部到整体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应该循序渐进。具体说来, 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做到三位一体。所谓三位一体,即预习、授课、 训练三者统一于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往往将三者割裂开来, 预习则让学生泛泛地读,授课则“走到哪儿哪儿歇”, 训练则东拼西凑,还美其名曰“拼盘”。长此以往, 其结果必然是事倍而功半。正因为如此,学校在期中考试以后, 在课堂教学上作了重大的调整,力求“堂堂清”。 但要真正落实并非易事,语文课尤其如此。不过, 只要我们用心专一,强化目标意识,坚持下去, 就完全能够做得到的。 二是以诵为主线,将诵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是把指导学生读书当作头等大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试想, 没有充分的诵读,语感又从何而来呢? 诵读是获得感性认识的必要步骤。在诵读中识字,在诵读中释词, 在诵读中析句。在诵读中感悟要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读前提示,在读中点拨,在读后小结。“熟读深思学自知”, 这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 三是精心设计问题,授课离不开提问,但“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叶圣陶语)。问,要把握要旨,给学生以指向;问, 要问得所巧,让学生愿意思考;问,要有坡度,使学生能循序渐进。